1、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国家长远发展的( )计划。(A)宏观性(B)指导性(C)战略性(D)纲领性2 国家规划的指导性首先体现为( )。(A)规划的预期目标是动态的(B)要兼顾需要和可能,进行预期目标的确定(C)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应是导向性的(D)规划可随着经济运行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变化进行调整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A)国企(B)私企(C)企业(D)乡
2、镇企业4 ( )是政府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具有明确的意图和愿望,对企业的决策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A)经济规划(B)国家规划(C)发展计划(D)企业规划5 下列关于国家规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国家规划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导向性(B)国家规划的指导性还体现在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上(C)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D)企业需要政府的规划信息,政府规划是惟一确定的,企业不能改变6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现阶段的体制形式是( )相结合。(A)宏观调控与经济体制(B)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D)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7 规划的宏观性是以( ) 为主体,研究国家范
3、围内的经济运行以及国外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A)企业(B)国家(C)政府(D)居民8 1987 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 的百年战略,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 ) 的发展战略。(A)“贫困 温饱小康”(B) “温饱富裕发达”(C) “温饱比较富裕富裕”(D)“温饱 小康比较富裕”9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经济建设战略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78 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B) 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并正式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C) “六五” 计划都是在“三步走”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D)1987 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
4、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 “三步走”的百年战略10 国家发展规划是由( )确定的预期目标和相应的政策体系组成的规划。(A)国务院(B)中央政府(C)国家发改委(D)地方政府11 ( )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是中央政府为实施规划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对策。(A)经济政策(B)政治政策(C)法律法规(D)税法政策12 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 )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A)公共(B)自然(C)稀缺(D)经济13 国家规划要体现( ) 的原则,反映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并体现中央政府的预期和意图。(A)“科学合理、效率优先”(B) “以物为本、面面
5、俱到”(C)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D)“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4 关于平衡协调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预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条件之间是平衡的(B)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平衡协调是非常重要的(C)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及其具体内容是在反复平衡与协调的过程中确定的(D)因为经济运行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突发因素,所以需要政府提出新的对策及新的目标1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是依靠( )进行的。(A)市场机制(B)政府规划(C)市场规划(D)国家调控16 ( )是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政府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对策。(A)经济规划(B)国家规划(C)经济政策(D)企业
6、规划17 国家发展规划对于各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来说,既是目标导向,也是( )。(A)结果导向(B)行为准则(C)战术导向(D)法律规范18 下列不属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规范约束和激励作用的是( )。(A)从规范行为准则的意义上讲是有约束力的(B)国家发展规划是指导性的,为未来的经济运行提供了总体规范(C)规划的约束力,对政府调控部门和经济主体的作用方式是相同的(D)国家发展规划对于各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部门既是目标导向又是行为准则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正确答案】 D【试题
7、解析】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是国家长远发展的纲领性计划。它主要根据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发展趋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估计、未来时期经济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做出科学的预测,提出一个总体的奋斗目标,概要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以及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和步骤。【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自然、经济、政治因素的变化,都有许多难以准确预见的影响因素。因此,国家规划的指导性首先体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应是导向性的,是向社
8、会传递的宏观调控意图。【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企业需要政府的规划信息,但这并不代表企业不能改变政府规划,政府规划更多地体现其指导性。【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现阶段的体制形式。为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的缺失,需要寻求一个优化的均衡点,以体现规划的指导性。【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7 【正确答案】
9、B【试题解析】 规划的宏观性有两点:以国家为主体,研究国家范围内的经济运行以及国外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做出全局性的判断和对策,维护国家利益和全局稳定,以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通过对有关国民经济的各种总量分析和预测,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综合平衡。【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87 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百年战略,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分别达到“温饱小康比较富裕”的发展战略。【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经济
10、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及其具体内容,是在反复平衡与协调的过程中确定的。预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条件之间往往是不平衡的,而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的。但是政府规划的目标、内容、重点以及相关政策,也为市场配置资源提供广泛的信息,创造适当的环境,使不同经济主体从中得到提示和鼓励,以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发展规划具有行为准则的意义,是具有约束力的。【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国家发展规划的约束力,对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经济主体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知识模块】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