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QB T 1207-1991 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 资源ID:61535       资源大小:135.8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QB T 1207-1991 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1207-1991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板、膜为共振体的民族弦鸣乐器。2引用标准GB/T 2828GB/T 2829GB/T 3451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标准调音频率3名词术语3.1有效弦长:弦振动时有效振动范围的长度。3.2弦枕:自弦轴引出琴弦的一个支点。3.3琴马:传导弦振动的部件。3.4千斤:系在琴杆之上,拉紧习招玄,是有效弦长的一个点。3.5弦轴:调整琴弦张力的轴。3.

    2、6缚弦:缚牢琴弦的部件。3.7面板:共鸣腔体上主要发音的板。3.8背板:与面板构成共鸣腔体并产生共振的板。3.9皮膜:共鸣体上直接受琴马传导而产生振动的膜。3.10琴筒:与皮膜或其他材料构成的共鸣体。3门1琴鼓:双面皮膜构成的共鸣体。3.12琴杆:张弦的支撑杆。3.13指板:演奏时手指德压确定乐音高度的部件。3.14相、品:用以确定乐音高度的部件。3.15琴弓:拴系马尾的弓状物,是擦弦乐器的演奏工具。3.16击键:竹制褪状物,是击弦乐器的演奏工具。4产品分类板振击弦乐器。如扬琴等。板振擦弦乐器。如板胡等。板振拨弦乐器。如筝、琵琶等。膜振擦弦乐器。如二胡、京胡等。膜振拨弦乐器。如三弦等。4.1们

    3、434445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一07一03批准1992一02一01实施QB/T 1207-19915技术要求51声学品质5.1.1律制应采用十二平均律。允许采用纯律、五度相生律。凡属具有地方特点的专业产品必须在产品说明中注明音律特征。5.1.2标准音小字一组a音为440 Hz,应符合GB/T 3451的要求。5.1.3音准要求5.1.3.1有品乐器或固定音位的乐器的音准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音分等级极限偏差士05士152o士2o士255.1.3.2无品乐器和无固定音位乐器按各弦规定频率调音.不进行音准检侧.5.2演奏性能5.2.1发音灵敏,富有表现力。5,2.2手感舒适,便于演

    4、奏。5.2.3弦轴转动灵活,音准稳定性能良好。5.2.4琴弓、击键应与产品等级相适应。5.3外观工艺5.3.1木加工部位应磨光。5.3.2外观涂饰光亮,色泽均匀一致。5.3.3胶合部位应牢固,无开裂。5.3.4相、品排列整齐,不得产生杂音。5.3.5弦枕不得出现锐利梭角,不允许路弦。6试验方法6.1声学品质6.1.1用频闪音准仪或其他频率计测定有效品乐器第一弦的第一把位或第二把位中的一组音。6.1.2用符合GB/T 3451要求的仪器测定标准音。:6.1.3用频闪音准仪或其他频率计测定无固定音位乐器能否调到规定音高。6.2演奏性能感官检查。外观工艺感官检查。6.4.16.4.26.4.36.4

    5、.46.4.5数。18音质感官评价根据产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进行音质评价,应在型式检验时进行。音质评价必须在透声幕后进行。在进行实物样品对比时应统一编出顺序号。音质评价应采用评分判定的方法,一般不采用文字判定法。感官判定时,对每件产品的评分不得少于两次。每组评价人员评定后的平均分为该产品的一次得分,两次以上得分的平均值为该产品的实得分口J.口.,.内UCUQB/T 1207-19916.5演奏性能评价的人员要求6.5.1高级品的演奏性能应组织一级、二级演奏员进行感官评价。6.5.2中级品的演奏性能应组织二级、三级演奏员进行感官评价。6.5.3普及品的演奏性能应组织四级演奏员或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

    6、感官评价。6. 5.4参加评价的人员不得少于三人。6.5.5对样品的演奏性能评定不得少于两次。6.5.6每次评定时,样品的序号应重新进行组合。65.了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应允许受检单位列席。6.6演奏性能评价6.6.1应根据产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价。6.6.2应由演奏人员通过不同速度、不同情感、不同强度的乐曲进行演奏后做出感官评价6.6.3演奏性能评价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等级项目A发音灵敏,手感舒适,能充分表现强、弱音B发音灵敏,手感舒适,能充分表现强音C发音较灵敏,手感较舒适,有表现力D发音略感迟钝,手启尚舒适,强、弱音变化幅度小不合格发音迟饨,手感差,强、弱音变化

    7、极小6.64演奏性能评价前,应向演奏人员说明样品等级。6.6.5琴弓、击键的演奏性能评价必须与产品的演奏性能评价同时进行。7检验规则7.1产品应由收购部门验收或委托生产厂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产品应附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7.2当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由供需双方根据合同协商具体的检验项目。7.3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7.3.1交收检验7.3.1.1交收检验的抽样方案应符合GB/T 2828中关于正常检查一次抽样的规定。7.3.1.2交收检验的项目、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应符合表3的规定。7.3.2例行检验7.3.2.1产品的例行检验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在更改结构、制造工艺及主

    8、要原材料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亦需进行.7.3-2.2例行检验的样品应从当前生产的、经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7.3-2.3例行检验的抽样方案,应符合GB/T 2829中判别水平工一次抽样方案的规定。7.3.2.4例行检验所抽取的全部样品应先按交收检验项目检验,若有不合格品,应以合格品换取,同时分析原因,但不做为例行检验结果的依据。7. 3.2. 5例行检验按全部技术指标进行,判别水平为IQ,判定数组为(1,2),不合格质量水平(RQI)为507.3-2.67.3.2.7检验合格,则本周期生产的产品可以提交交收检验。经周期检验的产品,经过整理并得到订货方允许,才能做为合格品出厂。QB/T

    9、 1207-1991表3序号不合格类型试验项目检查水平陪格质量水平(AQL)1A类不合格面板、背板、琴简有劈裂一般检查水平I115琴筒、琴鼓、皮膜破裂2面板、背板有塌陷、凸起、变形3皮膜落调不能保持应有音高4琴杆变形影响演奏5琴体破损6无法调到标准音高或规定音高特殊检查水平s-37有品乐器按6.1.1试脸后有一半的音不符合音准要求86.59B类不合格有五项尺寸计量不符合标准有效弦长误差大于士2 mm10琴体有明显磕伤、划痕但不影响演奏一般检查水平卫11面板、背板、琴体有轻徽裂痕12易跑弦138.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产品出厂时应附有品质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上应写明本产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0、,并有检验员盖章。8.2每支(把)产品上应有生产厂名或商标等标志。8.3高级品应有专用盒包装,中级品、普及品应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8.4外包装箱箱内四壁应垫防潮纸,空隙用防震材料衬实,内放防虫药剂B5外包装箱应坚固、防潮,箱体外壁应注明产品名称、货号、等级、数量、重量、产地及放置方向、防潮、轻放、防震等字样或标志。8.6产品应放在室内保管壁至少300 mm,不得直接风吹、日晒;距热源和有机溶剂的距离至少2 000 mm;距地面、墙8.7运输装卸时应小心轻放,不得翻转、倒置和震动;不得雨淋、日晒、受潮。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北京乐器研究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思明、路深、李伯寿、方荣林等。


    注意事项

    本文(QB T 1207-1991 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