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练习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共 5 题,共 120 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0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为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在门口设立了公示牌。公示牌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在工程概况牌上标明了工程规模、性质、用途。施工中按照施工组织的设计采用了硬质围挡,设置了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区和生产区。问题:1 除此以外,现场公示牌还应设立哪些标牌?2 工程概况牌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3 背景资料 某企业承建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路线长 20km,水泥稳定土基层为双层结构,总厚
2、38cm,面积为 505000m2,项目部将拌合站设于路线第 5km,距离主线 400m 处,根据施工计划必须每日完成单幅约 600m。为此,项目部投入了一台450t/h 水泥稳定土拌合站,同时投入了载重 15t 的自卸翻斗车,为了文明施工,载重车速度重载时 30km/h,空载时 40km/h。(储备系数 a1.15) 问题: 如果按每车料摊铺时间 5min,2 车待铺考虑,计算项目部应投入翻斗车的数量。3 背景某山区一级公路,路堑岩质边坡高度多在 1540m,坡度多在 700 以上,土质边坡坡度多在 400 以上。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岩体十分破碎且风化严重,风化深度可达数十米。形成厚度大于
3、 20m 的残积层。残积物颗粒为松散的砂泥质结构。沿线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 1700mm 以上。该公路施工时采用大爆破,施工后期坡顶残留物、危岩和浮石未彻底清理。XX 年XX 月通车至今,该路发生大量路基边坡病害,高边坡路段出现密集的鸡爪状纵向水沟,中下部冲刷成直径 15m,深 57m 的落水洞,上下落水洞相连,坡面支离破碎。部分路段右侧边坡顶部厚约 l0m 的残积层在雨后顺坡向下坍滑,越过下挡墙淤埋测沟,部分淤埋路面影响行车安全。问题4 以上所描述的现象属于路基边坡常见的哪两种病害?请从施工角度分析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5 针对上述病害提出可能的治理措施。6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 M 合同段,
4、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 19.2km。该路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 36m 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 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 K7+200K9+800 段,地表层土厚 78m ,土的天然含水量为 40%52% ,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 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
5、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问题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说明理由。7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 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 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
6、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
7、的水泥和骨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问题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8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桥跨布置为70 m+4120m+70m。主梁采用箱形截面,墩身为空心墩,墩高 5075m. 桥墩采用群桩基础,平均桩长约 60m(见示意图)。 施工单位为本桥配置了以下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反循环钻机、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塔吊、载人电梯、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预应力张拉成套设备、爬模设备、钢模板、钢护筒、挂篮设备。3#桥墩在施工到 40m 高度时,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
8、,自己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另有作业人员携带加工好的部分箍筋乘电梯到墩顶施工。问题根据示意图,说明施工单位配备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分别用于本桥哪些部位的施工?哪些设备不适用于本桥施工?9 背景资料某大型施工单位承接 53km 四车道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丁程施工,路面单幅宽105m,自下而上路面结构层为:底基层为 18cm 厚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36cm 厚 6%水泥稳定碎石( 分两层摊铺):面层为 7cm 厚 AC-20、6cm 厚 AC-16、5cm 厚 SBS 改性 SMA 沥青混合料,全线有 4 个互通式立交连接地方道路,其中设有 4 个匝道收费站、一个监控、收费及通信分中心,该分中心
9、集中管理本路段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施工单位承担了包括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等施)。施工单位将路段中间 K25+000 右侧的齐土场硬化后,作为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场地,并配置了一套 4000 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该设备主要指标如下:每拌制一份料的重量 Gi=4000kg,每份料的加料时间 t1=15 秒,每份料的扦料时间 t2=20秒,每份成品料卸料时间 t3=13 秒,时间利用系数 KB=085。施工单位同时配置了两台 11m 宽的超大型摊铺机,4 台 YZC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两台 16T 的 xP 胶轮压路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上面层的压实十分重视,
10、确定了质量控制关键点,并就压实工序做出如下书面要求: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 1-2 遍,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40:复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 4 遍,复压初始温度不低于 130;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 12 遍,终压结束温度不低于 120C: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应大于 30cm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碍压过程中不粘轮,应采用洒水车及时向混合料洒水。改性 SMA 路面试验路段施工中,发现大量油斑。施工单位技术员分析后认为产生油斑的原因可能是:运输距离较远,SMA 混合料中骨料与沥青产生离析;拌和时间太短,导致拌和不够充分:拌合料(特别是纤维掺加剂)及路表含有一定的水份等,经采取措施处理后,路面施工
11、正常进行路面工程全部完工并验收后,施工单位进行了交通工程收费系统的施工,两周后,收费站出口车道的自动栏杆、通行信号灯等单机(体)设备安验及配线施工完毕。收费系统全部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某收费站发生如下事件:事件:收费亭内收费员由于要核对某车辆信息,需与收费站监控值班员直接通话事件二:某日深夜,有歹徒袭击收费亭,收费员遭遇人身威胁。问题计算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生产率(Qi)(列出计算过程)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练习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共 5 题,共 120 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1 【正确答案】
12、现场公示牌包括:防火须知牌; 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时牌; 施工总平面图;项目经理部组织架构的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2 【正确答案】 不全面,应包括发包人、设计人 、承包人、监理单位的名称和施工起止年月。【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3 【正确答案】 (1) 施工拌合站最近的第 1 个 600m 施工段时,车辆平均距离为700m。重载动程时间 t1=0.730601.4min空载动程时间 t2=0.740601.05min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 t3=5+2515min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时间 T60154502mi
13、n根据公式 n=a(t1+t2+t3)/T=1.15(1.4+1.05+15)210 辆(2)施工拌合站最远的第 1 个 600m 施工段时,车辆平均距离为 15100m。重载动程时间 t1=15.1306030.2min空载动程时间 t2=15.1406022.65min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 t3=5+2515min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时间 T60154502min根据公式 n=a(t1+t2+t3)/T=1.15(30.2+22.65+15)239 辆所以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运输车辆,考虑到需要有 2 辆车等候,最近时最少可配置12 辆,最后一个施工段应配置 41 辆。【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
14、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4 【正确答案】 边坡冲沟和边坡坍塌。施工时采用大爆破,使原本条件很差的边坡岩体松动开裂,抗冲刷能力下降加上残积层松动而发生冲沟;施工后期坡顶残留物、危岩和浮石未彻底清理造成坍塌。【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5 【正确答案】 清理边坡后,植树、植草或采用砌石(混凝土)块防护等防护加固措施。【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6 【正确答案】 还应考虑(1)施工条件(2) 工程量不妥当。不应选择布料机和滑模摊铺机。【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
15、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7 【正确答案】 (1)避免出现支架下沉;(2) 避免脱模过早,以及模板的不均匀沉降;(3)加强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养生工作。【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8 【正确答案】 桩基础:反循环钻机,钢护筒承台、低墩:钢模板高墩;塔吊,电梯、爬模设备上部构造:挂篮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全桥: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搅拌站【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9 【正确答案】 n=3600/(t1+t2+t3)=3600/(15+20+13)=75;Q=nGjkB/1000=7540000.85/1000255(t/h)【知识模块】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管理、质量通病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