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 会计是以( ) 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与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A)实物(B)货币(C)工时(D)劳动耗费2 会计基本职能是( ) 。(A)计划和核算(B)预测和监督(C)核算和监督(D)决策和监督3 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 )。(A)资金运动(B)经济活动(C)经济资源(D)劳动成果4 ( )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A)会计时段(B)会计分期(C)会计区间(D)会计年度5 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B
2、)持续经营(C)会计期间(D)货币计量6 持续经营从( ) 上对会计核算进行了有效界定。(A)时间(B)空间(C)时间和空间(D)时间或空间7 会计分期是对( ) 假设的延续。(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8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填制会计凭证(B)登记会计账簿(C)编制财务预算(D)复式记账9 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是( )。(A)确认(B)计量(C)计算(D)报告10 ( )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A)会计目标(B)会计循环(C)会计方法(D)会计职能11 ( )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
3、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A)会计目标(B)会计对象(C)会计方法(D)会计职能12 从( ) 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A)会计目标(B)会计工作流程(C)会计方法(D)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3 ( )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A)会计准则(B)会计对象(C)会计方法(D)会计职能14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
4、)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A)2006 年 12 月 1 日(B) 2007 年 1 月 1 日(C) 2008 年 1 月 1 日(D)2009 年 1 月 1 日15 ( )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A)企业会计准则(B)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C)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D)小企业会计准则16 ( )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A)2012 年 12 月 6 日(B) 2011 年 12 月 6 日(C) 2010 年 1 月 1 日(D)2009 年 1 月 1 日17 下列属
5、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持续经营(B)实质重于形式(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18 ( )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A)相关性(B)可靠性(C)可比性(D)可理解性19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体现了( )要求。(A)可靠性(B)可比性(C)可理解性(D)及时性20 确认本月办公用楼租金 100 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10 万元,剩余 90 万元未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费用为( )万元。(A)10,100(B) 100,0(C) 100,90(D)100,1021 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的起点是
6、(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B)复式记账(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D)登记账簿22 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 )。(A)确认(B)审核(C)计量(D)记录23 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A)成本(B)费用(C)资产(D)负债24 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A)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控制度或是否合法(B)确认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C)记录经济活动的内容(D)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25 以下不属于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的是( )。(A)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B)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
7、标进行的(C)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D)会计监督依据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两方面26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总目标的是( )。(A)向投资者提供信息(B)向债权人提供信息(C)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D)提高经济效益27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A)可比性(B)可靠性(C)谨慎性(D)可理解性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总论)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与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
8、经济管理工作。【知识模块】 总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知识模块】 总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知识模块】 总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会计分期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知识模块】 总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信息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都是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时间范围。【知识模块】 总
9、论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会计主体从空间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界定,而持续经营则从时间上对会计核算进行了界定。【知识模块】 总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会计分期是对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知识模块】 总论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包括:(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 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 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知识模块】 总论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是报告,报告是指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
10、计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环节。【知识模块】 总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知识模块】 总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知识模块】 总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知识模块】 总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
11、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知识模块】 总论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 2007 年 1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知识模块】 总论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知识模块】 总论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012 年 12 月 6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
12、013 年 1 月 1 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知识模块】 总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CD 三项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知识模块】 总论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可靠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知识模块】 总论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知识模块】 总论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权责发生制,
13、本月办公楼租金 100 万元,都是本月应该履行的义务,不论是否支付;而收付实现制下,只有付出款项才确认为费用,所以支付的10 万元是本月费用。【知识模块】 总论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的起点。【知识模块】 总论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会计核算环节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知识模块】 总论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论何种渠道的资金来源,运用后都形成企业的资产。【知识模块】 总论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属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选项 BCD 分别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确认、记录、报告环节的内容。【知识模块】 总论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是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知识模块】 总论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会计的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基本目标: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满足经济决策需要。【知识模块】 总论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本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 8 个,其中谨慎性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知识模块】 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