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MT 114-1985 焊矿用耐磨离心水泵技术条件.pdf

    • 资源ID:57250       资源大小:156.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MT 114-1985 焊矿用耐磨离心水泵技术条件.pdf

    1、户粼鸿长戴热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部标准MT 114一85煤矿用耐磨离心水泵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耐磨离心水泵(以下简称泵)。该泵主要用于煤矿输送固体颗粒含量不大于1. 5%的中性矿并水(粒度小于0. 5毫米),以及类似的其他污水。1型式与基本参数1.1型式煤矿用耐磨离心水泵系多级分段式离心水泵。1.2基本参数煤矿用耐磨离心水泵基本参数范围(按设计点)a.泵吸入、排出口直径:80-300mm ;b,流量:30-800m/h;c.扬程:20-960m;d.效率:70-800o;e.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 5-“6. 8m.1.3型号意义示例说明:MD 280-43X6级数单级扬程流量一煤矿

    2、用耐磨多级泵2技术要求2.12.1.12.1.22.1.32.22.2.12.2.22.2.32.32.4a.b.基本要求煤矿用耐磨离心水泵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凡本标准未作规定之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机械行业有关标准的要求。被输送液体温度不高于40C.运行条件及寿命在清水条件下(含固体颗粒低于0.100),运行5000h无大修,效率下降不超过6%.在含固体颗粒0.1-1%以下污水条件下,运行300oh无大修,效率下降不超过6%.在含固体颗粒11.5%污水条件下,运行2000h无大修,效率下降不超过6X.轴承的使用温度不得比周围温度超出35C,极限

    3、温度不得超过750C,主要零件的材料不得低于下列规定:进水段不低于ZG 35或HT 20-40;出水段、尾盖材料不低于QT 120-1或ZG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85一06-08发布1985一07一01实施115MT 114一85c.中段材料不低于HT 20-40;d.首级叶轮材料不低于QT 120-1;e.次级叶轮、导叶、轴套材料不低于QT 60-2;f.密封环、导叶套、平衡套、平衡环材料为3Crl3或其他耐磨抗汽蚀材料;9.泵轴材料不低于45”优质碳素钢。2.5泵的铸钢件、铸铁件、不锈钢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分别应符合下列标准的规定:GB 979-67K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

    4、件;GB 976-67灰铁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GB 977-67灰铁铸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 1348-78(球墨铸铁件;GB 1220-75不锈耐酸钢技术条件;泵所用的钢材必须符合GB 699-65R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零件主要配合部位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低干下列规定:么卜与滚动轴承配合的部位应符合GB 275-64滚动轴承滚动轴承配合的轴:1*与叶轮、轴套、平衡盘、联轴器配合的零件的配合表面:与填料摩擦的轴颈或轴套外表面:2. V17,配合的规定。寥叶轮、轴套、平衡A.联轴器与轴配合的IL:寥叶轮应做静平衡试验,可在圆盘侧面平滑地切去多余的金属求得平衡,切去的厚度不

    5、得超过该月.口乙,J月咔曰66.6.6.6.e72.2.2.2.2.2.2.侧壁厚的三分之一。2.8泵轴两端应保留中心孔。29在平衡盘与平衡环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位于导异进口宽范围内。2.10承受压力的零件,应按表1规定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3min。在试压过程中零件不得有任何漏水现象。表1Pa Pa簇9.81 X 10P.(lkgf/cm)工作压)J +9. 81 X 10“Pa(工作压力+lkgf/cm)9. 81 X 10-3. 43X 10Pa(1 - 3. 5kgf /em )1. 96 X 10P.1.7X(工作压力),但不低于(2kgf/cm)3. 43

    6、X 107. 85 X 10P.(3. 5-80kgf/cm)5.89火10P.1.5X(工作压力),但不低于(6kgf/cm)2.11泵在装配前,与液体接触的零件非加工表面均应涂防锈漆。2.12装配好的转子部件、叶轮、密封环外圆、轴套外圆和平衡盘端面跳动允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MT 114一85表2毫米名义直径毛5050-120 120-260260-500水轮密封环跳动0.080. 10. 120. 16轴承外圆跳动0.080.10. 120. 16平衡盘端面跳动0. 050. 072.13装配好的水泵,在未压紧填料前,转子转动应匀调,无紧涩现象。2.14泵的安装尺寸必须符合图样,配合部位的

    7、零件应能保证互换。2.巧泵经试验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外表面应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渍,涂上底漆与面漆。涂漆应均匀,不应有裂纹、脱皮气泡,流痕等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防锈涂料。2.16经防锈处理后,泵的吸人口和排出口应用盖板盖牢。2.17泵轴的旋转方向应用转向指示箭头表示。2.18水泵成套供应范围包括:a.装配完整的泵;b.底座或泵座;c,闸阀、底阀、止回阀;d.联轴器;e.必须的专用工具;f,易损备件及附件;S.出厂合格证书,装箱清单,随机技术文件(包括:安装使用说明书、总装图、易损零件图)上述供应范围根据有关主管机关批准的文件供应,如有增加或减少则按与用户签定的合同

    8、供应2.19在用户遵守水泵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规则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H起,泵在18个月内(其中油封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更换或修理零件,但不包括全部易损零、部件的正常损坏。3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每台泵须经制造厂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泵按表3规定的数量进行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试验发现有不合格品时,则按问题的性质决定加倍抽试或逐台试验。试验方法、项目及精度按GB 3216-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和GB 321482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的规定。表3产品月产量,台型式试

    9、验,台出厂试验,台蕊508%但不少于230写51-1006%但不少于420%101-2004%但不少于620%2003%但不少于820%注:型式试验台数包括在出厂试验台数之内117MT 114一853.3清水试验性能曲线与清水标准性能曲线比较,使用范围内的偏差按下列规定3.3.1扬程下差不超过5%.3.3.2轴功率上差不超过io%,并且不超过配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3.3.3最高效率百分数的降低值不超过2. 5.3.3.4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不低于规定值。4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4.1每台泵应在适当的位置钉上转向指示箭头,在明显位置钉上产品标牌。4.2产品标牌标明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称;b.泵的名

    10、称及型号;c.泵的制造编号和制造日期;d.泵的基本参数(设计点):流量、扬程、效率、转速、轴功率、配带功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重量。4.3泵的包装应能防止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遭到锈蚀、损伤或遗失附件、配件及文件等情况的发生。4.4包装箱外部需注明下列标志:a.水泵型号名称;b.水泵出厂序号;c水泵净重及包装重量;d.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4.5水泵在运输中不得发生冲撞现象。4.6泵在存放中应防止发生锈蚀和损坏。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技术发展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科学院唐山分院、辽源矿务局机电修配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策、王作光、王文烈1李忠庶。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院唐山分院、辽源矿务局机电修配厂负责解释


    注意事项

    本文(MT 114-1985 焊矿用耐磨离心水泵技术条件.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