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二级 C语言(函数)机试模拟试卷 3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若有代数式 (其中 e仅代表自然对数的底数,不是变量 ),则以下能够正确表示该代数式的 C语言表达式是 ( )。 ( A) sqrt(1abs(pow(n, x)+exp(x) ( B) sqrt(1abs(pow(N, x)+pow(x, e) ( C) sgrt(abs(nx+ex) ( D) sqrt(1abs(pow(x, n)+exp(X) 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可以给指针变量赋一个整数作为地址值 ( B) 函数可以返回地址值 ( C)改变函数形参的值,不会改变对应实参的值 ( D)当在程序的开
2、头包含头文件 stdio h时,可以给指针变量赋 NULL值 3 若函数调用时的实参为变量,下列关于函数形参和实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函数的形参和实参分别占用不同的存储单元 ( B)形参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不占用具体存储单元 ( C)同名的实参和形参占同一存储单元 ( D)函数的实参和其对应的形参共占同一存储单元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 C程序必须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函数组成 ( B)函数调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语句存在 ( C)若函数有返回值,必须通过 return语句返回 ( D)函数形参的值也可以传回给对应的实参 5 以下程序中函数 f的功能是:当 flag
3、为 1时,进行由小到大排序;当 flag为 0时,进行由大到小排序。 #include void f(int b, int n, int nag) int i, j, t; for(i=0; ibj: bi void fun(int a, int b) int t; t=a: a=b: b=t; main() int c10=1, 2, 3, 4, 5, 6, 7, 8, 9, 0, i; for(i=0; i double f(double X); main() double a=0; int i; for(i=0; i main() int m=1, n=2, *p= m, *i=&n,
4、*r; r=p: p=q: q=r: printf(“ d, d, d, d n”, m, n, *p, *q);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2, 1, 1, 2 ( B) 1, 2, 1, 2 ( C) 2, 1, 2, 1 ( D) 1, 2, 2, 1 13 若有函数首部 int fun(double x10, int*n),则下列针对此函数的函数声明语句中正确的是 ( )。 ( A) int fun(double, int); ( B) int fun(double*, int*); ( C) int fun(double*x, int n); ( D) int fun(d
5、ouble x, int*n); 14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int x); main() int n=1, m; m=f(f(f(n); printf(“ d n”, m); int f(int x) return x*2: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8 ( B) 2 ( C) 4 ( D) 1 15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un(int x, int y) if(x!=y) return(x+y) 2); else return(x); main() int a=4, b=5, c=6; plintfi“ d n”, fun(2*a,fu
6、n(b, c);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6 ( B) 3 ( C) 8 ( D) 12 16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int x, int y) retum(yx)*x); main() int a=3, b=4, c=5, d; d=f(f(a, b), f(a, c); prinff(“ d n”, d); 程序的 运行结果是 ( )。 ( A) 7 ( B) 10 ( C) 8 ( D) 9 17 设有如下函数定义: #include int fun(int k) if(k int fun(int x) int P; if(x=0x=1) return
7、(3); P=xfun(x一 2); return p; main() prinff(“ d n”, fun(7);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2 ( B) 3 ( C) 7 ( D) 0 19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f(int b) int i; for(i=2; i void fun2(char a, ehar b) prinff(“ c c”, a, b); char a=A, b=B; void funl() a=C: b=D: main() fun1(); prinff(“ c c”, a, b); fluIl2(E, F);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8、。 ( A) A B E F ( B) C D E F ( C) A B C D ( D) C D A B 21 在一个 C源程序文件中所定义的全局变量,其作用域为 ( )。 ( A)由具体定义位置和 extern说明来决定范围 ( B)所在程序的全部范围 ( C)所在函数的全部范围 ( D)所在文件的全部范围 22 在 C语言中,只有在使用时才占用内存单元的变量,其存储类型是 ( )。 ( A) auto和 static ( B) extern和 register ( C) auto和 register ( D) static和 register 23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9、 fun() static int x=1; x*=2: return x: main() int i, s=1; for(i=1; i int f(int r1); main() int a=3, S; s=f(a); s=s+f(a); printf(“ d n”, s); int f(int n) static int a=1; n+=a+: return n;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9 ( B) 8 ( C) 7 ( D) 10 25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fun(int x, int n) static int sun=0, i; for(i=0;
10、in; i+) sum+=xi; return sum; main() int a=1, 2, 3, 4, 5, b=6, 7, 8, 9, s=0; S=fun(a, 5)+fun(b, 4); printf(“ d n”, S);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 ( A) 55 ( B) 50 ( C) 45 ( D) 60 2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 C程序函数中定义的自动变量,系统不自动赋确定的初值 ( B)在 C程序的同一函数中,各复合语句内可以定义变量,其作用域仅限本复合语句内 ( C) C程序函数中定义的赋有初值的静态变量,每调 用一次函数赋一次初值 ( D) C程
11、序函数的形参不可以说明为 static型变量 国家二级 C语言(函数)机试模拟试卷 3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B选项中函数 pow(x, e)错误,应该直接使用 exp(x)函数。 C选项中函数 abs(nx+ex)错误,应该使用 fabs()返回浮点数的绝对值。 D选项中pow(x, n)参数顺序错误。 【知识模块】 函数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不能将一个整数直接赋给指针变量作为地址,所以 A选项是错误的。函数的 返回值可以是地址,即指针。函数调用中形参值的变化不会传递给实参。 【知识模块】 函数 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重点
12、考查的是函数的形参和实参。在定义函数时,函数名后面括弧中的变量名称为 “形式参数 ”(简称形参 ),在主调函数中调用一个函数时,函数名后面括弧中的参数 (可以是一个表达式 )称为 “实际参数 ”(简称实参 )。 C语言规定,实参变量对形参变量的数据传递是 “值传递 ”,即单向传递,只由实参传给形参,而不能由形参传回来给实参。在内存中,实参单元与形参单元是不同的单元,因此 A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形参是函数定义时由用户定义的形式上的变量。实参是函数调用时,主调函数为被调函数提供的原始数据。在 C语言中,实参向形参传送数据的方式是 “值传递 ”,因此
13、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的参数传递分为传值和传地址两种情况。本题就是结合数组考查参数传递的情形。函数 f完成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排序,语句 f(&a2, 5, 0)的作用是对从 a2开始的 5个元素进行从大 到小排序。注意:这里传递的是地址 &a2,所以排序操作可看作是直接对数组 a进行操作,执行后的结果为 5, 4, 7, 6, 3, 2, 1, 8, 9, 10。语句 f(a, 5, 1)对数组 a的前 5个元素进行从小到大排序,排序后的数组为: 3, 4, 5, 6, 7, 2, 1, 8,9, 10。因此 B选
14、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在函数中允许有多个 return语句,但每次调用只能有一个 return语句被执行,因此只能返回一个函数值, A选项描述错误。定义成 void类型的函数,不允许从该函数取得 返回值,也不允许使用 return语句, C选项描述错误。没有 return语句的函数在执行到函数的最后一条语句后会自动返回到调用处, D选项描述错误。因此 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7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返回值为指针变量指向的数据,该数据已被定义为整型,因此 A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重
15、点考查函数返同值的相关知识。函数的值只能通过 return语句返回主调函数,在函数中允许有多个 return语句,但每次调用只能有一个return语句被执行,因此只能返回一个函数值。不返回函数值的函数,可以明确定义为 “空类型 ”,类型说明符为 void。因此选择 B选项。 【知识模块】 函数 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调用子函数时,应对其进行说明。 A选项中,调用时没有对子函数进行说明。 B、 C选项中被调用甬数存主调函数之前定义,不用说明; D选项中,在主函数中对被调用函数的返回值类型进行了说明。因此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函数 1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函数
16、调用中发生的数据传送是单向的,即只 能把实参的值传送给形参,而不能把形参的值反向地传送给实参。因此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参的值发生改变,而实参的值不会变化,所以数组 c中的元素值并没有变化,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函数 1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第一次循环, a=0, i=0,返回值a=0*0+1=1;第二次循环, a=1, i=10,返回值 a=10*10+1+1=102;第三次循环,a=102, i=20,返回值 a=20*20+1+102=503;第四次循环, a=503, i=30,不符合 i 30,跳出循环,最后结果输出 a=503。 【
17、知识模块】 函数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int m=1, n=2, *p=&m, *q=&n, *r;即指针变量 p指向 m,指针变量 q指向 n, r=p; p=q; q=r;即通过指针变量 r,将指针 p和指针 q的指向交换,因此最后输出 1, 2, 2, 1。 【知识模块】 函数 1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函数声明的一般形式为:类型说明符被调函数名 (类型形参,类型形参 ) ;或为类型说明符被调函数名 (类型,类型 ) 。由于函数首部为 int fun(double x10, int*n),因此 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
18、解析】 第一次调用 m=f(f(f(1),第二次为 m=f(f(2),第三次为 m=f(4),即返回值为 8。 【知识模块】 函数 15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中第一次调用为 fun(8, fun(5, 6),因为 fun(5, 6)的返回值为 5,所以第二次调用为 fun(8, 5)=6,所以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函数 1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调用 f(a, b)函数返回 3,调用 f(a, c)函数返回 6,所以外层调用f(f(a, b), f(a, c);即调用 f(3, 6)函数返回 9。 【知识模块】 函数 1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首
19、先 n=fun(3), 3被当作参数传递进去,这就进行了一次调用, 3被当作参数传进去后,程序会执行这句 else return fun(k1)+1;这就调用了第二次,而参数是 31也就是 2。 2被当作参数传进去后,程序会执行这句 else return fun(k1)+1;这就调用了第 三次,而参数是 2一 1也就是 1。 1被当作参数传进去后,程序会执行这句 else if(k=1)return 1;不再递归调用,所以最终结果为 3次。 【知识模块】 函数 1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因为 fun(int x)是一个递归函数,所以主函数中 fun(7)经过 3次递归调用,其过程
20、可以描述为 fun(7)=7一 fun(5)=7一 (5一 fun(3): 7一 (5一 (3一fun(1)=7一 (5一 (33)=75=2,所以最后的输出结果为 2,因此 A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1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数组名是常量,表示的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当执行 f(a)的时候,由于传递的是首地址,相当于直接对数组 a进行操作,所以从数组 a的第 3个元素 a2到元素 a5,每个元素值扩大两倍,因此 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2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变量的作用范围。如果在同一个源文件中,外部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则在局部变量的作用
21、范围内,外部变量被 “屏蔽 ”,即不起作用。本题中,在 funl()和 main()函数内访问的是全局变量 a和 b,在 fun2()函数中访问的是形参变量 a和 b。 main()函数中的 prinff()函数输出的是在 fun1()函数中被改变的全局变量 a和 b的值 C D,而 fun2()函数中输出的是传递给它的实参值 E F,因此 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2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从声明处到文件的结束,所以选择 A选项。 【知识模块】 函数 2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auto: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动态地分配存储空间,数据存储在动态存储
22、区中,在调用该函数 时,系统会给它们分配存储空间,在函数调用结束后自动释放这些存储空间。 register:为了提高效率, C语言允许将局部变量的值放在CPU中的寄存器中,这种变量叫 “寄存器变量 ”,只有局部自动变量和形参可以作为寄存器变量。 extern:外部变量 (即全局变量 )是在函数的外部定义的,它的作用域为从变量定义处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末尾。如果外部变量不在文件的开头定义,其有效的作用范围只限于定义处到文件终了。 static:静态局部变量,属于静态存储类别,在静态存储区内分配存储单元,在程序整个运行期间都不释放。 【知识 模块】 函数 2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
23、中静态局部变量 x,在静态存储区内分配存储单元,在程序整个运行期间都不释放。所以第 1次循环 s的值为 2;第 2次循环中,返回的 x值为4,所以 s的值为 8;第 3次循环,返回的 x值为 8,所以 s的值为 64。 【知识模块】 函数 2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目中静态局部变量 a,在静态存储区内分配存储单元,在程序整个运行期间都不释放。所以第一次调用函数执行 n+=a+;时, a先与 n相加再进行自增。 n的值为 4, a的值为 2,且 a变量执行 完后空间没有释放。再执行s=s+f(a)时, s的值为 4,调用 f(a)函数时, n的返回值为 n=3+2: 5,且此时 a
24、的值为 3,所以 s的值为 9。 【知识模块】 函数 2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内部静态变量是始终存在的,当函数被调用退出后,内部静态变量会保存数据,再次调用该函数时,以前调用时的数值仍然保留着。 fun(a, 5)的值是 15,再次调用后 sum=15,所以 fun(b, 4)=45, s=45+15=60,因此 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 函数 26 【正确答案】 C 【 试题解析】 A选项描述正确,自动变量未赋初值,为随机值; B选项描述正确,变量定义除在函数开始位置外,在复合语句开始也可以; C选项描述是错误的,函数内的静态变量只在第一次调用时赋值,以后调用保留上次的值; D选项描述也正确,形参属于局部变量,占用动态存储区,而 static型变量占用静态存储区。 【知识模块】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