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模拟练习试卷 5及答案与解析 一、简述题 1 简述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应怎样选择会计处理方法。 2 简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异同。 二、单选题 3 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可相互比较,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 )要求。 ( A)重要性 ( B)明晰性 ( C)可比性 ( D)谨慎性 4 下列各项,不属于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 (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B)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 D)具有可辨认性 5 企业发生的 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 )。 ( A)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 B)固定资产装修支出 ( C)购买固
2、定资产支付的运杂费支出 ( D)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6 根据国家关于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下列支出中,可以采用现金予以结算的是( )。 ( A)职工工资、津贴 ( B)购买原材料的支出 ( C)购买汽车的支出 ( D)购买长期债券的支出 7 下列款项中,属于 “其他应收款 ”科目核算内容的是 ( )。 ( A)代垫运杂费 ( B)商品销售收入 ( C)销售商品应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 D)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8 A公司对坏账损失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2002年年末 “坏账准备 ”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8万元, 2003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7万元,当年收回以前已经冲销的坏账 3万元,年末
3、应收账款余额为 200万元,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为 2%,则该公司 2003年年末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是 ( )万元。 ( A) 0 ( B) 3 ( C) 4 ( D) 5 9 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 “存货 ”项目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 )。 ( A)委托代销商品 ( B)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 C)约定未来要购入的商品 ( D)国家储备物资 10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 20元。本期购进 A材料 6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 102 000元,增值税额为 17 340元。另发生运杂费 1 400元,途中保险费 35
4、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 5 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5吨。则购进 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 (超支 )为 ( )元。 ( A) 1 099 ( B) 1 199 ( C) 16 141 ( D) 16 241 11 某商业批发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 本。 2002年 5月,甲类商品的月初成本总额为 2 4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 1 5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4 550万元,甲类商品 4月的毛利率为 24%。则该企业甲类商品在 2002年 5月末的成本为( )万元。 ( A) 366 ( B) 392 ( C) 404 ( D) 442 12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
5、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 )。 ( A)当期损益 ( B)初始投资成本 ( C)投资收益 ( D)资本公积 13 下列各项,应反映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中的有 ( )。 ( A)债券的买入价 ( B)支付的手续费 ( C)支付的印花税 ( D)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14 下面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 ( A)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 B)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 (即股权置换 ),应当在
6、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C)合并方为进 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D)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15 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采取的折旧政策是 ( )。 ( A)不属于承租方资产,不计提折旧 ( B)应在出租方计提折旧 ( C)承租方应采用与企业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 D)在承租方和出租方均应计提折旧 16 1997年 12月 20日, A公司购入一
7、台不需安 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 230万元。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 10年,预计净残值为 3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2001年 12月 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 56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 5年,预计净残值为 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则 2002年度为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 )万元。 ( A) 90 ( B) 108 ( C) 120 ( D) 14 17 某大型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 )。 ( A)当期损益 ( B)在建工程 ( C)营业成本 ( D)管理费用 三、多选题 18 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
8、( )。 ( A)期末为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B)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 C)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 D)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 19 下列应收款项中,可以确认为坏账的有 ( )。 ( A)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款项 ( B)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款项 ( C)债务人长时间未履行偿债义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 D)已经逾期,但是无确凿证据 表明应收款项不能收回 20 某企业 2003年发生的下列交易事项和经济业务中,属于该企业存货的有 ( )。 ( A) 2003年 3月与甲企业签订协议,
9、委托代销一批商品,甲企业还没有售出该商品 ( B)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发出一批商品 ( C)购入乙企业的一批商品,款项已经支付,但是该商品暂存放于乙企业的仓库中 ( D)为本企业在建的办公楼购入一批工程用物资 21 甲企业对乙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在下列核算内容中,与甲企业的 “长期股权投资 乙企业 (损益调整 )”科目有关的有 ( )。 ( A) 乙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 B)乙企业接受的一台生产用机械设备 ( C)乙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乙企业发行债券 2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某企业购买的一台固定资产须加快折旧 (假定原计提折旧方法为平均年限法 ),则下面的方法中,
10、可以采用的折旧方法有 ( )。 ( A)双倍余额递减法 ( B)年数总和法 ( C)全部计入损益 ( D)工作量法 四、计算分析与账务处理题 23 甲公司于 2003年 11月 3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专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 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 17 000元,支付运杂费 3 000元,安装费 15 000元,调试费 5 000元。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于 2003年 12月 28日安装调试完毕并立即投入生产车间使用。 该专用设备预计可使用 5年,预计净残值为 5 000元。 要求: (1)计算该专用设备的入账价值。 (2)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
11、减法分别计算 2004年和 2005年的年折旧额。 (3)假定该设备于 2004年 12月 8日报废,收到款项 80 000元。若以直线法为基础,在不考虑相关税费情况下,计算处置该项固定 资产的净损益以及现金流量表中“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项目的金额。 24 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 4%。 2002年至 2003年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及资料如下: 2003年 1月 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1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有贷方余额 4万元。 2003年 1月 1日售出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
12、从销售当年末分 5年分期收款,每年 1 000万元,合计 5 000万元,成本为 3 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假定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 4 000万元,实际利率为 7.93%。 2003年 4月 12日接到丙企业的通知,由于商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要求予以退货,该商品系 2003年 1月销售的商品,销售价格为 100万元 (不含增值税 )。销售成本为 90万元,销售收入已经确认且已经收到货款,甲企业经过详细检查,同意丙企业退货,已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丙企业并用银行存款支付退货货款,甲企业已将退还的商品验收入库。 2003年 6月 22日销售一批家电给丁企业,增值税专用发
13、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300万元, 增值税税额为 51万元,收到丁企业交来的 151万元,余款以应收账款入账。 2003年 8月 23日应收戊企业的 8万元货款,由于戊企业破产而无法收回。 2003年 10月 20日已经确认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 2万元又收到。 2003年 12月 31日应收账款的余额为 500万元,当日计提坏账准备。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综合模拟练习试卷 5答案与解析 一、简述题 1 【正确答案】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根据法律或会计准 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别两种情
14、形处理: 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要求改变会计政策的同时,也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处理。 国家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由于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发生改变,为使会计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而改变会计政策,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3)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营 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 【正确答案】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
15、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告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 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 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事项的状况并不存在,而是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非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在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期后才发生的事项; 对理解和分析财务会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这两类事项的共同点是: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都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在或发生的,对报
16、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两类事项的区别是:调整事项是事项已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了证据对以前已存在的事项做了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存在,但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发生或存在。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二、单选题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可相互比较,体现了可比性要求。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5 【正确答案】 D
17、【试题解析】 A、 B、 C项属于资本性支出。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6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国家关于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B、 C、 D项不能通过现金结算。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7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商品销售收入、销售商品应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代垫的运杂费应在 “应收账款 ”科目核算。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2003年年末 计提坏账准备后, “坏账准备 ”科目的余额应为:2002%=4万元,则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4+7-3-8=0万元。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9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
18、程物资应计入工程物资,约定未来要购入的商品和国家储备物资不能作为企业存货。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0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 (超支 )为: 102 000+17 340+1 400+359-5 99520=1 199元。注意: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的进项 税额不能抵扣,应计入货物的成本。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甲类商品在 2002年 5月末的成本为: 2 400+1 500-4 550(1-24%)=442万元。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9、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 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3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支付的印花税应计入管理费用;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计入 “应收股利 ”或 “应收利息 ”核算。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0、 1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 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企业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采用与企业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2002年度为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为: (560-20)5=108万元。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7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该费用应计入在建工程。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三、多选题 18
21、【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A、 B、 C项体现了谨慎性要求。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19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D项由于无确凿的证据表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不能确认为坏账。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0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D项工程用物资不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应在 “工程物资 ”科目核算。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1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B项应在 “长期股权投资 乙企业 (其他权益变动 )”科目进行核算, D项应在 “持有至到期投资 ”科目进行核算。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2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常用
22、的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C项不是折旧的方法,而 D项工作量法也不是加速折旧的方法。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四、计算分析与账务处理题 23 【正确答案】 (1)该设备的入账价值 =100 000+17 000+3 000+15 000+5 000=140 000元 (2)直线法下: 2004年的折旧额 =(140 000-5 000)/5=27 000元 2005年的折旧额 =(140 000-5 000)/5=27 000元 年数总和法下: 2004年的折旧额 =(140 000-5 000)5/15=45 000元 2005年的折旧额 =(140 000-5 000
23、)4/15=36 0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2004年的折旧额 =140 0002/5=56 000元 2005年的折旧额 =(140 000-56 000)2/5=33 600元 (3)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 =80 000-(140 000-27 000)=-33 000元 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80 000元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 24 【正确答案】 会计分录: 无会计分录。 2003年 1月 1日: 借:长期应收款 5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 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10 0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30 00
24、0 000 2003年 12月 31日: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 =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余额 实际利率 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余额 =期初长期应收款余额 -期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 =(5 000-1 000)7.93%=317.2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 000 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 000 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3 172 000 贷:财务费用 3 172 000 2003年 4月 12日退回商品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17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70 000 借:库存商品 900 000 贷:主营业
25、务成本 900 000 2003年 6月 22日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1 510 000 应收账款 2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510 000 2003年 8月 23日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80 000 贷:应收账款 80 000 2003年 10月 20日发生坏账损失又收到时: 借:应收账款 20 000 贷:坏账准备 20 000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应收账款 20 000 2003年 12月 31日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4-8+2=-2万元 2003年度计提坏账准备为: 5004%o+2=22万元 借:管理费用 220 000 贷:坏账准备 220 000 【知识模块】 综合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