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 ( A)呼吸 ( B)外呼吸 ( C)内呼吸 ( D)肺通气 2 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 ( A)外呼吸 ( B)内呼吸 ( C)肺通气 ( D)肺换气 3 正常成人的潮气量约为 ( ) ( A) 100ml 200ml ( B) 300ml 400ml ( C) 400ml 600ml ( D) 700ml 900ml 4 假设人体解剖无效腔气量为 150ml,若呼吸频率从每分钟 12次增至 24次,潮气量从 500ml减至 250ml时,则 ( ) ( A)肺泡通气量增加 ( B)肺通
2、气量增加 ( C)肺泡通气量减少 ( D)肺通气量减少 5 能够导致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情况是 ( ) ( A)血液中 PCO2增高 ( B)血液中 PCO2降低 ( C)血液中 pH值增高 ( D)血液中 PN2张力增高 6 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的有效刺激是 ( ) ( A)一定程度的缺氧 ( B)高浓度的 CO2 ( C)一定浓度的 CO2 ( D)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7 体内 O2含量最高 的部位是 ( ) ( A)动脉血液 ( B)静脉血液 ( C)细胞内液 ( D)组织液 8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 ( A)肺通气量 ( B)肺泡通气量 ( C)最大肺通气量 ( D)肺活
3、量 9 下列技术动作需要采取胸式呼吸的是 ( ) ( A)手倒立 ( B)单杠直臂悬垂 ( C)仰卧起坐的坐起阶段 ( D)吊环十字悬垂 10 内呼吸是指 ( )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 D)细胞内的 生物氧化过程 11 肺通气的动力来自于 ( ) ( A)肺的舒缩运动 ( B)肺的弹性回缩 ( C)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12 下列能最好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 ) ( A)肺通气量 ( B)肺活量 ( C)补吸气量 ( D)时间肺活量 13 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
4、化因素是 ( ) ( A)缺氧 ( B) PCO2的变化 ( C) H+浓度的变化 ( D)温度的变化 二、判断题 14 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及内呼 吸。( ) ( A)正确 ( B)错误 15 平静呼吸和深呼吸一样,吸气和呼气同样都是主动的。 ( ) ( A)正确 ( B)错误 16 潮气量是指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之和。 ( ) ( A)正确 ( B)错误 17 平静呼气末,存留在肺中的气量叫功能余气量。 ( ) ( A)正确 ( B)错误 18 氧解离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量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呈直线相关。 ( ) ( A)正确 ( B)错误 19
5、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解剖无效腔容量。 ( ) ( A)正确 ( B)错误 20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称为通气 /血流比值,它是衡量换气效率的指标。 ( ) ( A)正确 ( B)错误 21 无论怎样用力呼气,肺内的气体也是呼不完的。 ( ) ( A)正确 ( B)错误 22 运动员在从事运动强度较低的训练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 ) ( A)正确 ( B)错误 23 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增大,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眩。 ( ) ( A)正 确 ( B)错误 三、运动生理学 论述题 24 论述评价肺通气功能
6、的指标。 25 试述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26 呼吸形式有几种 ?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 27 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 (尤其注重深呼气 )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 ? 28 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 ?如何合理地运用憋气 ? 四、案例题 29 案例:长跑测试,某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呼吸频率快且表浅,不久就感到很累,后经教师指导,建议他做深而慢的呼吸,而且呼吸频率与跑的节奏相互配合 ,效果很好。 问题:请分析长跑运动中为何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呼吸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呼吸 2
7、【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呼吸 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呼吸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呼吸 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呼吸 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呼吸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呼吸 1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呼吸 1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呼吸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二、判断题 1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1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8、 呼吸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17 【正确答案】 A 【 知识模块】 呼吸 1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1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呼吸 2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呼吸 2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呼吸 2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2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呼吸 三、运动生理学 论述题 24 【正确答案】 肺通气的概念、实现肺通气的结构、实现肺通气的动力。 (1)肺活量定义;测量方法;指标意义: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指标之一。 (2)时间肺活量定义;测量方法;指标意义:既
9、反映了肺的容量,又反映了肺的通气速度。 (3)每分通气量定义;测量或计算方法;指标意义: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不仅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度。 (4)最大通气量定义;测量或计算方法;指标意义:检测单位时间内肺的全部能力充分发挥时的通气量。 (5)肺泡通气量定义;测量或计算方法;指标意义:评价呼吸效率。 以上可结合实践举例说明。 【知识模块】 呼吸 25 【正确答案】 (1)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运动开始前,肺通气量已稍有升高;运动开始后,肺通气量先是突然升高,进而缓慢升高,随后达到稳定水平。 (2)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规律:从事较低强度的训练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强
10、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关系,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 (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从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 (PCO2、 PO2、血液 pH值等 )来论述。 【知识模块】 呼吸 26 【正确答案】 呼吸形式有三种: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是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呼吸形式与年龄、生理状态、运动专项等因素有关。 运动时呼吸形式应与技术动作相配合,要根据动作的特点灵活转变呼吸形式,这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特别是在进行投掷、体操、武术、跳水及花样
11、滑冰等项目运动时尤为重要。在完成胸廓需固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 (如支撑悬垂、倒立 )时,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腹肌需紧张的动作 (如仰卧起坐、直角支 撑 )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 【知识模块】 呼吸 27 【正确答案】 在肺通气过程中,呼吸系统中的解剖无效腔没有气体交换功能,容量约为 150ml,真正能够进入肺泡的有效气量,应是每次吸入的气量除去无效腔容量的那部分。浅而快的呼吸和深而慢的呼吸,其肺通气量可能是一致的,但由于无效腔的存在,肺泡通气量不同。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 )呼吸频率。如相同的肺通气量时,呼吸频率为 8次 /分,潮气量为 1 000ml,肺泡通
12、气量为 6 800ml/min,但若呼吸频率为 16次 /分,潮气量为 500ml,肺泡通气量则为 5 600ml/min。由此可见,深而慢的呼吸对肺泡气的更新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多。安静时,呼吸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 【知识模块】 呼吸 28 【正确答案】 呼吸的形式、时相和节奏等,必须适应技术动作的变换,必须随运动技术动作而进行自如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动作质量,同时也可推迟疲劳的发生。 (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根据动作的特点灵活转变呼吸形式,这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 和运动成绩。如在完成胸廓需固
13、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 (如支撑悬垂、倒立 )时,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般肌需紧张的动作 (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 )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 (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非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和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调整呼吸时相。一般在完成两臂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反弓动作时,采用吸气比较有利;在完成两臂后伸、内展、内旋、收胸、塌肩、屈体或团身动作时,采用呼气比较适宜。但也有例外,如杠铃负重蹲起时的展体,改为呼气较好,这时应首先 以考虑发力和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然后再考虑吸气与呼气的时相协调。 (3)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周期性的运
14、动采用富有节奏、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如周期性的跑步运动,长跑宜采用 2个单步 4个单步一吸气、 2个单步 4个单步一呼气的方法进行练习;短跑常采用憋气与断续性急促呼吸相结合,即每憋气 2个单步 12个单步后,做一次 1秒以内完成的急骤深呼吸。 憋气是指或深或浅的吸气后,紧闭声门,做尽力的呼气动作。通常在完成最大静止用力的动作时,需要憋气来配合。憋气 对机体有良好的作用,如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为运动环节提供有效收缩条件等。但其不良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增加胸内压,静脉回心不畅,出现头晕等症状。所以应运用正确合理的憋气方法: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结束憋气时
15、,呼出气应逐步而有节制地进行;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都运用憋气。 【知识模块】 呼吸 四、案例题 29 【正确答案】 在肺通气过程中,呼吸系统中的解剖无效腔没有气体交换功能,容量约为 150ml,真正能够进入肺泡的有效气量,应是每次吸入的气量除去无效腔容量的那部分。浅而快的呼吸和深 而慢的呼吸,其肺通气量可能是一致的,但由于无效腔的存在,肺泡通气量不同。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 )呼吸频率。如相同的肺通气量时,呼吸频率为 8次 /分,潮气量为 1 000ml,肺泡通气量为 6 800ml/min,但若呼吸频率为 16次 /分,潮气量为 500ml,肺泡通气量则为 5 600ml/min。由此可见,深而慢的呼吸对肺泡气的更新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多。安静时,呼吸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 【知识模块】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