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 1309/T25一2000前 扭分 曰本标准由青县畜牧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县畜牧局、青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金恒、谭泽民、刘树林。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0年12月1日。沧州市地方标准A级绿色食品淡水养鱼生产技术规程DB1309/T25一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鱼类养殖基地的环境质量、池塘条件、鱼种选择、饵料品质、水肥要求、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与运输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沧州市A级绿色食品淡水鱼类养殖。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
2、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I3 13078一1991饲料卫生标准NY/T 391 - 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4 - 2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定义3.1绿色食品:系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3.2 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4技术要求:4.1养殖区环境:养殖区附近无污染源(
3、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区域内生态良好,环境指标符合NY/T 391标准;池塘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遮蔽物,光照充足。4.2交通方便,有利于水产品、苗种、饲料成品的运输。4.3池塘条件4.3.1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NY/T 391一200。中4.3要求,水温适宜,5月份一10月份一般15 0. - 30 (,,其中7月份一9月份间在25 Y; -v 3 o4.3.2池塘面积精养池5 x 667m2-8 x 667m2,蓄水深度平均在2.5m以上;半精养池10 x 667m,一20x 667m2,蓄水深度平均在1.5m以上,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4.3.3池底平坦,无渗漏,堤坝坚固,不受洪水威胁
4、。4.3.4池塘进、排水方便。4.3.5池塘土质:一般土壤分为粘土、壤土、砂壤土、砂土、粘土、砾质土等几个大类。在上述几种土壤中,以壤土最适合挖池筑捻修建鱼塘。4.4饲料要求4.4.1来源:养殖鱼所用精粗饵料必须由具备绿色生产条件的饲料基地提供。4.4.2人工饵料:有植物性农产品粮食作物,食品工业副产品;豆粕、花生粕、菜籽粕、棉仁粕、豆渣、酒糟、米糠、麦数等。动物性饵料有螺、舰、蚌、蚕蛹、蝇蛆、蛆蜘、昆虫、水蚤、鱼粉等。所用配合饵料,必须安全卫生,符合GB 13078一1991要求。应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饵料,粗蛋白达到25 %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一12一O1批准2000一12一18实施D
5、B1309/T25一2000- 4 5%以上,饵料系数2以内。4.4.3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准则中规定禁止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激素、抗生素等的使用。4.5肥料要求4.5.1月巴料选择:以优质有机肥为主,限量使用无机肥,禁用硝态氮肥,符合NY/T 394要求。4.5.2施肥方法:施肥种类、量次主要“看水、看天、看鱼”而行,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5鱼种选择与放养5.1鱼种选择:最适合当地养殖品种有:草鱼、鳝鱼、缩鱼、鲤鱼、螂鱼、罗非鱼、梭鱼、鳖。5.2放养时间:一般每年分春、秋两季放养,春季放养3月份一4月份,秋季放养9月份一10月份。5.3
6、放养标准:根据水源条件、坑塘条件、饵料条件、肥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而确定放养品种和密度。一般精养池亩放鱼种密度为1500尾一300。尾,半精养池亩放500尾一1200尾。5.4清塘:鱼种放养前清除杂草,然后采用生石灰、巴豆、茶子饼、二氧化氯进行彻底消毒,杀灭野杂鱼及有害生物。6饲养管理6.1多品种混养:充分利用上、中、下水体和水中各种饵料,减少病害,降低成本,促进鱼类快速生长。6.2投饵时间:一般精养鱼塘日投饵四次,早晨8点一9点,中午11点一12点,下午2点一3点,晚上5点一6点。6.3注水换水:经常冲、换新水,保持水质新鲜,池水溶解氧达到3 mg/ 1以上。6.4巡塘:做到早、中、晚巡塘,
7、检查鱼类的活动及吃食情况,做好防偷、防逃、防害、防渗漏等工作。6.5定期检查:抽检鱼类的生长情况,确定投饵量和捕捞时间。6.6病害防治6.6.1苗种消毒:鱼种放养前搞好药浴消毒。常用高锰酸钾、食盐、吠喃哇酮等。禁用敌百虫、六六六、孔雀石绿等高残留消毒药。6.6.2水质监测:水源水质附合NY/T 391一2000中4.3要求。6.6.3鱼病防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应采用大蒜、烟叶、中成药物、疫苗及活体微生物制剂等治疗,禁止施用残留性较强的农药。7捕捞与运输绿色食品水产品的捕捞,尽可能采用网捕、勾钓、人工采集,禁止使用电捕、药捕等破坏资源、污染水体、影响水产品品质的捕捞方式和方法。绿色食品水产品尽量要保鲜、保活。在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防腐剂和保鲜保活剂,确保绿色食品水产品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