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03 T 005-2011 水稻钵盘育苗与抛秧技术.pdf

    • 资源ID:397992       资源大小:144.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03 T 005-2011 水稻钵盘育苗与抛秧技术.pdf

    1、 B05 DB1303/T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 1303/T 0052011 代替 DB 1303/T 005-2004水稻钵盘育苗与抛秧技术 2011-5-12 发布 2011-5-12 实施秦皇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03/T 00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于2011年5月12日进行复审,本次为第二次确认。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标准DB1 303/T 005-2004作废。 本标准由抚宁县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抚宁县农业局、抚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崇新、裴会娥、孙树双、周素先、陈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03/T 005-1

    2、998; DB1303/T 005-2004。 DB1303/T 0052011 1 水稻钵盘育苗与抛秧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水稻钵盘旱育苗和本田抛秧栽培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冀东一季春稻区抛秧水稻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DB13/T 230-1995 水稻旱育壮秧稀植栽培技术规程 3 水稻钵盘旱育苗技术 3.1 种子准备 3.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达到 GB

    3、4404.1-2008 中的二级以上。 3.1.2 种子数量 本田准备干稻种 2 千克-2.5 千克/667 平方米, 大穗大粒型 2.5 千克/667 平方米, 小粒型 2 千克/667平方米 。 3.1.3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3天,然后用比重1.08的盐水或黄泥浆水选种,清除秕粒及草籽。用浸种灵1支(2毫升)加水9-10升浸水稻种5千克,浸120-168小时,使稻种吸足水分,并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播种前用甲双灵10克,益微增产菌20克拌湿种6公斤,防止秧苗立枯病和青枯病。 3.2 秧床准备 3.2.1 秧盘 每 667 平方米准备 561 孔秧盘 25-30 个,土壤肥沃,供保水条

    4、件较好的宜少,条件较差的可适当增加;种植大穗大粒型品种宜少,矮杆偏多穗型品种应适当增加。 3.2.2 秧田选择 营养土:每盘准备营养土 1.5 千克-2.5 千克,其配方为:园田或旱田过筛细土 70%,优质腐熟过筛粪肥 30%,另加壮秧营养剂 30 克。营养土必须有一定的湿度,以利于与种子拌匀。 3.2.3 工具 准备长 70 厘米,宽 40-50 厘米,厚 2-3 厘米的托盘板和长 140 厘米,宽 40-50 厘米,厚 3-5 厘米的压钵板各一块。 DB1303/T 0052011 2 3.2.4 做床 做床按 DB13/T 230-1995 中 6.2.2 执行 3.3 播种 3.3.1

    5、 播种期 根据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和抛秧是确定适宜的播种期,要求秧龄 28-30 天,叶龄 3.5 片,我市地区适宜播种期为 4 月 10 日-15 日。 3.3.2 装盘播种 首先将培植好的过筛营养土 50 千克-60 千克, 与浸泡消毒的湿稻种 2.2 千克-3.0 千克混拌 3-4 遍,然后装入 30 个秧盘。 3.3.3 装盘方法:先将秧盘放在托盘板上,然后装盘,而后用木版刮平再放第二盘,依次类推,上下盘一定要对齐,一次装盘 1520 个 。 3.3.4 摆盘:秧床放足底墒水,水找平床面,待呈泥浆状态时摆盘。摆盘时注意两点:一是要将秧盘轻轻压人泥中,二是秧盘与秧盘之间不要留空隙,一定要相互

    6、衔接。摆盘也可采用先摆空盘,后到床上装盘的方法,但要求床面要特别软,否则压盘时容易压扁孔穴 3.3.5 盖覆盖物、压盘:秧盘摆好后覆盖少量覆盖物,刮平后用压盘板压盘。 3.3.6 浇水:压盘后缓慢浇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3.3.7 喷除草剂:待床面水完全渗入后用封闭一号、地乐胺等安全性较高的除草剂封闭灭草 3.3.8 支架盖膜:喷除草剂后及时支架盖膜 。 3.4 苗床管理 3.4.1 温度管理:按 DB13/T 230-1995 中 6.4.1 执行 。 3.4.2 浇水:按 DB13/T 230-1995 中 6.4.2 执行 。 3.4.3 追肥:按 DB13/T 230-1995 中 6

    7、.4.3 执行 。 3.4.4 通风炼苗:秧苗一叶一心后,当膜内温度超过 28C 时及时通风炼苗。 3.4.5 病害防治 按 DB13/T 230-1995 中 6.4.5 执行 。 。 4 本田抛秧技术 4.1 整地施肥 4.1.1 整地 冬前或早春耕翻耙压,进行旱平整,使田面细碎平整,耕层疏松。 4.1.2 施肥 水耙地前施碳酸氢铵 20 千克-30 千克/667 平方米、磷酸二铵 l0 千克-125 千克/667 平方米、氯化钾或硫酸钾 7 千克-10 千克/667 平方米、硫酸锌 1 千克-2 千克/667 平方米、硼砂 0.5 千克-1.0 千克/667 平方米,结合水耙地混耙全耕层

    8、 。 4.2 抛秧 4.2.1 抛秧时间 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抛秧时间。当秧龄达 2830 天,苗高 1013 厘米时即可抛秧。我县适宜抛秧时间为 5 月 1020 日。 DB1303/T 0052011 3 4.2.2 水耙地 抛秧前必须经过水耙地,使田面平整,达到寸水不露泥的标准。 4.2.3 浅水抛秧 水耙地后,土壤粘重地块应待泥浆沉淀后抛秧,以防秧苗入泥过深;砂壤土地耙平稍沉淀后就应抛秧,以防人泥困难造成漂秧。抛秧要避开大风天气,做到汪泥汪水抛秧,切忌深水抛秧。 4.2.4 抛秧密度 根据本田土壤、水源条件及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抛秧密度。大穗大粒型品种宜少抛,矮矮杆多穗型品种可适当多抛

    9、,一般抛秧 25 盘-30 盘/667 平方米、1.3-1.6 万穴。 4.2.5 抛秧方法 4.2.5.1 先将 80的秧苗抛入全田。 4.2.5.2 再将余下的 20秧苗抛补于缺秧处。 4.2.5.3 清理人行道,每隔 23 米挂线拣出宽 3040 厘米的作业道,把拣出的秧苗补在秧苗稀少的地方,同时间密补稀。 4.2.5.4 抛秧时要尽量往远处抛,抛秧高度 34 米,使秧苗自然落人田中,分布力求均匀 。 4.3 抛秧田管理 4.3.1 浇水 4.3.1.1 根据抛秧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特点,采取不同的浇水方法 。 4.3.1.2 主苗期以湿润为主,抛秧后 12 天内不上水,以利早立

    10、苗,早缓苗,此期遇大雨应及时排水,防止积水过多造成漂秧。 4.3.1.3 有效分孽期坚持灌浅水,增湿促孽。 4.3.1.4 无效分孽期到幼穗分化前适当控水,控制过多的无效分孽。 4.3.1.5 孕穗期实行浅水灌溉,并尽量保持水层,减少枝梗颖花退化。 4.3.1.6 浇浆期间歇灌溉,使田面处于干湿交替状态,养根保叶防早衰,确保活杆成熟 4.3.2 化学除草 4.3.2.1 抛后 5-7 天,秧苗立直后用 60丁草胺 150 克/667 平方米,加农得时 20-30 克,兑土或随促孽肥施人,封闭灭草用药后保持浅水层 57 天。 4.3.2.2 封闭除草不理想的漏水地块,可于稗草 23 叶期采取亩用

    11、稻田王 4050 克落干喷雾,触杀防除的方法进行化学除草 4.3.2.3 水葱、三棱草、眼子菜、狼巴草等恶性杂草较多的地块还应于分孽盛期末亩用 72二四滴丁脂 75 克,兑水 40 升落干喷雾触杀防除 4.3.3 追肥 4.3.4 根据抛秧水稻的生育特点采取少食多餐,前稳、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防止前期肥劲过猛,群体过大,后期通风透光差而导致病虫严重、贪青、早衰及倒伏造成减产. 4.3.4.1 分孽肥分 23 次施用,第一次于抛后 10 天左右,新叶伸出时追施,用碳酸氢铵 25 千克/667平方米,间隔 10 天左右再追第二次,亩用碳酸氢铵 15 千克-20 千克/667 平方米,到 6 月中

    12、旬如田间茎数不足,可再追施第三次分孽肥,碳酸氢铵 10 千克/667 平方米,主要起保孽作用 4.3.4.2 孕穗肥要根据苗情和叶色落黄程度灵活掌握,早黄早施,晚黄晚施,不黄就不施抛秧水稻穗肥的施用适期为 7 月上中旬,施肥量为尿素 5 千克8 千克/667 平方米 4.3.4.3 齐穗后,对于确有缺肥表现的地块可酌情补施少量氮肥,也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以保灌浆,降低空秕率 DB1303/T 0052011 4 4.3.5 防治病虫害 4.3.5.1 稻水象甲 分别于 6 月初和 8 月上旬亩用 35克甲螟 1000-1500 倍液或来福灵, 稻乐丰等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4.3.6 二

    13、化螟 分别于 6 月下旬和 8 月上中旬亩用 18杀虫双水剂 0.25 千克斤兑水 40 千克-50 千克喷雾防治 4.3.6.1 稻螟蛉 7 月中旬用速灭杀丁等菊脂类农药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4.3.6.2 纹枯病 7 月初开始,亩用 5井岗霉素水剂 200 克-250 克,兑水 50 千克-60 千克连喷 2-3 次,每次间隔7-10 天。 4.3.6.3 稻曲病 水稻破口前 3-5 天,亩用 50%DT 杀菌剂 125 克-150 克,兑水 40 千克-50 千克喷雾防治。 4.3.6.4 穗颈稻瘟病 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亩用 20%三环唑 150 克,兑水 30 千克-40 千克喷雾防治。 4.3.6.5 稻飞虱 按 DB13/T 230-1995 中 7.7.3 执行。 5 收获 黄熟末期适时收获。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03 T 005-2011 水稻钵盘育苗与抛秧技术.pdf)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