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细菌耐药.ppt

    • 资源ID:386168       资源大小:221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细菌耐药.ppt

    1、,细菌耐药机理及其 常见细菌耐药,全球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MRS 耐苯唑西林,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 PRP 耐青霉素和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VRE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ESBL 产生超广谱-Lac酶的KPN和ECO Type I 产生Type I (AmpC)酶的阴沟、产 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 Pseudo 多重耐药的铜绿、嗜麦芽和不动杆菌,当前院内感染面临的耐药菌,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当前院内感染面临的耐药菌,G-杆菌 肠杆菌科: ESBL (超广谱-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

    2、菌等 AmpC(染色体介导I型-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 非发酵菌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细菌耐药,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细菌染色体决定,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 获得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改变代谢途径,使自身对抗生素或抗菌药有不被杀灭的抵抗力。,细菌耐药,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改变抗生素结构。2)改变靶位蛋白。3)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积聚。a 改变外膜通透性。b 增强外流(efflux),使进入菌体内抗生素迅速外流。,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灭活酶产生,靶点改变,孔蛋白改变,

    3、主动外排,其他机制,外排泵作用: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之一,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ivermore DM. Clin Infect Dis 2002;34:634-640.,2018/10/11,靶位蛋白的改变,细菌可改变抗生素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而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不能与其作用靶位结合、或阻断抗菌药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耐药金葡、耐药表葡、 耐药肺炎链球菌PBPs结构改变,并与-内酰胺药物亲合性下降 耐药金葡(MRSA): PBP2a,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灭活酶,1.内酰胺酶是微生物所产生破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活性的物质,包括

    4、所有-内酰胺酶,如广谱-内酰胺酶、AmpC酶、超广谱-内酰胺酶,金属-内酰胺酶等,目前已发现300多种 2. 细菌产生内酰胺酶是细菌对内酰胺类 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和常见的耐药机制,广谱内酰胺酶,广谱酶(TEM-1,TEM-2,SHV-1)主要灭活青霉素和 一、二代头孢 对三代头孢菌素无水解作用,超广谱内酰胺酶 (ESBLs),主要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 部分由粘质沙雷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阴沟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 经质粒介导,由普通的内酰胺酶基因 (TEM-1、TEM-2、SHV-1)突变而来,能水解-内酰胺抗生素 临床对内酰胺类耐药,呈多重耐药 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烯类敏感,对酶抑制剂敏

    5、感,产ESBLS的可能原因,1.与应用三代头孢菌素过多有关 (尤其是头孢他啶,还有头孢曲松、噻肟) 2.与病人免疫功能有关 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尤其是儿童) 肿瘤病人(放、化疗) 慢性病病人 住院较久者 长期预防性用药者,ESBLs的辩认: 耐药性特点,肠杆菌科细菌尤其大肠,克雷伯菌 对一个或多个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常伴有氨基甙,喹诺酮协同耐药 头孢呋新耐药 酶抑制剂,头孢西丁部分有效 亚胺培南敏感 临床治疗效果不好,ESBLs的治疗对策(1),(1) 三代头孢菌素:CTX和CAZ耐药率高 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不很高,对部分ESBLs稳定 (3)头霉素有效,但MIC90值为 256g/ml,耐药

    6、率为16%,可能是由于细菌外膜孔蛋白的缺失造成的 (4) 泰能是目前对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内酰胺抗菌药物,ESBLs的治疗对策(2),(5)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耐药率较低,但中敏率较高,分别为 22%和28%,可能是细菌同时产生一定量的TEM-1和SHV-1而造成对复合制剂耐药程度的增加。 在用复合制剂治疗时需适当增加剂量,ESBL()菌株的治疗建议,使用复合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严重感染: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阿米卡星和环丙不适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尤其是环丙,除非药敏证明是敏感的,AmpC酶及耐药特点,(1)AmpC酶 由ampC基因

    7、编码产生 (2)ampC基因表达同时受ampD,ampR,ampG等多种基因调控,是头孢菌素酶的代表酶 (3)属于染色体Bush1型酶或Ambler C 类酶,AmpC酶及耐药特点,AmpC酶水解以下抗生素: 青霉素类 耐药 头霉素类 耐药 1,2,3代头孢菌素类 耐药 单环类 耐药 加酶抑制剂复合药 耐药 可分为诱导型,结构型和质粒型。,常见细菌耐药及治疗,肺炎球菌(链球菌属的问题),注意青霉素耐药问题(国内约5%) (1)青霉素MIC测定 敏感 中介(低耐)用 耐药 . MIC0.06mg/L 0.121mg/L 2mg/L (2)耐药机理: 未发现产-内酰胺酶菌株, 耐药是由于靶位改变即

    8、PBP2b,2x亲和力下降; (3)治疗:大剂量青霉素 高剂量阿莫西林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万古(去甲万古) 利福平,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定 义:耐甲氧西林、耐苯唑西林且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 耐药机理:MecA编码PBP2a及PBPs改变。 意义:对目前所有的-内酰胺类耐药,通常对氨基甙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多重耐药。 治疗:1.MRS轻度感染:利福平 ,SMZ- TMP,环丙沙星; 2.MRS严重全身感染:首选万古霉素,肠球菌,注意是否对庆大霉素高耐药?是否耐万古霉素? (1)庆大高耐:庆大MIC1000mg/L 万古耐药:万古MIC4mg/L 万古耐药方式:VanA(万

    9、古、替考拉宁R), VanB (万古R,替考拉宁S) (2)耐药机理: 庆大高耐:产APH (2,)AAC (6,)氨基甙钝化酶耐万古:粘肽结构靶位改变(D丙氨酰D丙氨酸被D丙氨酰D乳酸取代) (3)治疗: 基本治疗方式是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庆大高耐:需用万古或去甲万古,有时加用利福平。 万古耐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VanA:非R,非氨基甙高R 青或氨苄庆大:青R,非氨基甙高R 头孢曲松庆大,环丙沙星庆大 VanB:非氨基甙高R 替考拉宁庆大霉素, 氨基甙高R 替考拉宁氟喹诺酮 多重耐药肠球菌 链阳菌素(Streptogramin),注意事项:,肠球菌对头孢菌素、氨基甙类、克林霉

    10、素和TMP/SMZ可在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因此上述药物在此禁止使用。,铜绿假单胞菌,膜通透性低,生物被膜形成,产生各种灭活酶及主动外排系统,对许多抗菌药物自然耐药,仅下列药物可供选择: 哌拉西林、特美汀、他唑西林、头孢哌铜、舒普深、头孢他啶、氨曲能、泰能、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奈替米星、阿米卡、妥布霉素。 可单用或联合应用上述药物。 从国内外耐药调查资料看,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泰能与头孢他啶,且泰能与其它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间一般不会出现交叉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泰能的耐药主要是碳青霉烯类的特异通道(47KD的D2微孔蛋白)的关闭和金属酶的产生。,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注意:不应报告选用一、二代

    11、头孢及氨基糖甙类,因为体外实验可表现有活性,但临床无效。,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泰能天然耐药,可供选择的有:SMZco,阿米卡星,特美丁,喹诺酮类。,不动杆菌,对一、二代头孢,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0-80%,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可达50%。但这是条件致病菌,一般出现于院内感染,主要是三代头孢选择压力产生。治疗上至少选用复合三代头孢,但以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肠杆菌属细菌,主要包括阴沟、聚团、产气肠杆菌的菌种。 重要耐药G-菌产I型-内酰胺酶(诱导酶)100% 绿脓杆菌 100% 吲哚(+)变形杆菌 80% 肠杆菌属 80% 枸橼酸菌属80% 沙雷菌属,肠杆菌属

    12、及其它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55-94%; 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12.6-73%; 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为36-48%; 摩根菌属、枸橼酸菌属、普通变形杆菌耐药率高达80-100%; 对头孢呋辛耐药率为30-50%; 肠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菌属几乎100%耐药。治疗上需选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等。,肠杆菌属及其它肠杆菌科细菌 应用抗生素耐药出现率,抗生素治疗 治疗后耐药性的出现率n/N(%) 三代头孢 6/31(19) 氨基糖甙类 1/89(1) 亚胺培南 0/17(0) 其它 0/33(0) 这类菌株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后出现耐药较高,而认为三

    13、代头孢不适当应用于肠杆菌属细菌的严重感染。,如MRSA对青霉素类敏感; 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敏感; 肠杆菌科耐三代头孢却对氨基、羧基西林或一代头孢菌素敏感 此类结果必须找出原因。,不可能的结果,需要修正的结果 葡萄球菌、嗜血杆菌或淋病奈瑟菌,如-内酰胺酶阳性时应报告对所有青霉素类耐药。 耐林可霉素的葡萄球菌即使出现对克林霉素敏感的结果也应报耐药。 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即使出现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敏感的结果,因只抑菌而不杀菌,也应报告耐药。同样,托布霉素/阿米卡星也有类似规律。,提示性药物细菌对此种药物耐药可提示对同类药物均耐药。 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提示对所有-内酰

    14、胺类抗生素均耐药,也会对氨基糖苷类耐药。 耐氨苄西林的肠球菌提示对所有青霉素类及亚胺培南耐药。 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均耐药。 大肠埃希菌或克雷伯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他啶或氨曲南耐药提示会产生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MRS的体外药敏试验可能出现对某种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或-内酰胺酶抑制类抗生素的敏感结果,但用药无效。 具有ESBL的大肠埃希或克雷伯菌即使试验中对某种-内酰胺类敏感也在临床无效,均应向临床解释。,需向临床医师解释的结果,选用单一敏感药物的疗效,与联合用药的疗效可能没有多少差别,但对严重感染仍推荐联合用药。 优先选用低耐药可能性药物,限制高耐药可能性药物的应用

    15、,有助于遏制其耐药性进一步发展。,多种机制耐药的处理,合理用药的四个前提条件,一、掌握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 二、揭示感染部位、范围及其病原体,以及病原体对相关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三、明确感染者的生理学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及免疫状况 四、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与制度,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几点建议,社区获得性感染:按照中华医学会规定的指导方案经验治疗 院内获得性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 长期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要警惕产ESBL及AmpC酶细菌感染; 长期应用碳青霉烯类,警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选择喹喏酮要警惕 MRSA 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少部分肠球菌已产生耐药,根据药敏选用美洛西林、舒他西林、安美汀、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或亚胺培南等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警惕真菌、及放线菌感染。,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1. 接种疫苗 2. 拔除导管3. 针对性病原治疗 4. 专家会诊,5.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6. 应用当地资料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10.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11.隔离病原菌 12. 阻断传播链,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感染,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传播,


    注意事项

    本文(细菌耐药.ppt)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