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用示波器观察铁磁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_实验报告.doc

    • 资源ID:381702       资源大小:210.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用示波器观察铁磁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_实验报告.doc

    1、 1 B H a B Bs c a b H Hm o Br Hc 图 1 起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用示波器观察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 【摘要】 铁磁材料按特性分硬磁和软磁两大类,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反映该材料的重要特性。 软磁材料的矫顽力 Hc小于 100A/m,常用做电机、电力变压器的铁芯和电子仪器中各种频率小型变压器的铁芯 。 磁滞回线 是 反映 铁磁 材料 磁性的 重要 特征曲线 。 矫顽力和饱和磁感应强度 Bs、剩磁 Br P等参数均可以从磁滞回线 上获得 .这些参数是铁磁材料研制、生产、应用是的重要依据 。 【 关键词 】磁滞回线 示波器 电容 电阻 Bm Hm Br H 【

    2、 引言 】铁磁物质的磁滞回线能够反映该物质的很多重要 性质。本实验主要运用示波器的 X输入端和 Y输入 端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形以及相关数据,来分析形象磁滞回线的一些因素 ,并根据数据的处理得出动态磁滞回线的大致图线。 【实验目的】 1. 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铁磁物质的动态磁化特性。 2. 测定样品的 HD、 Br、 BS 和( Hm Bm)等参数。 3. 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估算其磁滞损耗。 【实验仪器】 电阻箱 (两个 ),电容 (3-5微法 ),数字万用表,示波器,交流电源,互感器。 【实验原理】 铁磁物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材料。铁、钴、镍及 其众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

    3、化物(铁氧体)均属铁磁物质。其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故磁导率很高。另一特征是磁滞,即磁化场作用停止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态,图 1 为铁磁物质的磁感应强度 B与磁化场强度 H 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中的原点 O表示磁化之前铁磁物质处于磁中性状态,即 B H O,当磁场 H 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 B 随之缓慢上升,如线段 oa所示,继之 B随 H迅速增长,如 ab所示,其后 B的增长又趋缓慢,并当 H增至 HS时, B到达饱和值 BS, oabs称为起始磁化曲线。图 1表明,当磁场从 HS逐渐减小至零,磁感应强度 B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恢复到“ O”点,而是沿另一条新的曲线 SR

    4、下降,比较线段 OS 和 SR 可知, H 减小 B 相应也减小,但 B 的变化滞后于 H的变化,这现象称为磁滞,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 H O时, B不为零,而保留剩磁 Br。 当磁场反向从 O逐渐变至 HD时,磁感应强度 B消失,说明要消除剩磁,必须施加反向磁场, HD称为矫顽力,它的大小反映铁磁材料保持剩磁状态的能力,线段 RD称为退磁曲线。 图 1还表明,当磁场按 HS O HD -HS O HD HS次序变化,相应的磁感应强度 B则沿闭合曲线 SSRD SDR 变化,这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所以,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磁场中时(如变压器中的铁心),将沿磁滞回线反复被磁化去磁反向磁化反向去磁。

    5、在此过程中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以热的形式从铁磁材料中释放,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可以证明,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围面积成正比。2 应该说明,当初始态为 H B O的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如图 2所示,这些磁 滞回线顶点的连线称为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由此可近似确定其磁导率HB ,因 B与 H非线性,故铁磁材料的不是常数而是随 H而变化(如图 3所示)。铁磁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可高达数千乃至数万,这一特点是它用途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分类和选用的主要依据,图 4为常见的两种典型的磁滞回线,其中软磁材

    6、料的磁滞回线狭长、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耗均较小,是制 造变压器、电机、和交流磁铁的主要材料。而硬磁材料的磁滞回 线较宽。矫顽力大,剩磁强,可用来制造永磁体。 观察和测量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线路如图五所示。待测样品为 EI型矽钢片, N为励磁绕组, n为用来测量磁感应强度 B而设置的绕组。 R1为励磁电流取样电阻,设通过 N的交流励磁电流为 i,根据安培环路定律,样品的磁化场强 LiNH 1L为样品的平均磁路 11RUiH11 ULRNH ( 1) (1)式中的 N1、 L、1R均为已知常数,所以由 HU 可确定 H。 在交变磁场下,样品的磁感应强度瞬时值 B是测量绕组 n 和 CR2 电路

    7、给定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由于样品中的磁通的变化,在测量线圈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图 2 同一铁磁材料的 一簇磁滞回线 图 1 铁磁质起始磁化 曲线和磁滞回线 图 3 铁磁材料 与 H 并系曲线 3 (2) S 为样品的截面积。如果忽略自感电动势和电路损耗,则回路方程为 BURi 222 式中2i为感生电流, UB为积分电容 C 两端电压 ,设在 t 时间内, i2向电容2C的充电电量为Q,则 CQUB CQRi 222 如果选取足够大的 R2和 C,使 i2R2 Q/C,则 222 Ri dtdUCdtdQi B22 dtdURC B222 (3) 由( 2)、( 3)两式可得

    8、B22 USNCRB ( 4) 上式中 C、 R2、 n和 S均为已知常数。所以由 UB可确定 B0 综上所述,将图 5 中的 UH和 UB分别加 到示波器的“ X输入”和“ Y输入”便可观察样品的 B H曲线;如将 UH和 UB加到测试仪的信号输入端可测定样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BS、剩磁Rr、矫顽力 HD、磁滞损耗 WBH以及磁导率 等参数。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 根据线圈阻值估计线圈匝数 1 按照图示连接电路 ; 2 移动滑动变阻器 ,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超过 2/3表盘 ,然后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 3 分别测左线圈和右线圈的阻值 ; 4 测量线圈直径 ,计算线圈的横截面积 .

    9、二 不同电压下磁滞回线数据的测量 1. 电路连接: 按 电路图连接线路,并令 R1 2.5 。 UH和 UB分别接示波器的“ X输入”和“ Y输入”。 2. 样品退磁:开启实验仪电源,对试样进行退磁,即顺时针方向转动“ U选择”旋钮,dtdn 2 dtn 21 dtnSSB 21 4 令 U从 0增至 10V,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将 U从最大值降为 O,其目的是消除剩磁,确保样品处于磁中性状态,如图 6所示。 3. 观察磁滞回线:开启示波器电源, 调至 X-Y方式,且 X 输入端和 Y输入端都为“ DC”。令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心,令 U 6.0V,并分别调节示波器 x 和 y轴的灵敏度,使

    10、显示屏上出现图形大小合适的磁滞回线(若图形顶部出现编织状的小环,如图 7 所示,这时可降低励磁电压 U予以消除)。 4. 观察基本磁化曲线,按步骤 2对样品进行退磁,从 U 0开始,逐档提高励磁电压,将在显示屏上得到面积由小到大一个套一个的一簇磁滞回线。这些磁滞回线顶点的连线就是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借助长余辉示波器,便可观察到该曲线的轨迹。 5. 测绘 H 曲线:仔细阅读测试仪的使用说明,接通实验仪和测试仪之间的连线。开启电源,对样品进行退磁后,依次测定 U 0.5, 1.0 3.0V 时的十组 Hm和 Bm值,作 H曲线。 7. 令 U=11.0V, R1 2.5测定样品 1 的 BS,Rr

    11、,HD,WBH,等参数。 8. 取步骤 7 中的 H 和其相应的 B 值,用坐标纸绘制 B H 曲线(如何取数?取多少组数据?自行考虑),并估算曲线所围面积。 【数据 记录 及处理】 一 根据线圈阻值估计线圈匝数。 已知 0.5mm直径的漆包线每米长度对应 1.678欧姆。 线圈 参数 U( v) I( mA) L=R/1.678(m) 匝数 左线圈 0.379 43.40 5.20 180匝 右线圈 0.258 46.25 3.33 65匝 二 不同电压下磁滞回线数据的测量 励磁绕组 N1(砸 ): 180 测量绕组 N2(砸 ): 65 平均磁路 L(mm): 50 电容 C( F): 4

    12、.3 电阻 R1( ): 2.5 电阻 R2(k ): 60 截面 S(mm2): 200 U( V) 2hm( mV) 2bm(mV) hm(mV) bm(mV) U1(mV) I1(mA) 4.0 302.0 298.0 302.5 104.5 104.0 102.0 300.83 103.50 95.01 38.00 5.0 369.0 371.5 370.0 132.5 134.2 134.0 370.17 133.57 115.0 46.00 6.0 441.0 442.5 442.0 163.0 168.0 166.0 441.83 165.67 137.0 54.80 7.0 5

    13、24.0 521.0 522.0 193.0 192.0 192.0 522.33 192.33 162.0 64.80 图 6 退磁示意图 图 7 UB和 B的相位差等因素引起的畸变 5 8.0 592.0 595.0 592.0 212.5 214.0 212.0 593.0 212.83 183.6 73.44 9.0 670.0 672.0 672.0 237.0 234.5 232.5 671.33 234.33 208.1 83.24 10.0 758.0 752.0 760.0 253.5 257.0 257.0 756.67 255.83 235.5 94.20 11.0 82

    14、6.0 821.0 820.0 263.0 264.5 266.0 822.33 264.50 256.5 102.6 利用上表,根据 hm与 bm等数据求出 Hmi 与 Bmi,如下: Hmi=N1hmi/LR1 Bmi=R2C2bmi/N2S 其中 :N1=180 , N2=65 , L=50mm U( V) hm(mV) bm(mV) Hm( A/m) Bm( T) 4.0 300.83 103.50 433.20 0.2054 5.0 370.17 133.57 533.04 0.2651 6.0 441.83 165.67 636.24 0.3288 7.0 522.33 192.3

    15、3 752.16 0.3817 8.0 593.0 212.83 853.92 0.4224 9.0 671.33 234.33 966.72 0.4651 10.0 756.67 255.83 1089.60 0.5077 11.0 822.33 264.50 1184.16 0.5249 当路端电压为 11.0V时 ,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不再增大 ,达到饱和磁滞回线 .如下图, 此时: 参数 hm(mV) bm(mV) hc(mV) br(mV) Hm(A/m) Bm(T) Hc(A/m) Bc(T) 数据 822.33 264.50 495.0 214.0 1184.16 0.5249 7

    16、12.8 0.4247 【误差分析及改进】 实验中误差的来源主要是一:线圈本身有内阻,使得数据处理过程中对 R1的处理偏小,使最终计算出的 Hm 偏大;二 对线圈匝数和线圈横截面积的估算,由于实验仪器参数的缺失,利用估算出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会有一定的偏差。 改进方法:可以利用低电阻测量阻值的方法,利用开尔文电桥法通直流电源然后测量线圈的确切阻值, 从而利用线圈估算线圈匝数的时候也可以精确一些。 【 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讨论及应注意的问题 】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到: 1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加,磁滞回线逐渐 变化,最终当电源频率超过 1kz 时,磁滞回线会变成椭圆,这表明铁磁介质的磁化特性随着磁化信号频率的变化而6 变化。 2随着 R2的增大,磁滞回线的面积也随之增大,这是因为 Bmi=R2C2bmi/N2S, Bm与R2 成正比; 3随着 R1 的增大,磁滞回线额大面积反而减小,这是因为 Hmi=N1hmi/LR1, Hm与 R1成反比。 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调节 SS-7802A 示波器的过程中 注意选择 X-Y档, X 输入和 Y输入均选用 DC档; 2 注意 R1的阻值要选择小一点的 2-3欧姆, R2的阻值要选择的大一些,60000 欧姆以上,电容的值要选择在 5-10 微法左右。


    注意事项

    本文(用示波器观察铁磁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_实验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