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ICS 25.040.20 J 53 备案号: 44196 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11576.22013数控多面切削车床 第 2 部分:精度检验 CNC polygon lathe Part 2: Testing of the accuracy 2013-12-31 发布 2014-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数控多面切削车床 第 2 部分:精度检验 JB/T 11576.2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 22 号 邮政编码: 100037 * 210mm 297mm 1.25
2、印张 40 千字 2014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 定价: 21.00 元 * 书号: 15111 11377 网址: http: / 编辑部电话:( 010) 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 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JB/T 11576.2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一般要求 . 1 4 几何精度检验 . 2 5 位置精度检验 . 14 6 工作精度检验 . 16 JB/T 11576.22013 II 前 言 JB/T 11576数控多面切削车床分为三个部分: 第 1部分
3、:型式与参数; 第 2部分:精度检验; 第 3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 JB/T 11576第 2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金火机床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富阳市质量计量监测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明柱、万川志、陈凌芬、叶怀储、赵阳。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JB/T 11576.22013 1 数控多面切削车床 第 2 部分:精度检验 1 范围 JB/T 11576 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控多面切削车床的几何精度、位置精度和工作
4、精度的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最大棒料直径至 40 mm 的数控多面切削车床(以下简称机床) 。非数控的多面切削车床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421.1 1998 机床检验通则 第 1 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GB/T 17421.2 2000 机床检验通则 第 2 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3 一般要求 3.1 本部分中所有线性尺寸和相应的公差的单位为毫米( mm
5、) ;角度公差用比值或角秒()表示,角度公差比值与角秒()换算关系如下: 0.010/1 000 2 3.2 使用本部分时应按 GB/T 17421.1 1998 的规定,尤其是机床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和其他运动部件的升温,检验方法和检验工具的推荐精度。机床的安装水平和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按 GB/T 17421.1 1998 中 3.1 调整机床安装水平,将床鞍置于导轨行程中间位置,在机床两端导轨上或在专用桥板上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均不超过 0.04/1 000; 检验时,环境温度宜保持在 20 2内,机床和检具在测量环境中放置足够的时间(宜不少于 12 h) ,以确保检
6、验前达到稳定状态。 3.3 本部分所给出的检验项目的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可依任意次序进行检验。 3.4 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的检验应在精车后进行。 3.5 当实测长度与本标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 公差应根据 GB/T 17421.1 1998 中 2.3.1.1 的规定按能够测量的长度进行折算。当折算结果小于 0.01 mm 时,仍按 0.01 mm 计。 3.6 检验机床时,根据结构特点并不是必须检查本部分中的所有项目。为了验收目的而要求检验时,可由用户取得制造厂同意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检验项目,但这些项目必须在机床订货时明确提出。 3.7 安装刀盘的主轴称为切削
7、主轴,装夹工件的主轴称为工件主轴。切削主轴固定不动,工件主轴可纵向( Z 轴) 、横向( X 轴)两个方向移动。 3.8 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表面粗糙度 Ra 最大允许值为 3.2 m。 JB/T 11576.22013 2 4 几何精度检验 检验项目 G1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a)纵向; b)横向。 简图 公差 a) 0.040/1 000 b) 0.030/1 000 检验工具 水平仪、光学仪器或其他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 1998 中 5.2.1.2.2.1 和 5.2.1.2.2.2 的规定) 在拖板上纵向及横向放置水平仪,等距离移动拖板检验。至少三个读数。
8、a) 、 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水平仪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计。 JB/T 11576.22013 3 检验项目 G2 横向拖板移动与切削主轴轴线的垂直度 简图 公差 0.012/100(偏差方向 90) 检验工具 指示器、平盘或平尺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5.2.2.3 的规定) 在主轴上固定平盘。在横刀架上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平盘。移动横刀架进行检验。 将主轴旋转 180,再检验一次。 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 JB/T 11576.22013 4 检验项目 G3 切削主轴端部跳动: a)主轴的轴向窜动; b)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 简图 公差
9、 a) 0.010 b) 0.015(包括轴向窜动) 检验工具 指示器、专用检具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 1998 中 5.6.2、 5.6.2.1.2、 5.6.2.2.2、 5.6.2.2 和 5.6.3.2 的规定)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 a)插入主轴孔的检验棒端部的钢球上; b)主轴轴肩支承面上。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检验。 a) 、 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注: F 表示消除主轴轴向游隙的恒定力。 JB/T 11576.22013 5 检验项目 G4 切削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简图 公差 0.015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检验方法(
10、按 GB/T 17421.11998 中 5.6.1.2.2 和 5.6.2.1.2 的规定)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垂直触及轴颈的表面。旋转主轴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注: 多刀安装时,切削刃与切削主轴轴线跳动不大于 0.025 mm。 JB/T 11576.22013 6 检验项目 G5 切削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a)靠近主轴端部; b)距主轴端部 150 处。 简图 公差 a) 0.010 b) 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检验棒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中 5.6.1.2.3的规定) 将检验棒插入主轴锥孔内。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
11、 a)靠近主轴端部; b)距主轴端部 150处。旋转主轴检验。 拔出检验棒,相对主轴旋转 90,重新插入主轴孔中,依次重复检验四次。 a)、 b)的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四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 JB/T 11576.22013 7 检验项目 G6 拖板移动对切削主轴轴线平行度: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简图 公差 在 150 测量长度上为: a) 0.012(只许向上偏) b) 0.015(只许向前偏) 检验工具 指示器、检验棒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4.2.2.3 的规定) 在主轴锥孔内插入一检验棒。在拖板上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表
12、面: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沿主轴轴线加一力 F,移动拖板检验。 主轴旋转 180,再检验一次。 a) 、 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 注: F 表示消除检验棒轴向间隙的恒定力。 JB/T 11576.22013 8 检验项目 G7 工件主轴跳动: a)主轴的轴向窜动; b)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 简图 公差 a) 0.010 b) 0.025(包括轴向窜动) 检验工具 指示器、专用检具、钢球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6.2、 5.6.2.1.2、 5.6.2.2.2、 5.6.2.2 和 5.6.3.2 的规定) 固定指
13、示器,使其测头触及: a)插入主轴孔的检验棒端部的钢球上; b)主轴轴肩支承面上。沿主轴轴线加一力F。旋转主轴检验。 a) 、 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注: F 表示消除主轴轴向游隙的恒定力。 JB/T 11576.22013 9 检验项目 G8 工件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简图 公差 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6.1.2.2 和 5.6.2.1.2 的规定)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垂直触及轴颈表面。旋转主轴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JB/T 11576.22013 10 检验项目 G9 切削主轴
14、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简图 公差 0.020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6.1.2.2 和 5.6.2.1.2 的规定)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内锥面表面。旋转主轴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JB/T 11576.22013 11 检验项目 G10 工件主轴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a)靠近主轴端部; b)距主轴端部 100 处。 简图 公差 a) 0.020 b) 0.030 检验工具 指示器、检验棒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6.1.2.3 的规定) 在主轴锥孔内插入一检验棒。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
15、表面: a)靠近主轴端部; b)距主轴端部 100 处。沿主轴轴线加一力 F,旋转主轴检验。 拔出检验棒,旋转 90,再插入主轴锥孔依次检验三次。 a) 、 b)的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计。 注: F 表示消除检验棒轴向间隙的恒定力。 JB/T 11576.22013 12 检验项目 G11 拖板移动对工件主轴轴线的平行度: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简图 公差 在 50 测量长度上为: a) 0.012(只许向上偏) b) 0.015(只许向前偏) 检验工具 指示器、检验棒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4.2.2.3 的规定) 在主轴
16、锥孔内插入一检验棒。在拖板上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表面: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沿主轴轴线加一力 F,移动拖板检验。 主轴旋转 180,再检验一次。 a) 、 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 注: F 表示消除检验棒轴向间隙的恒定力。 JB/T 11576.22013 13 检验项目 G12 工件主轴轴线与切削主轴轴线的等高度 简图 公差 0.100 检验工具 指示器、两等径检验棒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4.2.2.3 和 3.2.2 的规定) 在导轨上固定精磨平板。在精磨平板上固定指示器,在工件主轴和切削主轴上装上
17、检验棒,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a) 、 b)处表面。将两主轴旋转 180,再检验一次。 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差值计。 JB/T 11576.22013 14 5 位置精度检验 检验项目 P1 直线运动轴线的定位精度 A: a) Z 轴; b) X 轴。 简图 公差 a) 0.032 b) 0.030 检验工具 双频激光干涉仪或其他长度检测装置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5.1 的规定) 非检测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均置于其行程的中间位置。 固定激光干涉仪,使其光束平行于运动方向。在运动部件上固定反射镜,使其靠近安装面。在轴线全行程上至少选取 5 个测点。以这些测点
18、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pi,以抑制的进给速度分别对各目标位置从正、负两个方向趋近(符号 表示正向趋近,符号 表示负向趋近) ,各进行 5 次定位,并停留足够的时间,测出正、负方向每次定位时运动部件的位置pij与目标位置pi之差值(pijpi) ,即位置偏差 Xij。 按 GB/T 17421.2 规定的方法, 计算出在轴线全行程的各目标位置上, 正、 负向定位时的平均位置偏差 (iX ,iX )和标准不确定度( Si , Si ) 。 误差 A 以(iX +2Si ) 、 (iX +2Si )中的最大值与(iX 2Si ) 、 (iX 2Si )中最小值之差值计。即:A=max(iX +2Si)
19、min(iX 2Si) 。 JB/T 11576.22013 15 检验项目 P2 直线运动轴线的单向重复定位精度 R 和反向差值 B: a) Z 轴; b) X 轴。 简图 公差 R: a) 0.013 b) 0.012 B: a) 0.015 b) 0.013 检验工具 双频激光干涉仪或其他长度检测装置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5.5.1 的规定) 非检测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均置于其行程的中间位置。 固定激光干涉仪,使其光束平行于运动方向。在运动部件上固定反射镜,使其靠近安装面。在轴线全行程上至少选取 5 个测点。以这些测点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pi,以抑制的进给速度分
20、别对各目标位置从正、负两个方向趋近(符号 表示正向趋近,符号 表示负向趋近) ,各进行 5 次定位,并停留足够的时间,测出正、负方向每次定位时运动部件的位置pij与目标位置pi之差值(pijpi) ,即位置偏差 Xij。 按 GB/T 17421.22000规定的方法, 计算出在轴线全行程的各目标位置上, 正、 负向定位时的平均位置偏差 (iX ,iX )和标准不确定度( Si , Si ) 。 误差 R 以 4Si 、 4Si 中的最大值计。即: R=max4Si。 误差 B 以(iX iX )中的最大绝对值计。即: B=maxiB 。 JB/T 11576.22013 16 6 工作精度检
21、验 检验性质 M1 用弹簧夹头夹持精车试件的外圆,精车试件,成形四方 简图 D( 0.8 1) Da; L1=(1.5 2)D; L2=0.5L1; S=0.707D D试件直径; Da最大棒料直径; L1试件长度; L2试件切削长度; S四方的对边宽度。 切削条件 试件材料: 45 钢; 在圆柱面上切削四方。 刀具的种类及切削参数按制造厂规定。 检验项目 项 目 公 差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按 GB/T 17421.11998 中 3.1、 3.2.2、 4.1和 4.2 的规定) S 对外圆的对称度 0.030 S 平面的平面度 0.020 S 平面的平行度 0.020 千分尺 指示器 相邻两边的夹角 4 多面体检具 对称度公差为各 S对称平面对称度误差之和的平均值平面度公差为各 S 平面平面度误差之和的平均值 平行度公差为各 S 对称平面平行度误差的最大值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书号: 15111 11377定价: 21.00 元JB/T11576.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