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2506-2017 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74853       资源大小:260.1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2506-2017 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506 2017 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 potatoes storage in silos 2017 - 03 - 29 发布 2017 - 06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506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河北北方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万双、冯琰、周进宝、尹海峰、张静、王利平、祁利潘

    2、、袁淑荣、王磊、李金荣、李承宗、张培、张鹏。 DB13/T 2506 2017 II 引 言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 分别约占世界的 三 分 这一 和 四 分之一 。 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以来,全国许多省(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将马铃薯列为首选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河北省高寒地区马铃薯面积常年稳定在 136.7 khm2左右,年产鲜薯约 3000 kt左右,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年产种薯 900 kt,约占年用种量的7 %。 由于马铃薯属于季节型产品,收获时间较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种薯调运非常困难。而目前河北省高寒地区贮藏技

    3、术不高,种薯贮藏期间又长达 6个月,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控制不好,每年因贮藏不当损失率达到 18 % 20 %,有的甚至达到 40 % 50 %,同时导致种薯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出苗率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不仅增加了种薯成本,而且也给农民带来种植风险,影响种薯供应。马铃薯种薯贮藏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河北省高寒地区目前主要通过窖藏的方式贮藏种薯,通过制定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对马铃薯种薯贮藏窖的选址、建设规模、贮藏条件、种薯收获及入窖前的管理、贮窖消毒及种薯入窖、标识、窖藏量、贮藏方式、贮藏管理进行规范,提高贮藏质量,确保种薯安全贮藏。DB13/T

    4、2506 2017 1 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以下简称“种薯”)窖 藏技术 规程 的 术语 和定义 、贮藏 窖建设 和 窖 藏技术 。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高寒区域内种薯贮藏窖建设和贮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NY/T 2789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GB/T 5737 食品塑料周转箱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5、GB 18133和 NY/T 27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种薯 seed potatoes 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 3.2 自然通风窖 the silos with natural air source 利用自然环境条件 , 通过内外温差或压力差进行自然通风 , 提供适宜薯类贮藏环境条件的设施 。 3.3 强制通风窖 the silos with artificially ventilation 利用外界自然冷源,具有机械通风设备和通风系统,人为 控制进行内外空气快速交换,提供适宜薯类贮藏环境条件的设施。 4 贮藏窖建设

    6、 4.1 选址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向阳、干燥、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窖。 4.2 贮藏窖规模 DB13/T 2506 2017 2 a) 10 t 贮藏窖:净面积不低于 12 m2左右,容积不低于 24 m3。墙厚 0.24 m,窖门距地下平面 1.1 m,窖门宽 0.8 m高 1.2 m,设自然通风道口,窖门底部留 0.2 m 0.2 m 进气口,窖顶部做1.2 m 1.5 m 高的排气道 1 个 ; b) 20 t 贮藏窖:净面积不低于 24 m2,容积不低于 48 m3。墙厚 0.24 m,窖门距地下平面 1.1 m,窖门宽 0.8 m高 1.2 m,设自然通风道口,窖门底部留 0.2 m

    7、0.2 m 进气口,窖顶部做 1.2 m1.5 m 高的排气道 2 个 ; c) 60 t 贮藏窖:净面积不低于 75 m2,容积不低于 210 m3。墙厚 0.37 m,窖门距地下平面 1.1 m,窖门宽 0.8 m高 1.2 m,设自然通风道口,窖门底部留 0.2 m 0.2 m 进气口,窖顶部做 1.2 m1.5 m 高的排气道 3 个 ; d) 120 t 贮藏窖:净面积不低于 150 m2,容积不低于 450 m3。墙厚 0.37 m,窖门距地下平面 1.1 m,窖门宽 0.8 m高 1.2 m,设自然通风道口,窖门底部留 0.2 m 0.2 m 进气口,窖顶部做 1.2 m1.5

    8、m 高的排气道 5 个。 4.3 窖藏条件 4.3.1 窖体结构和门道保持紧密,不透风。贮 藏窖顶部应不少于 1.5 m 的 土层;窖体两侧的墙体和后墙应加一层保温板。窖体内部顶部可以是弓形或方形结构,如果是方形结构,两侧墙体应加钢筋, 钢筋混凝土材料应 符合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4.3.2 保证块茎贮藏期间窖内的温度在 2 4,相对湿度不高于 90 %。 4.3.3 10 t、 20 t 贮藏窖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60 t、 120 t 采用强制通风系统,配备内外通风设施。 5 窖贮技 术 5.1 收获和入窖前的管理 5.1.1 收获 收获前两周喷施内吸性杀菌剂,提前一周杀秧断水

    9、,杀秧后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适期收获,避免机械损伤。 5.1.2 预贮 5.1.2.1 在窖外温度 13 18、相对湿度不高于 60%的环境下放置 2 周 3 周。 5.1.2.2 散堆薯垛高度不宜超过 0.5 m,宽不宜超过 2 m;袋装薯垛不宜超过 6 层 /垛,垛宽不宜超过2 m,垛间距不小于 0.6 m,并在堆中设通风管,在薯堆上覆盖遮光物。 5.1.2.3 防止雨淋和冻伤。 5.1.2.4 经常检查,剔除病烂薯块。 5.1.3 薯块质量 入窖的种薯质量应符合 GB 18133的规定。用于贮藏的种薯不应有以下缺陷: a) 有晚疫病、干腐病 、黑胫病等症状的病薯; b) 受冻害; c) 机

    10、械创伤超过 10 %; DB13/T 2506 2017 3 d) 附着或脱落的泥土、已分离的发育嫩芽和其他外来物质等杂物超过 5 %。 5.2 贮窖检查、消毒及入窖 5.2.1 贮窖检查 种薯贮藏前应检查贮藏窖整体的安全性、牢固性、密封性、保温性、通风管道的通畅情况、电路及照明等设施的运行情况。 5.2.2 贮窖消毒 新薯入窖前 1个月将窖内杂物清除干净,并充分通风换气。新薯入窖前两周用生石灰和干沙进行地面消毒。 用 20 %石灰水、 15 %硫酸铜溶液或 40 %福尔马林 50倍液喷洒消毒,再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消毒,密闭 2 d 3 d,通风 7 d。 5.2.3 种薯入 窖 按照品种、级

    11、别、规格分别入窖,不应混贮。 5.3 标识 种薯入窖时应加标签,宜注明品种、级别、重量、产地、生产经营许可证号、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入窖日期等信息。标签应选择韧性大、防雨防潮、不易涂改、不易损毁的材料制成。 5.4 窖贮量 种薯贮藏量不应超过设计窖容量的 2/3,贮藏高度不应超过窖高的 3/4。 5.5 贮藏方式 5.5.1 散堆 侧边应用栏板、秸杆等透气物隔挡,以通气、不漏薯为宜,地面应铺放木板或砖板形成空气夹层,距离地面 0.10 m 0.15 m。 5.5.2 袋藏 使用 0.8 m 0.5 m的编织袋包装时,种薯不宜超过 10层 /垛,高度 不超过 2 m,垛与垛之间留有通风、运输和检

    12、查作用的过道,宽度不低于 0.6 m。垛底应加垫板,距离地面不应低于 0.1 m。其他包装材料参照执行。 5.5.3 箱藏 使用的塑料箱应符合 GB/T 5737的规定,木条箱应带有通气孔。薯垛高度不超过 6层 /垛,垛与垛之间留有兼通风、运输和检查作用的过道,宽度不低于 0.6 m。 5.6 贮藏管理 5.6.1 温度控制 5.6.1.1 入窖初期,应加强通风,及时除湿、散热和降温,防止窖内温湿度过高。 5.6.1.2 10 t、 20 t 贮藏窖 :当外部温度低于窖内温度 2,打开通气孔和窖门进行自然通风降温。 DB13/T 2506 2017 4 5.6.1.3 60 t、 120 t

    13、贮藏窖 :当外部温度低于窖内温度 2,通过使用通风系统进行强制通风换气,通风量根据窖内种薯量确定,一般通风量为 0.005 m3/s/t m3/s/t。 每天降温 0.5 1。 5.6.1.4 贮藏中期的管理主要是防寒保温,温度不低于 2。 5.6.1.5 贮藏后期管理是控制窖内低温,种薯贮藏适宜温度 2 4。 5.6.2 湿度控制 种薯在贮藏期间相对湿度应不高于 90 %。 5.6.3 光照调节 种薯贮藏后期应经常接受散射光的照射。 5.6.4 通风换气 适时通风换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 5.6.5 倒堆翻窖 根据窖内温度、薯块出芽及腐烂情况,及时进行倒堆翻窖,剔除腐烂薯块,掰掉 0.015 m以上长度的薯芽,然后清扫薯窖,再窖藏。 5.6.6 日常维护 经常检查贮藏窖内有无洞穴、安全隐患、通风、电路照明及四周排水情况等,确保各种设施正常运行。 5.7 出窖 5.7.1 出窖前的准备 升温到 10 15,维持 3周 5周以刺激发芽;相对湿度控制在 75 % 80 %,最小照明 75 lx。 5.7.2 出窖 应选择晴朗、无风、气温高于 5的天气进行,当天出窖当天包装装车,减少机械损伤 。 5.7.3 标签 种薯标签应符合 GB 20464的规定。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2506-2017 马铃薯种薯窖藏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