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doc

    • 资源ID:370436       资源大小:23.2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doc

    1、 1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授课人: 授课时间: 2016 年 9 月 21 日 授课类别: 语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 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这节课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请同学们 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有几个步骤?是哪几步? 生: 1.解诗题。 2.知诗人。 3.明诗意。 4.悟诗情。 师:下面我们就安这几个步骤学习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一) 解诗题 出示诗题。 师:“泊”是什么意思? 生:停船靠岸。 师:那“泊船瓜洲”呢?

    2、 生: 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岸上。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诗在题目中还给我们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点 瓜洲。 (二) 知诗人 1、 出示诗人的生平简介,教师讲解。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抱负。文集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

    3、最后死于通判江宁 (今江苏南京市 )任上。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 2、 出示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练习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三) 明诗意 师:好,看来我们 前两 个任务完成得不错,大家读得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现在我们看第 三 个任务 理解。请同学们给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小组讨论。 1、 学生按要求 分小组 合作学习、讨论。 教师 巡视,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

    4、: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汇报一下你的收获,好吗? 2、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边说边出示诗句的解释。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 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生 1:“间”是什么意思? 生 2:“间”是“隔开”的意思。 生 3:“数重”什么意思? 生 4:是“几座、几层”的意思。 (四) 悟诗情 师:通过讨论、交流,诗句的大意我们已经明白了,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1、 出示图片

    5、,教师讲解瓜洲、京口、钟山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 2、 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宋神宗时,即公元 1070 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大臣和皇太后的反对,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困难, 1074 年 4 月王安石被迫离职回到江宁, 1075 年 2 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这年春天,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的心情 。 师:从地图上我们知道了诗人离

    6、家很近, 而且不愿去京城,所以站在瓜洲渡口眺望长江南岸,看到江南又是春天了。 3、 出示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作者作诗过程中曾改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 ,课后的“资料袋”中就有介绍。 指名学生读“资料袋”。 师:诗人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最后确定了“绿”字,那么“绿”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吹绿的意思。 3 师: “绿”字 在这里做动词用, 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表现出春天到来后长江南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课件演示:一片荒凉的大地,春风吹过后一片新绿,使学生感受“吹绿”带给读者的动态变 化。 师:诗人站在江岸上眺望长江南岸,遥望着自己的家乡,这时

    7、是什么心情? 生 1:思念家乡。 生 2:难过。 生 3:孤独。 师:诗人 眺望着长江南岸,想到自己的家乡现在一定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是自己却不能回去,长夜难眠,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思乡之情。 师: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放背景音乐,学生配乐朗读全诗。 三、总结,练习 1、 泊船瓜洲和秋思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但选择的景物和表达的方法又各不相同。 2、 选择景物上:王安石将乡愁融入( )之中,张籍将乡愁融入( )之中。 3、 表达方法上:王安石

    8、的泊船瓜洲是( )抒情,张籍的秋思是( )抒情。 四、拓展延伸 课下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者唱一唱。 教学反思: 教学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我从新课标所提出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操作。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是有的,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试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

    9、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 二、引入情境,感悟诗情 4 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情感体验同样对认 识过程起着很大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出示江南春景图片,展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形象感受。 三、读中求解,读中求悟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 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 能为大家展示一节课,于我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而从授课过程来看,反映出的问题,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缺憾,确实值得反思了。


    注意事项

    本文(《泊船瓜洲》教学实录.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