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370422       资源大小:2.28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doc

    1、 1 / 5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肖德洪 遵义市南白中学 (该教学设计取材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 3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识记并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2)试着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学会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 1)反馈本课基础知识,检测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 ( 2)从生活中还存在着的一些落后观念初步感悟出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 3)小组合作探究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应采取的措施。 ( 4)设计 并 熟悉本框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的分析

    2、,增强学生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 2) 通过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教学 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五环教学法 教学过程: ( 新课 导入) 温故知新 : 播放 功夫熊猫小 视频 ( 31) 电影属于文化现象吗,什么是文化? (学生回答) 习题反馈: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参加学校运动会 选举村委会主任 购买蔬菜、水果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A. B. C. D. (新课教学)

    3、 从上面的习题可以看出, 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效果 (预计 4 分钟) (本 环节主要是结合上节课结束时发放的导学案,让学生以“结对”的方式相互检查基础知识填空的完成情况,并完善相关内容,明确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的小组探究做好准备。)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 _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 _,文化是 _的反映。 2 / 5 ( 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_。 一定的文化又 _于一定的经

    4、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 影响 。 (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 2.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 1)为什么: 重要性: A.文化越来越成为 _和 _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_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 _的重要因素。 B.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必要性: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 _。 ( 2)怎么办:_ _ (二)预习效果测试 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政 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B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

    5、展 C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第 二 环节: 问题探究 (预计 10 分钟) ( 在本环节中,对应五个探究问题,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分别探究问题,并由各个小组自主推选“交流展示”的发言人,发言人需要收集并汇总和梳理小组探究成果,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 探究一: 经济决定文化,因此, 有人认为 只要经济建设搞好了,人们的文 化素养就会随之提高。请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判断并说明理由 ) 探究二: 文化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有人据此认为文化 对社会发展起促 进作用。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探究三: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两个

    6、方面。一是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请你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二是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据此,请你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简要 说明 应 怎样推动经济发展。 3 / 5 情境材料: 展示学生熟知的美国大片,简要说明其贯穿的共同 价值观念 :美国主导世界。 探究 四 : 结合 上述材料和 课本 知识 ,谈谈 奉行 文化霸权主义的 国家,其 手段 和目的 分 别是什么? 试着谈谈文化霸权主义的危害。 探究 五 : 材料一: 2016 年,“六一”美国大片抢滩,国内全线影院无一儿童片上映,国产儿童片面临 着 成本低、上映难、票房差、关注少 等 现实难题 ,其他各类国产影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 。 材料二:

    7、 日本政府 2003 年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同时,日本民间也积极兴办动漫学校,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下大力培养人才,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这一年,日本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 14.7万亿日元。 结合材料一 、二 , 请为 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出谋划策 ? ) 第三环节:交流展示 (预计 15 分钟) ( 本环节 从第一学习小组开始展示探究成果,依次进行。小组发言人展示完毕后,本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见解,以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思维

    8、品质。教师依据学生展示成果酌情引导和点拨,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 ) 第四环节: 课堂总结 (预计 4 分钟) ( 本环节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集体建构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突出知识条理和内 在逻辑,力求简明,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4 / 5 第五环节: 课堂检测 (预计 7 分钟) 1. “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 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 “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 。 “ 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 ” 。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

    9、曲长大,这表明 ( )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2. “ 重男轻女 ” 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明 (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

    10、交融 网络信息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B. C. D. 4. 连云港市以梦境西游为锲机,打出西游记这张享誉世界的“文化王牌”,从而形成了包括商业演出、创意园区等在内的诸多文化产业链。文化正在连云港发力,逐渐变成沉甸甸的真金白银。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连云港 市 的 做法。 课后作业: 材料:史记 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的意思是: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5 / 5 教学反思: 文化与经济、政治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

    11、,抽象度高, 学生理解 起来 比较困难。 利用多媒体辅助, 采用五环教学法 开展教学活动, 能够 科学合理 地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 增强 可控性。 相比常规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 培养学生 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就学生而言,既有同桌的监督和 协作,又有学习小组内部的沟通交流,还有学习小组之间的思想碰撞。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会到通过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而获得知识的快乐。热烈而有序的课堂 学习 气氛是自然生发的, 学生的观点是基于情境体验有感而发的,知识是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生成的,教学 效率和 效果 达到预期目标 。 本节课也不是完美的,为了使学习小组的讨论和交流更加充分、有效,还需 要对小组合作方 式进行优化,比如 在小组内部采用前后两桌的两两组合,这样更便于学生讨论和交流,也便于小组发言人收集和整理探究成果。另外,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多思想碰撞的火花,教师还需要加强问题的引导和提高对学习小组的整体调控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对教学设计精雕细琢,对教学实施效果精益求精。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