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2257-201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pdf

    • 资源ID:370356       资源大小:148.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2257-201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pdf

    1、ICS 07.060 A 47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2257201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Compiling requirement for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2015 - 11 - 06发布 2016 - 01 - 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2572015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编写要求 3 4.1 基本要求 3 4.2 标题 3 4.3 主送机关(单位) 4 4.4 正文 4 4.4.1

    2、 前言 4 4.4.2 主体 4 4.4.3 结尾 4 4.5 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4 4.6 其他规则 4 4.6.1 图 4 4.6.2 表 4 4.6.3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5 4.6.4 气象灾害灾情的统计指标、方法 5 4.6.5 标点符号和数字 5 4.6.6 排版格式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6 参考文献 . 7 DB13/T 2257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1)归口。 本

    3、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小雷、陈笑娟、俞海洋、孙霞、郭丽丽。 DB13/T 22572015 1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04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 24438.1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部分:基

    4、本指标 GB/T 24438.2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部分:扩展指标 GB/T 24438.3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部分:分层随机抽样统计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和霾等气象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 DB13/T 20182014,定义3.2 3.2 干旱 drought 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 DB13/T 20182014,定义3.2.

    5、1 3.3 暴雨 torrential rain 24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或12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30毫米的雨。 QX/T 1162010,定义2.2 3.4 暴雪 snowstorm 24小时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10毫米,或12小时降雪量(融化成水)大于等于6毫米的雪。 DB13/T 20182014,定义3.2.3 DB13/T 22572015 2 3.5 连阴雨 cloudy-rainy weather for several days 连续三天或以上日降雨量大于等于0.1毫米,同时至少连续两天日照小于等于2小时的天气过程。 注:改写DB13/T 12702010,定义3

    6、.10。 3.6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注:雷电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DB13/T 20182014,定义3.2.5 3.7 冰雹 hail 坚硬的球状、锥形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物。 GB/T 279572011,定义2.1 3.8 高温 high temperature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 的天气。 注1:高温会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注2:改写QX/T 1162010,定义2.8。 3.9 低温 low temperature 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 注:低温会

    7、对农牧业、能源供应、人体健康等造成危害。 DB13/T 20182014,定义3.2.8 3.10 寒潮 cold wave 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 GB/T 219872008,定义3.1 3.11 霜冻 frost injury 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 或0 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不管是否有霜出现。 QX/T 1162010,定义2.10 3.12 冰冻 freezing weather 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 注1:冰冻会对农牧业、林业、交通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注2:改写QX/T 1162010,定义2.1

    8、1。 3.13 冻雨 freezing rain 过冷却水滴(低于0 )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 DB13/T 20182014,定义3.2.12 3.14 大风 gale 平均风力大于6级(相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0.8米每秒13.8米每秒)、阵风风力大于7级(相DB13/T 22572015 3 当于平地10米高处的风速:13.9米每秒17.1米每秒)的风。 注1:平均风力是指在给定时段内风力的平均值。 注2:大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DB13/T 20182014,定义3.2.13 3.15 沙尘暴 sand and dust storm

    9、 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GB/T 204792006,定义3.3 3.16 台风 typhoon 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统称。 DB13/T 20182014,定义3.2.15 3.17 龙卷风 tornado 小直径的剧烈旋转风暴,产生于十分强烈的雷暴中,以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形式出现。 DB13/T 20182014,定义3.2.16 3.18 大雾 heavy fog 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500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QX/T 1162

    10、010,定义2.12 3.19 霾 haze 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QX/T 1162010,定义2.13 4 编写要求 4.1 基本要求 编写气象灾害调查报告应坚持内容真实、数据准确、信息全面、分析客观、文字简练和通俗易懂的原则。 遇有涉密事项,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4.2 标题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标题由所调查的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种类和文种(公文种类)组成。 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用气象灾害出现的时间(公历)表示。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时,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在数字前后加引号。采用汉字数字表示月日时,如

    11、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在数字前后加引号。 气象灾害发生的地点,用距离发生气象灾害中心区域最近的行政区域名称表示当用乡镇、村的名称表示气象灾害发生的地点时,应在气象灾害调查报告正文的前言部分写明其所属的县(市、区)的名称。如发生跨市、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大范围气象灾害,该气象灾害发生的地点可用相邻的市、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表示。 DB13/T 22572015 4 气象灾害的种类用致灾的气象因素的规范性名称表示。如遇多种气象灾害同时发生,可用其中最主要的致灾的气象因素的规范性名称表示。 4.3 主送机关(单位)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主要受理机关(

    12、单位)。应使用受理机关(单位)的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单位)统称。 4.4 正文 4.4.1 前言 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灾情和开展调查的背景、方式以及参加调查的人员情况的概述。 4.4.2 主体 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灾情、成因,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与预警情况的详述。有照片的应附照片,照片的下方应注明照片所反映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照片拍摄的时间等信息。 4.4.3 结尾 气象灾害防御成功的经验,致灾的原因教训,以及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建议或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4.5 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13、以单位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调查报告署开展调查单位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以调查组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调查报告署调查组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由参加调查的人员逐一签名。 以单位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单位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调查报告的成文日期。以调查组名义开展的气象灾害调查,参加气象灾害调查的全体人员讨论通过调查报告的日期为调查报告的成文日期。 以单位名义形成的气象灾害调查报告,应加盖发文单位印章,并与署名单位名称相符。以调查组名义形成的气象灾害调查报告,参加调查的人员应加盖个人印章或留指印。 4.6 其他规则 4.6.1 图 4.6.1.1 用法 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则宜使

    14、用图。每幅图在正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4.6.1.2 编号 每幅图均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图的编号一直连续,并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4.6.1.3 图题 图题即图的名称。每幅图宜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 图的编号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4.6.2 表 DB13/T 22572015 5 4.6.2.1 用法 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则宜使用表。每个表在正文中均应明确提及。 4.6.2.2 编号 每个表均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表的编号一

    15、直连续,并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4.6.2.3 表题 表题即表的名称。每个表宜有表题,并置于表的编号之后。 表的编号和表题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4.6.3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见附录A。 4.6.4 气象灾害灾情的统计指标、方法 气象灾害灾情的统计指标、方法应符合GB/T 24438.1、GB/T 24438.2和GB/T 24438.3的规定。 4.6.5 标点符号和数字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和数字应分别符合GB/T 15834、GB/T 15835的规定。 4.6.6 排版格式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的排版格式应符合GB/T

    16、9704的规定。特殊情况下(例如,图、表不能缩小时),幅面可根据实际延长和(或)加宽,倍数不限。 DB13/T 22572015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表A.1 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单位 序 号 要 素 名 称 单 位 名 称 单 位 符 号 1 气 温 摄氏度 2 降 水 量 毫 米 mm 3 日照时数 小 时 h 4 风 力 等 级 5 风 速 米每秒 m/s 6 雪 深 厘 米 cm 7 天气现象日数 日 d 8 天气过程 次 DB13/T 22572015 7 参 考 文 献 1GB/T 204792006 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 2GB/T 219872008 寒潮等级 3GB/T 279572011 冰雹等级 4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5DB13/T 12702010 气候状况公报编写规范 6DB13/T 20182014 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7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3年5月30日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2257-2015 气象灾害调查报告编写要求.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