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42.12014 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 第1部分:梨大砧建园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 Pear Orchard Establishment with Large Rootstocks 2014 - 07 - 07发布 2014 - 07 - 3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42.1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DB13/T 3042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梨大砧建园技术规程;
2、第2部分:梨园黑麦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 第3部分:雪青梨叶片营养水平标准; 第4部分:梨园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第5部分:土壤管理技术规程; 第6部分:施肥技术规程; 第7部分:修剪技术规程; 第8部分:新梨7号叶片营养水平标准; 第9部分:花果管理技术规程; 第10部分:果实采收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DB13/T 3042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张玉星、张建光、杜国强、许建锋、李英丽、王国英、张江红、乔进春。 DB13/T 2042.12014 1 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 第1部分:梨大砧建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3、规定了梨大砧建园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园址选择与规划、砧木苗栽植、嫁接、接后管理、设立支架及新梢绑缚、土肥水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梨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中采用梨大砧建设梨园。 2 术语定义 2.1 大砧 指二年生或二年生以上的梨砧木,侧生根在4条以上,长度在15cm以上。距地面10cm处砧干直径在1.5cm以上,嫁接处(距地面30cm处)直径1.2cm以上。 3 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3.1 园址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以上、土壤pH值介于6.58.0、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点建园。 3.2 规划设计 栽培密度行距为3.5m4.0m, 株距为0.8m1.0m。南北行向,行长50
4、m100m。授粉树配置方式采用行列式,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比例24:1。 4 砧木苗栽植 4.1 定植沟准备 春季建园,在上一年秋季挖定植沟。按设计好的行距,开挖深度60cm80cm、宽度80cm定植沟。回填时,先在沟底填入20cm厚的作物秸杆,然后把表土与3000 kg/667m25000kg/667m2有机肥混匀填入沟内。回填的肥土至接近地面处,灌透水沉实土壤。沉实后定植沟土壤表面距离地面20cm25cm。 4.2 栽植时期 春季土壤解冻后栽植大砧木苗,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在3月上中旬。 4.3 栽前处理 栽植前一天,取出砧木苗,剪去砧干上的分枝,剪平伤根毛茬,用清水或1%2%过磷酸钙溶液浸泡根
5、系12h24h。栽植时,用1000mg/L ABT生根粉3号溶液速蘸根系。 DB13/T 2042.12014 2 4.4 栽植 定植沟整平,按照规划的株距定点栽植大砧木。栽植时根系舒展,砧木苗扶正标齐,随后填埋地表熟土,轻轻提苗并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栽植深度以苗木在苗圃时的深度为宜。 4.5 栽后管理 栽后及时灌水,2d后沿树行内的整个树盘覆盖1m宽地膜,地膜两侧边及其它缝隙处用细土压紧。 5 嫁接 5.1 嫁接时期 在梨砧木萌芽期前后开始。 5.2 接穗保存 休眠期采集优良品种接穗,放入冷凉环境中(05)。接穗在吸足水分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或埋入湿沙中存放。 5.3 嫁接方法 嫁接部位在
6、距地面30cm左右,方法采用单芽腹接。单芽接穗用厚度0.005mm塑料薄膜包扎,接芽部位只包一层膜,且紧贴在芽上,其余部分包紧包严,芽萌发后可自行顶破薄膜。 6 接后管理 6.1 苗木套袋及除袋 嫁接完成后,用塑料筒将整个嫁接苗套住。塑料筒规格是厚度0.008mm、直径6cm、长度根据苗木高度而定。塑料筒的上面系死扣密封,下面开口可绑在砧干上,或用细土围绕树干基部压严实。 6.2 苗木套袋及除袋 当接芽萌发长叶后,如果袋内温度超过30,要扎孔通风降温;如果袋内温度超过35或新梢长至5cm以上时,可撕开、拉下或去除塑料筒。 6.3 除萌与解绑 嫁接后,及时抹除接口下发出的萌蘖。2个月后,接口愈合
7、牢固,用刀片在接口一侧划破绑缚的塑料薄膜,以避免形成绞缢。 7 设立支架及新梢绑缚 7.1 设立支架 支架材料选用12cm12cm250cm水泥杆或小头直径4cm以上、长度250cm的杉木杆。在每行树行内正中间设立一排支架,柱(杆)距8m10m,柱(杆)一端埋入土中50cm,每行两端的柱(杆)设地锚加固。在架杆距地面100cm和200cm处顺行拉两道6#带皮钢丝或带皮双联旧电话线,单线芯径1mm(见图1)。DB13/T 2042.12014 3 采用水泥柱作架杆,拉线穿入预埋的铁丝环中,采用杉木杆作架杆,可直接用“U”形钉固定。横线穿入后,用紧线器把拉线拉紧。 图1 支架结构示意图 7.2 新
8、梢绑缚 在架杆上距地面50cm处顺行拉一道临时横丝,当苗木长到70cm80cm时,用带皮旧电线把新梢固定在临时横线上,固定线两头分别在横丝上缠绕3圈,苗木中心干固定处要留有活动余地,防止发生绞缢。当苗木长到120cm时,在距地面1m处再顺行拉一道横丝,将新梢固定在这条横丝上。当苗木生长超过200cm时,将下面第一道临时横丝解开,上移至距地面200cm处,然后将新梢固定其上。 8 当年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梨园行间可采用人工或自然生草土壤管理制度,间作物宜选择豆科作物、紫花苜蓿、黑麦等。树盘采用地膜或地布覆盖。 8.2 施肥 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建园,生长季不追肥,可进行叶面喷肥23次。如果土壤肥力较低,可于五月份和七月份追施两次氮磷钾复合肥(10-10-10),用量每次20kg/667m2。秋季在原定植沟外缘一侧或两侧开沟施用腐熟有机肥,沟深60cm,沟宽40cm50cm,施肥量45方/667m2。 8.3 灌水 嫁接成活后,要始终保证土壤水分处于适宜状态。整个生长季土壤水分以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干旱缺水地区,宜采用膜下滴灌的方法。土壤上冻前,灌足越冬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