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加强 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加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结合 我公司 的 人力资源 发展 规划 , 通过 分析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 特点 专长、职责需要、考评情况等 ,公司决定对 青年 专业技术 人才采取 多种 培养方式, 有效提高 他们 的 专业 技术水平 。 一、 培养对象 1、 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 的青年 专业技术人才 。 2、 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 。 二 、培养目标: 通过 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改善队伍结构,使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加快适应、早日成才 ,为公司的发
2、展和建设作出贡献。具体目标有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培养目标 (公司级) :系统掌握本专业 的 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解决一些关键和重大技术难题,并逐步成为技术带头人。 2、第二层次培养目标: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专业技术难题,具备一定的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3、第三层次培养目标:熟悉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专业技术工作。 三 、培养方式: 1、 入职 培训: 公司对每 一 个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 生实行 入职培 训, 入职培训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厂情厂史厂规教育、 优秀知识分
3、子座谈、 拓展训练以及师徒培训 等 , 通过 安全教育,学习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使刚踏入石化企业的 大学生 了解该行业铁的安全纪律 ; 通过系统的学习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知识,使受培人尽快了解企业的过去 、现 状 和 愿景 ;通过新、老知识分子座谈,为 他们 树立 榜样 、认清方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拓展训练, 发挥个人潜能, 培养团队精神 。入职培训 为 培养对象 转变角色、 加快适应 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各单位要及时将大学生抽调出来进行集中培训 。 单位 要热情接待刚参加工作 的 大学生,为他们提供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帮助,单位领导要与之谈话,介绍本单位情
4、况并对他们讲标准、提要求, 为他们配备 操作技能水平高、自身要求严格的操作人员 担任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 、培训时间 以及培训标准。 2、轮岗培训: ( 1) 轮岗培训分为 单位级和公司级 两种 层次 , 单位级 轮岗培训 由各单位 自行 组织 , 公司级 轮岗培训由 人力资源处 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单位之间进行 。 申报公司级轮岗培训的 人员必须先通过单位级的轮岗培训 。 ( 2) 对分配在 管理、 技术等岗位的大学生,见习期内必须到生产装置轮岗 培训 3个月以上。对分配在生产车间的大学生,车间应给他们提供在关键岗位轮岗培训的机会,促进其学习生产技术知识,培养工作能力。 公
5、司 每年 组织一次 对表现优秀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 跨 单位的轮岗培训。 ( 3) 轮岗培训期间,人力资源处和基层单位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跟踪考察、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培训达到岗位要求,则确定培训结束,并作好培训记录,培训结果将作为岗位竞争上岗的一种资格,公司将逐步将其配置到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上,促其早日成才。培训没有达到岗位要求的,将继续进行培训。 3、“导师制” 培养: 根据总部中国石化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管理暂行规定精神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试行“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通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优秀管理和技术专家、
6、高级技师,采取一带一、一带多或多带一形式,培养一批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到较高 水准,为炼油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项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导师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我公司发展需要,按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等,对青年专业技术人 才 分第一、第二 、第三 培养层次实施“导师制”。 ( 1) 导师选聘条件: a.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所从事专业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学术造诣高、技术全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 b.在科研开发、技术进步、技能操作等方面成绩显著,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重要研究课题重要工程项目中主要部分的研
7、究、技术工作,或解决过其中关键技术问题或复杂的生产问题,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地市级及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验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c.所从事专业为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热能动力、仪表电气、信息工程、安全环保 、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 主体 专业。 d.具备指导培养对象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e.操作水平高 、 解决 实际 生产问题能力强 、能创新地攻克专业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 的高 级 技能人才。 ( 2) 导师职责: a.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关职责,按要求完成培养任务。 b.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指导培养对象选定培养课题,制定 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
8、目标。 c.全程监督、指导培养对象开展课题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认真传授专业技 术工作的思路、方法和经验,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 定期检查培养对象的工 作、学习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 评价。 ( 3) 培养对象 职责: a.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关职责,按要求完成被培养任务。 b.加强理论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尊敬导师,虚心求教,定期向导师汇报工 作、学习和思想情况。 c.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培养专业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等工作。 d.结合培养课题和工作实际,撰写专业技术论文。 ( 4) 签订培养协议 a.建立导师人才库,对符合导师选聘条件、具有带徒意愿的管理和技术专家、
9、高技能人才,纳入导师专家库管理。建立动态管理和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专家库成员进行补充、调整。纳入“导师制”管理的培养对象应与单位、导师签订三方培养协议。 b.培养协议内容: 培养协议期限:培养协议期限为 1-3 年。 签订培养协议须约定 培训期满 服务期限,其中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约定期限为 5年, 第二 、三 层次约定期限为 4 年。 4、开展专业技术论文 撰写 : 为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督促他们及时进行技术总结, 决定 要求青年 专业技术人员 每年必须撰写一 篇以上的论文 。 ( 1) 论文要求 : 论文主题为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和本职工作实际,着重围绕解决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
10、问题而进行的技术分析、理论探讨、技术总结、经验总结交流等 。 ( 2)表彰和奖励: 公司将对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在送外培训、技术交流、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论文印刷装订成册出版在公司内部发行,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有关刊物发表。 四 、工作程序: 1、 确立培养对象 : 由符合培养条件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基层单位按需推荐 , 完成了入职培训和轮岗培训的 培养对象才有资格申报“导师制 ”培养,公司 审定 第一层次 “ 导师制 ” 培训人员 ,人力资源处与各单位共同确定第二层次人员,各单位确定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 4、师徒遴选及结对:按专业对口的原则,遴选导师和
11、培养对象推荐人选并师徒结对,确定培养课题,制定培养计划等。每名导师原则上可以指导 1-3 名培养对象。 5、组织审核:审核培养对象和导师人选、师徒结对及培养计划和目标等情况。 6、提交专业论文:培养协议期满,培养对象提交一篇专业技术论文。 五、考核与评价: 1、考核 评价: 主要考核评价导师及培养对象培养协议履行情况、培养对象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培养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取得的成绩等方面。原则上应每年对培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 ,培养协议期满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 四个等级。 2、 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 ( 1)考核评价结果应作为选拔使用、评优评先、奖惩兑
12、现的主要依据。 ( 2)年度考核评价中,对考核“优”的给予表彰;考核“不合格 ”的,对导师和培养对象分别进行谈话,分析原因,对下阶段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或调整培养计划等。 ( 3) 培养协议期满综合考核评价中,对考核“优”的导师和培养对象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导师可直接列为下次“导师制” 人选。考核“不 合格 ”的,应延长培养期,延长期最长不超过 6 个月。延长期满考核仍不合格的,培养协议自动失效,导师不再纳入导师专家库管理。 3、有关待遇: ( 1) 师徒培训 : a.指导师傅有权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给受培者分配工作和学习任务,有权向班组、单位提出奖罚建议; b.指导师傅如能认真履行师徒合同,每月 奖
13、励 50 元培训指导费; c.受培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 对师傅的奖励要视情况 扣罚 ; d.指导师傅或徒弟一方不认真履行师徒合同,另一方有权向单位申请终止师 徒合同,经单位裁定终止本合同,并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罚; e.受 培者发生违章违纪及责任事故,如系指导师傅未履行合同所致,指导师 傅应承担责任并接受处罚。 ( 2)“导师制” : 培养期间,对在带徒过程工作认真负责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导师实行奖励政策,奖励标准分别为一类 3000 元 /年 .人、二类 2000 元 /年 .人、三类 1000 元 /年 .人。 ( 3)轮岗培训的待遇按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 、几点要求 : 1、 各单位要加
14、强对 青年 专业技术人 才 的培养和考核, 要加强组织领导,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要确定品行端正、责任心强、技能水平高的操作人员担任师傅,言传身教,要签订师徒合同,对双方要有要求并纳入单 位的绩效管理体系 。 2、 对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虚心好学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 要 有意识地给任务、压担子 ,积极组织轮岗培训 并确定相应的导师, 全面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 3、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活动,在组织专题技术攻关中 吸收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做好传、帮、带;积极参与技术论坛,提高 专业 技术水平。 4、 积极组织本单位的 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撰写 技术 论文,并在工作协调、提供技术资料等方面创造条件 。 5、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工作, 做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制度化、规范化,将职称评审政策向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倾斜, 严禁 超编聘任、混编聘任。 6、加强青年人才的宣传 表彰 工作, 形成尊重知识、热爱学习、崇尚技术的氛围,公司将每 年举办一次论文 评比 工作,并将论文 评比 、表彰、奖励等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 ,对组织得好的单位,公司也一并给予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