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1744-2013 羊梨形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66803       资源大小:142.9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1744-2013 羊梨形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30 B 4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7442013 羊梨形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3- 06-21发布 2013- 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74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玉红、孙新胜、顾宪锐、刘晓旺、张英杰、芦春莲、李玉荣、包永占、许利军。 DB13/T 17442013 1 羊梨形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梨形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养羊场(户),

    2、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羊梨形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羊梨形虫病 经硬蜱传播,由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原虫或泰勒科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的总称,以高热、贫血和黄疸等为特征。 4 诊断 4

    3、.1 巴贝斯科原虫 4.1.1 病原 病原为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呈梨籽形、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等,虫体经姬氏法染色后,胞浆呈淡蓝色,染色质呈紫红色。莫氏巴贝斯虫为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典型虫体为双梨籽形,大小为1.6 m2.0 m2.5 m2.9 m,两尖端以锐角相连;羊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双梨籽形虫体大小为1.3 m1.8 m1.8 m2.4 m,两尖端以钝角或平角相连。 4.1.2 流行性特点 多发于46月和910月,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羊均可发病,纯种羊和从非疫区引进的羊易感性高,羔羊较成年羊易感,放牧羊较舍饲羊易感。蜱是该病的

    4、传播媒介。 DB13/T 17442013 2 4.1.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0 d15 d,临床上可见如下症状: a) 体温升高至4142 ,可稽留数日或直至死亡; b) 呼吸和脉搏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 c) 可视黏膜苍白并逐渐发展为黄染; d) 出现血红蛋白尿。 4.1.4 病理解剖症状 剖解可见如下病理症状: a) 黏膜与皮下组织贫血、黄染; b) 膀胱膨大,充满红色尿液; c) 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变性,有出血点; d) 胆囊肿大24倍,充满暗绿色浓稠胆汁; e) 肾脏肿大,呈淡红色或深红褐色; f) 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4.1.5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羊耳静脉血涂片,经甲醇固定、姬氏

    5、法染色后镜检,油镜下可见红细胞内有巴贝斯虫体。涂片中的病原特性见4.1.1。 4.2 泰勒科原虫 4.2.1 病原 病原为山羊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两种虫体形态相似,为圆形、椭圆形、环形、短杆形、逗点形、钉子形等,以圆形多见,圆形虫体直径为0.6 m1.6 m。两种虫体区别为山羊泰勒虫致病性强,红细胞染虫率0.5%30%,在淋巴结和脾涂片的淋巴细胞内可见石榴体,其直径为8 m20 m,内含紫红色染色质颗粒。而绵羊泰勒虫染虫率低于2%,石榴体仅见于淋巴结中。 4.2.2 流行性特点 多发于春末和夏初,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达36%100%,死亡率达13.3%92.3%。蜱是该病的传播媒介。该病均能感

    6、染山羊和绵羊,新引进羊及羔羊发病最多。我国羊泰勒虫病的病原主要为山羊泰勒虫。 4.2.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4 d12 d,临床上可见如下症状: a)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 42 ,稽留4 d7 d; b) 呼吸急促,反刍及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 c) 眼结膜病初充血,继而出现贫血和轻度黄疸; d) 体表淋巴结肿大; e) 行走时前肢提举困难或后肢僵硬; f) 排恶臭稀粥样粪便,杂有黏液或血液。 4.2.4 病理解剖症状 DB13/T 17442013 3 剖解可见如下病理症状: a) 全身淋巴结肿大,以肩前、肺、肝及肠系膜等处淋巴结最为明显; b) 皮下脂肪呈黄色胶冻样,有点

    7、状出血; c) 肝、脾肿大; d) 肾呈黄褐色,表面有结节和小点出血; e) 皱胃黏膜上有溃疡斑,肠黏膜上有少量出血点。 4.2.5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羊耳静脉血、淋巴结或脾脏,涂片,经姬氏法染色后镜检,油镜下发现红细胞内有泰勒虫体。亦可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后检查石榴体。涂片中的病原特性见4.2.1。 5 防治 5.1 预防 5.1.1 采用人工摘除法消灭寄生在羊体上的蜱,也可用5%螨净溶液喷洒羊体,每周二次,连续2周。在发病季节,定期用1%3%敌百虫溶液喷洒舍内墙面、缝隙以及舍外周围环境,每3 d7 d喷洒一次。 5.1.2 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土壤等措施,消灭外界环境中的蜱。 5.1.3

    8、 对放牧的羊群,发病季节到来前,将羊群从疫区转移到非疫区放牧,夏季应划场放牧。 5.1.4 坚持自繁自养,需引进羊只时,应从非疫区引种,严格按照GB 16549 对引进的羊只进行检疫,并隔离45 d,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 5.1.5 在本病流行地区,发病季节的羊群用7%三氮脒溶液进行药物预防,按2 mg/kg3 mg/kg 体重,肌肉注射,每20 d 注射一次。 5.2 治疗 5.2.1 三氮脒5 mg/kg10 mg/kg 体重,配成5%7%溶液后深部肌肉注射,可根据情况重复应用,但不得超过3次,每次用药应间隔24 h。 5.2.2 对于隔离的病羊,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多汁青草或鲜奶;心脏衰弱、呼吸困难时,注射樟脑制剂;贫血时应输血和应用抗生素;为了增强营养,应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为了恢复胃肠功能,应注射10%浓盐水,同时灌肠。 6 病死羊处理 发生本病后,应隔离病羊,并对病羊的圈舍、器具、周围环境以及可能污染的场地严格消毒,消毒药物的使用和消毒方法按NY 5030 和NY 5149 规定执行。病死羊的尸体、粪尿及污染物严格按GB 16548 规定处理。 7 记录 建立并保存病情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地点、症状及原因,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用药情况,病死羊处理情况。记录应在本批羊出栏后保留2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1744-2013 羊梨形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