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1720-2013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66778       资源大小:173.4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1720-2013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30 B 4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7202013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Prevention Treatment of Rabbit Bordetella 2013- 05-27发布 2013- 06-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720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东航、锡建中、顾宪锐、葛玉、骆月茹、徐瑞涛、叶宝娜、马玉忠、汪恩强、史万玉、李潭

    2、清、刘小宝。DB13/T 17202013 1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兔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兔饲养场(户)和动物诊疗单位对兔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

    3、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131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133 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Rabbit bordetella) 又称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rabbit 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临诊特征主要表现为鼻炎型、支气管肺炎型。哺乳仔兔和断奶仔兔、青年兔多呈急性经过;成年兔呈慢性经过。 4 诊断

    4、4.1 病原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一种细小球杆菌,散在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需氧性,呈两极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原主要存在兔上呼吸道黏膜上。本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可使其致死。 4.2 流行特点 DB13/T 17202013 2 4.2.1 发病品种与年龄 各个品种、不同年龄的兔均有易感性。哺乳仔兔和断奶仔兔、青年兔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多为急性经过;成年兔发病较少,常为慢性经过。 4.2.2 潜伏期 一般为7d10d。 4.2.3 传播途径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4.2.4 发病季节 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秋末、冬初、初春的寒冷季节为本

    5、病的流行期。 4.2.5 诱发因素 保温措施不当、气候骤变、感冒、强烈刺激性气体、寄生虫等,可诱发本病发生。 4.3 临诊症状 4.3.1 鼻炎型 a) 打喷嚏,咳嗽,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通常不呈脓性); b) 鼻腔黏膜潮红,并附有浆液和黏液; c) 病程短,一般2d3d。 4.3.2 支气管肺炎型 a) 幼兔和青年兔常呈急性经过,初期表现鼻炎症状,呈呼吸困难,迅速死亡,病程2d3d; b) 主要见于成年兔,多由鼻炎型转来,表现为慢性经过;鼻炎症状长期不愈,鼻腔流出黏性至脓性分泌物;呼吸加快、张口呼吸,常呈犬坐姿势,食欲不振,逐渐消瘦。 4.4 病理变化 4.4.1 鼻炎型 鼻黏膜充血

    6、,附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甲骨变形。 4.4.2 支气管肺炎型 a) 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管腔内充满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b) 肺组组大面积出血、坏死及间质水肿;或肺脏表面凹凸不平,有粟粒到乒乓球大小、灰白色、数量不等的脓肿,外有致密包膜,内积奶油状黏稠脓液; c) 有些病例在肝脏、肾脏表面上形成脓疱;还有些病例可见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 4.5 病原学诊断 4.5.1 病料采集 对活兔,用无菌棉拭子,取鼻咽部分泌物。对死兔,无菌采集肺脏、肝脏、脾脏、肾脏或气管分泌物等。 DB13/T 17202013 3 4.5.2 显微镜检查 将病料直接作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显微镜观察。革

    7、兰氏染色的见到革兰氏阴性、细小球杆菌;美蓝染色的见到两极浓染的球杆菌。 4.5.3 分离培养 挑取病料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绵羊鲜血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恒温箱内培养24h。普通琼脂培养基细菌生长良好,形成圆形、隆起、光滑闪光、边缘整齐的小型菌落(直径约为1mm),质地如奶油样;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显著隆起、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的中等大菌落,不溶血;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圆整、凸起、半透明、奶油样、直径1mm左右的菌落(巴氏杆菌不生长)。钩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阴性细小球杆菌。 4.5.4 动物接种试验 取纯菌种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内,37恒温

    8、箱内培养24h48h后,取0.5mL肉汤培养物,其菌液浓度约为12亿个菌体/mL,对小白鼠或豚鼠腹腔接种,24h48h出现急性腹膜炎而死亡。病变为气管黏膜出血,喉头有泡沫状分泌物,肺脏淤血、出血,肝脏肿大、淤血,腹膜炎等。从死亡小白鼠或豚鼠的肝脏、肺脏等处均回收到接种菌。 5 预防 5.1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健康种兔 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种。需引进种兔时,做好检疫工作,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健康兔混群饲养。 5.2 加强兔群饲养管理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做好兔舍通风换气,增强兔群抵抗力,减少应激因素,保持圈舍及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饲养管理要求按照NY 5133的规定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9、要求按照NY 5032-2006和NY 5132的规定执行;饮水要求按照NY 5027-2008的规定执行;环境控制应符合NY/T 388-1999的规定,消毒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 16569-1996的规定。 5.3 检测 种兔要定期检测,对阳性兔淘汰处理,建立无波氏杆菌病种兔群。商品兔要经常检查,及时检出有鼻炎症状可疑兔,给予隔离治疗或淘汰。对已污染的兔群,应立即采取检疫、隔离、消毒、淘汰病兔等措施,防止本病蔓延。 5.4 预防接种 定期用兔波氏杆菌灭活苗预防注射,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兔剂量1mL,免疫期为6个月,每年注射2次。还可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灭活油佐剂二联苗或兔瘟、兔巴氏杆菌、兔

    10、波氏杆菌三联蜂胶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发生本病时,对于同群假定健康兔,用兔波氏杆菌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预防。防疫工作必须符合NY 5131-2002的规定。 5.5 隔离与消毒 对发病兔进行隔离、治疗,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6569-1996的规定。 DB13/T 17202013 4 5.6 无害化处理 严格按照GB 16548-2006和GB 18596-2001的规定,对病兔尸体及其排泄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6 治疗 6.1 选用具有抑制杀灭败血波氏杆菌的抗菌药物,并结合对症治疗。最好选用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单位可参考下列方法进行: a) 硫酸卡

    11、那霉素注射液或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次12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d4d。 b) 青霉素、硫酸链霉素联合肌内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次用青霉素24万单位、链霉素12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d。 c) 硫酸新霉素,肌内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次40mg,每天2次,连用3d4d。 d)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内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次0.1g0.2g,每天2次,首次剂量加倍,连用3d5d。 e) 磺胺二甲嘧啶片或磺胺嘧啶片,内服,剂量按每千克体重首次量0.2g,维持量0.1g,配合等量的小苏打片服用,每天2次,连用3d5d。 f) 酞磺胺噻唑,内服,剂量按每千克体重每次0.1g0.3g,每天2次,连用3d5d。 g) 鼻炎病兔可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各按照2万单位/mL配制滴鼻使用,每天2次,连用5d7d。或庆大霉素注射液配合滴鼻净滴鼻使用,每天2次,连用3d5d。或青霉素80万单位加蒸馏水5mL,稀释后,加3%麻黄素1mL滴鼻,每天3次,连用5d。 6.2 其他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 5030-2006的规定。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1720-2013 兔败血波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