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1644-2012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pdf

    • 资源ID:366707       资源大小:723.6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1644-2012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pdf

    1、ICS 81.060.01 Q 3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6442012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 Ceramic Poly-Hollow Microsphere With Close Pore 2012 - 11 - 28发布 2012 - 12 - 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644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勇龙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龙、陈金德、王玮。 DB13/T 16442012 1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的术语定义、产品分类和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钢渣等其他固体废弃物,以及陶瓷粉体材料为原料生产制备的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431.1-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集料 GB/T 17431.2-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JC 209-199

    3、2 膨胀珍珠岩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陶瓷空心球 是指粒径尺寸在十几微米至几百微米之间的空心无机非金属材料球体。 3.2 陶瓷聚空心球 是指由企业生产的,具有单一空心或聚合空心结构的陶瓷空心球,是陶瓷空心球产品的一种类型。 3.3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 是指由企业生产的,具有闭孔结构的陶瓷聚空心球。 3.4 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 kg/m3。 3.5 粒径 DB13/T 16442012 2 指颗粒的大小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聚空心球的直径就是粒径,单位 微米m。 3.6 标准筛余量 用不同的筛网筛

    4、分终止时残留在筛网之上的物料重量。通常用筛上物重量与入筛物料重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以百分率(%)表示。 标准筛通过量等于1减去标准筛余量,以百分率(%)表示。 3.7 质量含水率 土体或物料颗粒中含有水的质量与物料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3.8 筒压强度 筒压强度是一定粒径的物料试样,置入承压筒内,将试样压入筒内20毫米深度时,所承受的压力值,单位为帕或兆帕 MPa。 3.9 成球率 在显微镜下的可视范围内,完好球体颗粒微珠占微珠总数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 3.10 分布含量 指微珠在主要粒径范围内的分布含量比率,以百分率(%)表示。 4 产品分类和等级 4.1 分类 4.1.1

    5、 本产品为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用B表示。 4.1.2 每一类产品,按其堆积密度范围分为400、500、600、700、800五个系列,如堆积密度范围为300400kg/m3划分为400系列。 4.1.3 每一系列产品,按粒径大小划分4080、80120、120160、不分级四个粒径范围,单位为微米。 4.2 等级 各规格产品,按其物理性能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4.3 产品标记 标记内容为产品类型、系列、粒径,格式为B-。 示例: B600-120-15 B: 闭孔陶瓷聚空心球 600:堆积密度范围为400500 kg/m3DB13/T 16442012 3 120:粒径范围8

    6、0120微米。 5 技术要求 5.1 技术指标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的堆积密度、粒径范围、筛余量、质量含水率、成球率、筒压强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产品性能指标规定。 DB13/T 16442012 4 DB13/T 16442012 5 5.2 产品均匀性: 产品堆积密度均匀性指标应符合表2堆积密度均匀性要求的规定。 表2 堆积密度均匀性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堆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按JC 209-1996 膨胀珍珠岩中6.1的要求试验。 6.2 质量含水率试验方法 按JC 209-1996 膨胀珍珠岩中6.2的要求试验。 6.3 粒径的试验方法 6.3.1 试

    7、验设备 a) 拍打筛; b) 金属筛网:40m、80m、120m、160m四种规格及筛网底托盘; c) 电子称:精度为0.01g; d) 承装物料的塑料袋。 6.3.2 试验原理 通过不同规格筛网,筛分出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分布含量。 6.3.3 试验步骤 6.3.3.1 将筛网按由小至大顺序标记筛网号为1#、2#、3#、4#,筛网底部托盘为0#,并由上至下按4#、3#、2#、1#、0#由大到小顺序叠放好,置于筛网承接金属底盘之上; 6.3.3.2 取出500g试样倒入上端4#筛中,加盖好上盖; 6.3.3.3 将上述装有试样的筛网放到拍打筛机器上固定安装好后,开通电源,让机器运行35分钟; 6.

    8、3.3.4 待拍打筛停止运行后,取下筛网,将各筛网上的余留试样分别装入对应标示测样袋中,待做称量; 等级 堆积密度均匀性要求 一等品 5袋试样中最大堆积密度或最小堆积密度与5袋试样堆积密度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10%。 二等品 5袋试样中最大堆积密度或最小堆积密度与5袋试样堆积密度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15%。 合格品 绝对值不超过5袋试样平均值符合表1规定。 DB13/T 16442012 6 6.3.3.5 将上述操作取得测样,放到电子秤上,分别称重计量m0、m1、m2、m3、m4及计算筛余量W和主要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H; 6.3.3.6 按照上述步骤,重复

    9、操作3次,计取数据平均值。 6.3.4 结果计算 6.3.4.1 筛余量W计算公式 (1) (2) (3) (4) 6.3.4.2 主要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H计算公式 1#-2#粒径范围分布含量: (5) 2#-3#粒径范围分布含量: (6) 3#-4#粒径范围分布含量: (7) 6.4 成球率试验方法 6.4.1 试验描述 在电子显微镜下,目测视野范围内的完好微珠数量和破损微珠数量,计算成球率。 6.4.2 试验设备 a) 视频显微镜:美国CT-2210USB电子显微镜,显示屏幕16cm12cm,最高显示倍数75倍。 b) 透明宽胶带和剪刀。 6.4.3 试验原理 用胶带粘取试样微珠制成试验样

    10、本,由于胶带粘接作用,使胶带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微珠测样,在显微镜下目测成像后的试验样本,计量有效面积内的完好微珠数量比率。 6.4.4 试验步骤 6.4.4.1 从制备的试样袋中取出约半纸杯试样,在40160微米粒径范围内随机从中抽取测样,要求试样物料中40160微米粒径范围的分布含量80%; 6.4.4.2 用剪刀把透明宽胶带剪成规格为5cm8cm大小的胶带若干条,待用; %100mmmmmmmmm=W4321043211 %100mmmmmmmm=W432104322 %100mmmmmmmW43210433 %100mmmmmm=W4321044 %100mmmmmmH4321011-2

    11、%100mmmmmm=H4321022-3 %100mmmmmm=H4321033-4 DB13/T 16442012 7 6.4.4.3 把少许测样倒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用剪好的胶带粘取纸上的微珠,轻微用力使之均匀分布在胶带上,取下胶带,吹掉胶带表面浮珠,制得试样胶带,重复操作制得3条备用; 6.4.4.4 将上述的试样胶带放置显微镜下,将放大倍数调整75倍后,缓慢调整焦距使屏幕出现清晰的画面,在显示屏幕为16cm12cm的屏幕里能清楚的计量出微珠后进行电子成像,形成可目视计量的电子数据图像待用,图像的尺寸为720像素576像素; 6.4.4.5 计量数据图像中微珠的个数,统计微珠中完好个数

    12、、破损个数,计算成球率。分别对3条胶带试样重复上条和本条2个步骤操作,计算3组数据成球率的平均值; 6.4.4.6 分别重复以上5个步骤操作二次,则2组数据的平均值即为试验结果成球率。 6.4.5 实验结果 成球率Q计算公式: 成球率Q=T1 /T0 100% (1) 式中: T0微珠总数 T1完好微珠个数 6.5 筒压强度试验方法 6.5.1 试验描述 筒压强度是一定粒径的物料试样,置入承压筒内,将试样压入筒内20毫米深度时,所承受的压力值,单位为帕或兆帕。 6.5.2 试验目的 承压筒法(或称圆筒压碎法)测定骨料颗粒的平均相对强度指标,作为评定骨料质量之用。 6.5.3 试验设备 a) 承

    13、压筒:由圆柱形筒体(另带筒底)、冲压模和导向筒三部分组成; 筒体可用无缝钢管制作,有足够刚度,筒体内表面和冲压模底面须经渗碳处理。筒底可拆卸,并装有把手;冲压摸外表面有刻度线,以控制装料高度和压入深度。导向筒用以导向和防止偏心。 b) 压力机:根据筒压强度的大小选择合适吨位的压力机,测定值的大小宜位于所选压力机表盘读数的2080范围内。 c)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kg(感量为2g)。 6.5.4 试验步骤 6.5.4.1 从制备的试样袋中抽取试样; 6.5.4.2 用承压筒(带筒底)装试样,分别测定3次松散料重,取其算术平均值,乘以1.10的填充系数作为试样量; 6.5.4.3 按上述试样量称

    14、取试样,装入承压筒,先用木锤沿筒壁四周轻敲数次,然后装上导向筒和冲压模,检查冲压模的下刻度线是否与导向筒的上缘重合,如不重合,再轻敲筒壁四周直至完全重合为止。 把承压筒放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以每秒约3050kg的速度匀速加荷。当冲压模压入深度为20mm时,记下压力值。 6.5.5 结果计算: DB13/T 16442012 8 筒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P=SF(2) 式中: P筒压强度(MPa) F压入深度为20mm时的压力值(N) S承压面积检验规则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1.1 出厂检验项目: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均匀性、质量含水率、粒径、成球率

    15、。 7.1.2 型式检验项目: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均匀性、质量含水率、粒径、筒压强度。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当原料和生产工艺有变化时; b)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c) 经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检验结果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 检验批量和抽样方案 7.2.1 检验批量: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7.2.2 抽样方案: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即抽取5包试样,将每包试样按四分法缩分到3升,放入袋中,将5袋试样分别存放在干燥容器内。 7.3

    16、判定规则 每检验批量产品均应经过检验,检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表1规定。若有指标项不符合表1规定时,允许二次抽样,对全部指标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作为最终判定结果。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 标志: 8.1.1 产品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等级标志。 8.1.2 包装袋应标有产品名称、注册商标、制造厂名、批号、毛重、净重及“防潮”标记。 8.1.3 产品标记、标号、生产日期可用说明书或标签形式提供。 8.2 包装: DB13/T 16442012 9 8.2.1 产品必须采用编织袋等包装,内衬密封塑料袋,包装袋容积为0.1m3。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其他需要的包装形式。 8.2.2 包装袋不允许扎口,必须用针缝或机械缝制。 8.3 运输:运输中应防水、防散潮、严禁踏踩和包装破损。 8.4 贮存:产品应按标号、等级在室内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干燥。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1644-2012 闭孔型陶瓷聚空心球.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