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1268-2010 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方法.pdf

    • 资源ID:366493       资源大小:145.1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1268-2010 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方法.pdf

    1、ICS 17.020 A 5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2682010 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2010 - 08 - 20 发布 2010 - 09 - 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268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沧州市标准化协会、沧州市计量测试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征、王峰、王培军、高健。 DB13/T 12682010 1 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季采暖期居

    2、民室内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测定的环境条件、操作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气温的测定,其它非居民建筑中,其房屋体积、结构类似居民建筑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04.13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JJF 1058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9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被测房屋 气温测定所针对的成套住宅

    3、或整幢房屋。如一套(户)居民住宅或一栋办公楼等。 3.2 可供测量房间 被测房屋内所有符合测试条件的房间总称。 3.3 测试房间 实际设置测试点的某一房间。 3.4 房间面积 房间内部空间面积。按房间现有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门、窗洞口面积不计。 4 测定前准备 DB13/T 12682010 2 4.1 测试房间的选择 4.1.1 选择人员滞留时间相对较长、活动较频繁的房间,如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作为测试房间。阳台、平台、过道、走廊、楼梯间、电梯间、地下室、半地下室等保温效果差、空气流速大的地点不得设置测试点。 4.1.2 测试房间总数应不少于可供测量房间数的 1/3,且实际测试

    4、的阴/阳面房间数量,应分别不少于可供测量的全部阴/阳面房间数的 1/3。 4.1.3 所选测试房间应在可供测量房间布局内均匀分布。 4.2 测试点的确定 4.2.1 室内面积不足 16 m2,测室中央一点;16 m2以上但不足 30 m2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作为测点);30 m2以上但不足 60 m2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60 m2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 4.2.2 测试点应避开通风口。 4.2.3 测试点距地面高度 0.8 m1.6 m,并距离墙壁和热源不小于 0.5 m。 4.3 测试环境控制 4.3.1 应提前关闭门窗 1 h 以

    5、上。 4.3.2 测试过程中房间门窗应处于关闭状态,测试房间内应避免无关人员活动。 4.3.3 测试过程中不得利用遮盖、喷淋等人为方式影响供热设施正常工作,并应避免其它冷、热源影响测温。 4.3.4 测定点的空气流速、湿度应符合 GB/T 18883 的规定。 5 测定方法 5.1 房间面积的测定 5.1.1 仪器选择 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 mm,量程满足0 m100 m要求的长度测量器具,如钢卷尺、手持式测距仪等。必要时配备刻度直角钢尺、量角器、经纬仪等。 5.1.2 测点选择 测点应在室内墙面取点,一般取距地面(1.20.2) m高度处,两测点间应保持水平,测量线应与被测量边保持平行。

    6、房间边长较长时,应适当增加测点数。 5.1.3 测量方法 5.1.3.1 以矩形房间测量为例:测量房间内长边、短边的边长,每边连续测量两次,两次测量之差应不超过表 1规定。 DB13/T 12682010 3 表1 5.1.3.2 非矩形房间,可将其分割成矩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弓形等规则几何形状,分别测量。 5.1.3.3 长度读数精确至 0.001 m。 5.1.4 面积计算 5.1.4.1 房间面积精确至 0.01 m2,最大允许误差0.5 m2。 5.1.4.2 矩形房间面积计算: 公式: Si= L_i D_I .(1) 式中: Si第i个测试房间的面积; L_i房间

    7、长边边长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D_i房间短边边长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1.4.3 非矩形几何面积的计算可参照 JJF 1058 附录 C 中的相关公式进行。 5.1.4.4 具有准确建筑图纸的房间,其面积可按图纸计算。 5.2 房间对角线的测量参照 5.1.1、5.1.2 条规定进行。 5.3 气温的测定 5.3.1 仪器选择 应选择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2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5;测量范围为:0100的测温仪器,如玻璃液体温度计、数显式温度计等,并配置支架等辅助设备。 5.3.2 测定频次 5.3.2.1 日平均气温的测定,可采用: a) 测定法一:12 h 内,以 2 h 为

    8、间隔,对每测试点分别进行 7 次测温。 b) 测定法二:(仲裁法):24 h 内,以 4 h 为间隔,对每测试点分别进行 7 次测温。 5.3.2.2 月平均气温的测定 自当月上、中、下旬各随机抽取一天进行测温,间隔不少于5天。三个日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为当月室内平均气温。 5.3.2.3 其它特殊时间段内的气温测定频次,可参照 5.3.2.1、5.3.2.2 条设定 。 仪器名称 允许偏差 m 钢卷尺 L/=0.0005 L ( L10) =0.001 L ( L10) L/两次测量读数之差 L被测边长 手持式测距仪 L/0.005 其他仪器 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DB13/T 12682010

    9、 4 5.3.3 测定步骤 玻璃液体温度计和数显式温度计的操作方法可按照 GB/T 18204.13中给出的方法进行,其它仪器的测定可参照使用说明进行。 5.3.4 测定结果 5.3.4.1 被测试房间气温 以特定时间段内,被测试房间内所有测试点获取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此时间段内该房间气温测定结果。 5.3.4.2 被测房屋平均气温 以特定时间段内,被测试房屋内各测试房间气温的加权平均值,为此时间段内被测房屋平均气温测定结果。 公式: t_测 = 1ni=t_房ipi .(2)式中: t_测 被测房屋平均气温; n 实测房间数; i = 1,2, ,n; t_房i 第i个测试房间的气温测定结果; pi 第i个测试房间气温测定结果的权。 注: 1ni=pi = 1 (3) Si pi = (4) S总 式(3)(4)中: Si 第i个测试房间的面积; S总 所有测试房间的面积和。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1268-2010 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方法.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