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B 43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13/T 903-2007StA.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1 L省质量技术.I IA-m督局发布DB13/T 903-2007月U胃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蕴玉、张香斋、张艳英、李佩国、贾青辉、朱文进、王晓娟。DB13/T 903-2007鹤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鹤鸽引种、场舍环境、饲料、营养需要、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用药和资料管理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鹤鸽的饲养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2、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 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范GB 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 18407.3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NY 502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30无公害食品 肉鸡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3
3、引种3.1引进鹤鸽应符合种质要求,并按照GB 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3.2引进的鹤鸽应隔离观察45 d-60 d,确定健康合格后,转人生产群。4场舍环境要求4.1场址选择4.1.1鹤鸽场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8407.3的规定。4.1.2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4.1.3环境安静,鹤鸽场远离化工厂、采矿厂和畜牧场等污染源。4.1.4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 5027的要求。4.2场区布局4.2.1按主导风向和地势高低,依次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4.2.2鹤鸽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4.3鹤鸽舍基本要求4.3.1鹤鸽舍保温与隔热性能良好,门、
4、窗及通风口等处安装尼龙网或铁丝网。4.3.2鹤鸽舍内通风性能良好,保持空气新鲜。4.3.3鹤鸽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消毒。1饲料要求DB13/T 903-20077.2.2.3在7-14周龄采用14 h光照,15-28周龄采用8 h一10h光照,光照强度为5 1x 07.2.2.4地面平养时,7-10周龄饲养密度为30只/m2; 10周龄以后为15只/m2;笼养为15只/m207.2.2.5饲养至13周龄时按强弱、大小和雌雄分群饲养,并进行选种。7.2.3成年鹤鸽7.2.3.1采用地面平养或笼养。饲养密度为8只/m2,每群以50-100只为宜,并在舍内背光处设置产蛋箱。7.2.3.2舍内适宜
5、温度为1890 -250C,不应低于10或高于30907.2.3.3采用渐增式光照制度,每周增加光照时间不宜超过0.5 h,至36周龄时达14 h-16 h,光照强度为10 1x07.2.3.4自由采食,每天饲喂3次,拣蛋2次。7.2.3.5种用鹤鸽采用自然交配,公母比例,平养为1:3 1:5,笼养为1:3,每笼3只雄鹤鸽和9只雌鹤鸽组成一个繁殖小群。7.2.3.6种鹤鸽一般可使用23年。7.2.4商品肉用鹤鸽7.2.4.,营养水平以高能量高蛋白为宜。7.2.4.2地面平养时饲养密度为20只/m2,笼养为25-30只/m207.2.4.3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7.2.4.4体重达500 g即可
6、出栏。8兽药使用所用兽药必须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使用符合NY 5030的要求。9免疫9.19.21111.111.21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选择使用具有正式批准文号的疫苗。卫生消毒鹅鸽场人口设消毒池,生产区的人口设更衣室、消毒室,鹤鸽舍人口设脚踏消毒池。非生产人员不得进人生产区,工作人员进人生产区要更衣和消毒。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消毒1次。鹤鸽舍周围环境每2-3周消毒1次。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及饮水用具等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鹤鸽消毒。每批鹤鸽出售后,对鹤鸽舍进行冲洗、消毒,空舍1-2周后进雏。病、死鹤鸽及废弃物处理1 2 3 41匀60 000000djd.JJJ.月病、死的鹤鸽应按GB 16548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排放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资料记录资料应包括引种、饲料、生产性能、用药、免疫、发病、治疗情况等。所有资料应保存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