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879-2007 幛子松育苗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65433       资源大小:373.1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879-2007 幛子松育苗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B 05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13/T 879一2007樟子松育苗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AL省质eElp技术I IA-rrn督局 发布卜、一一、卜启DB13/T 879-2007月U舀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省孟滦国营林场管理局、河北省张家口市林木种苗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忠、邵学红、张鸿景、钱金娥、倪志云、曹运强、刘春延、胡玉山、齐志茹。“1了少LLB:尸/硕莽探DB13/T 879-2007樟子松育苗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樟子松人

    2、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樟子松圃地播种育苗和容器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IT 6001育苗技术规程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LY 100()容器育苗技术DB 13/T 614-2005苗木质量分级 樟子松3育苗区划3.1冀北坝上地区和冀北山区为主要育苗区。3.2冀东山地和其它适应地区可适当育苗。4圃地播种育苗4.,育苗地选

    3、择与苗圃的建立4.1.1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地下水位较低、灌溉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做圃地。土壤pH值宜在6.5 - 7.0之间,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08%以下。不宜选择盐碱地、重粘土地、涝洼地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作圃地。4.1.2苗圃的建立根据育苗地建立固定苗圃或临时苗圃。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1章有关条款。根据生产规划和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区划。根据区划设计和生产需要,建设和备置一定的必需设施和设备。4.2育苗计划和作业设计育苗前应根据造林任务做好育苗计划,内容包括育苗面积、总产苗量、苗木规格等。由苗圃业务负责人组织技术、财务人员共同编

    4、制作业设计。明确育苗技术措施、圃地安排、种子、农药、物料、肥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苗木成木等。4.3土壤管理4.3.1整地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3.1整地有关条款。宜适当深耕。4.3.2土壤消毒和杀虫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3.2.1有关条款及附录Ao4.3.3土壤改良及旅某肥DB13/T 879-2007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3.2.2有关条款。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施用。肥力中等的土壤每hm2施人腐熟有机肥75 000 kg- 150 000 kg,并施人过磷酸钙300 kg 375 kgo4.3.4接种菌根菌樟子松菌根菌存在于老苗圃樟子松育苗地和樟子

    5、松林地中。接种菌根菌主要通过客土完成,在菌根菌接种过程中应避免其受高温和阳光照射而死亡,施用后适量浇水,使之保持一定的湿度。4.3.5做床樟子松育苗以床作为主。苗床的布设以保证苗木行以南北方向、受光均匀为宜。播种苗应以高床为主,移植苗可做高床、亦可做低床。高床:床面高出步道10 cm-20 cm,床面宽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m,苗床的长短根据面积大小、地形和灌溉方式来确定。低床:床面低于步道10 cm-15 cm,步道宽30 cm,长、宽5m-10m,每排床之间要留出排水沟。苗床成型后,用耙子细搂平整,播种前浇足底水,以接墒为准,为播种作准备;高床做好后应浇水沉床。4.4种

    6、子选择及处理4.4.1种子选择最好选择本地区优良母树林、种子园的种子。如果木地确实不能满足,可选择与育苗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优良种子。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林木种子规定的I、H级。4.4.2种实处理4.4.2.1球果脱粒人工干燥脱粒:将球果放人球果盘中,在有加热装置的干燥室内烘干,要经常翻动,及时取出种子。干燥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C一 5000 o自然干燥脱粒:将球果放在晾晒场,利用日光曝晒,并经常翻动,使球果干裂,及时脱出种子。一般当年采摘球果待第二年春季出种子。4.4.2.2种子精选采用风选、筛选或使用选种专用振动筛,去除虫蛀、霉烂、种翅等杂质部分及劣质种子。4.

    7、4.2.3种子干燥将去除杂质后的种子进行晾晒干燥。干燥到种子安全含水量7%-9%即可。4.4.2.4分级根据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规定进行分级。4.4.3种子消毒在冬藏或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照GBfT 6001育苗技术规程附录Bo4.4.4种子冬藏4.4.4.1沙藏选择背风朝阳的地方挖种子贮藏坑,坑深1.5 m,长宽根据地势和种子量确定,一般在1月进行沙藏。沙藏时,先将种子坑底垫湿沙10 cm-15 cm,将已消过毒的种子与优质纯净的湿沙混合,种子与沙的比例为1:3,混合后的湿度以用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能立即撒开为宜。把混沙种子放于种子贮藏坑中,搂平

    8、后上部盖20 cm以上细湿沙,在种子坑内每平方米竖3个一4个直径4 cm左右的草把做通气孔,用稻草或麦秸均可,草把长度高于种子堆厚度,以利于通气。要用铁丝网封顶,以防鼠害。待种子坑内冻实再盖上30 cm厚的草帘遮荫。4.4.4.2雪藏将已消毒处理的种子按1:3的比例与雪混合均匀,放人铺好15 cm厚积雪的坑内,在距坑沿40 cm处放入20 cm厚的雪踏实,上面盖好覆盖物,其他与沙藏相同。4.4.5种子催芽DB13/T 879-2007种子催芽一般在播种前5d-7d进行。将冬藏的种子去除沙、雪,置1-催芽温棚内催芽。催芽前在温棚内地表垫马粪15 cm 20 cm,马粪上部铺苇席或草帘,将种子均匀

    9、摊放在苇席或草帘上,种子厚度10 cm20 cm,并经常翻动种子,一般每隔I h- 2h翻动一次。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590.30T ,种子堆的温度保持在259C,28cC;保证种子湿润,当种子表面露干时,用209C -25温水加湿;棚内温度过高时,可通过通风、淋水等措施降温。夜间将种子堆起,白天摊开,当种子有30%左右胚根萌发露白、多数种子扭嘴时即可播种。4.5播种4.5.1播种时间樟子松多采用春季播种。土壤化冻后,日平均气温12左右,土壤5 cm深处温度稳定在8左右时,再根据风、寒、冻等天气情况确定播种时间,适时早播。河北省北部山区一般为5月上中旬,坝上地区一般为5月中下旬。4.5.2播种量

    10、播种前宜对每批次种子做发芽试验,得出发芽率。根据计划产苗量、种子千粒重、净度、发芽率及损耗系数得出播种量。采用GB 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2章规定的I、II级樟子松种子,一般每hm,播种75 kg - 90 kgo4.5.3播种方法采用苗床直播法,直播以条播为宜,播幅10 cm,开深0.5 cm左右的沟,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然后及时镇压、覆沙土,覆土厚度一般为0.3 cm-0.5 cm,覆土后再轻轻镇压。播种后立即浇水,使种子处于湿土层,以防芽于。及时覆盖透光系数为30%苇帘。4.6圃地播种苗类型从播种到出圃坝下地区一般为2年,为2-。或1-1苗;坝上地区一般为3年,为3-。或2

    11、-1苗。坝上和坝下地区均适用留床,也可视情况换床移苗;换床后苗木侧根发达,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4.7苗期管理4.7.1一年生苗木管理4.7.1.1出苗期管理出苗期是指从播种到幼苗出土,地上部分脱掉种皮,地下生出侧根时为止。一般10d-15d。出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保持种子层土壤的湿度、提高地温、防止冻害、注意防鸟。水要少浇勤浇,床面似干非十,浇水在上午9:00前、下午4:00后进行,一般每天浇水3次一5次,大风天可适当增加次数。注意在保持种子层湿润的前提下提高地温,当幼苗出土达到70%时,适当增加光照,遮荫时间一般在10:00-15:00点,以促壮苗。待幼苗适应几天,可将苇帘撤掉。防止冻害

    12、,注意防鸟,重点是早晨和傍晚。4.7.1.2幼苗期管理幼苗期是苗木幼嫩时期,从幼苗地上部分脱掉种皮,地下生出侧根时开始,到幼苗的高生长量大幅度上升时为止。一般为30 d左右。幼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适当浇水、严防日灼、防治病虫害、追肥、松土除草、间苗等。适当浇水: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每次浇水的数量,进行蹲苗,促进苗木根系生长。一般每天浇水3次左右。雨后苗茎易“穿土裤”,天晴后在高温来临之前及时喷水冲洗干净,以免幼苗因“土裤”受到高温伤害。严防日灼:当地表温度超过36时要及时床面喷水降温。防治病虫害:对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追肥:从樟子松长出两轮针叶开始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6d-

    13、10d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DB13/T 879-2007次,追肥量逐次递增。松土除草:在苗木长出两轮针叶后,进行第一次松土,用松土耙搂破表土0.3 cm-0.5 cm,随着苗木生长松土深度由浅入深到2 cm,播种苗当年松土3次一5次,可结合人工除草进行,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间苗:出苗后40 d、苗木生长稳定后,进行初次间苗,拔去过密的弱苗及并生苗,第一次间苗后留苗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大25%-30%.4.7.1.3速生期管理速生期是从苗木高生长大幅度上升时开始,到高生长大幅度下降时为止。樟子松的速生期较短,约30(1 (1-左右,在冀北坝上地区8月上中旬结束,在冀北山地8月中下旬结

    14、束。速生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追肥、浇水、松土锄草、间苗等。追肥:追施速效肥3次左右,第一次追肥在6月中上旬,如使用硫酸按,由最初的45 kg/lm-60 kg/hm,逐渐增至90 kg/hm2 105 kg/hm2,每隔6d-10d施肥一次。浇水:速生期浇水应掌握少次多量的原则,3 d-5 d浇一次透水,使床面表层土壤(20 cm左右)经常保持适宜的含水量。松土除草:松土要先浅后深(从0.3 cm0.5 cm至2 cm),不能伤苗根。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间苗:苗木进人速生期以后,应及早进行第二次间苗,第二次间苗后留苗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大15%一20% o4.7.1.4苗木硬化期管理

    15、苗木硬化期又称生长后期,是苗木地上、地下充分木质化,进入休眠的时期,从苗木高生长量大幅度下降时开始,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停止时为止。时间约50 d左右。硬化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控制施用氮肥和浇水,追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贪青徒长和二次生长,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在上冻前灌足底水,做好苗木越冬工作。7月中下旬以后,开始叶面喷施0.4%-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hm2用量7.5 kg - 15 kg。要在无风天气喷施,并避开中午前后炎热时间,间隔5 d-7 d,共喷2次一3次。4.7.1.5休眠期管理休眠期是从当年土壤结冻至第二年土壤解冻的时期。休眠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埋土防风防

    16、寒。在土壤结冻前将防寒土打碎,把越冬樟子松苗用土覆好,土层厚度超过幼苗梢部5 cm“ 10 cm。在上大冻前,把苗床过道灌满水。4.7.2二年生苗木管理4.7.2.,撤防寒土坝上地区撤土时间一般在5月初,坝下地区撤土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撤土前可在苗床一角撤土1 m 2 - 2 m,的土进行观察,如3d后叶不变色,说明撤土适宜。撤土分2次一3次进行,第一次用铁耙撤土到露出苗梢为宜;第二次间隔3 d-5 d,用铁耙和手撤露出全部茎叶;第三次再隔2 d-3 d,撤净土、扶好苗,并修好床边。每次撤土后都应床面喷水。4.7.2.2留床苗管理樟子松苗为前期速生型,追肥早期以氮肥为主,晚期以磷肥为主。一

    17、般从顶芽变绿时开始,每隔5 d-7 d一次,以硫酸钱为例,第一次用量为90 k妙m2,第2次用量为140 k沙m2,第3次用量为150 k叨1m2,追肥后用清水洗苗。追肥前应进行间密补稀工作,留苗密度为120万株一150万株/hm2o高生长停止后用M-4%的过磷酸钙浸泡液喷洒叶面,5d-v7d施用1次,共喷2次一3次,每次用量为10 000 k妙m2,同时做好松土、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可采用摘心促壮、截干、持除针叶等技术,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和抗逆性。DB 1 3/T 879-2007坝上地区苗木到休眠期要进行覆土防寒,坝下地区苗木出114104.7.2.3换床苗坝下地区进行换床移苗,时间在

    18、4月末,不宜过早。在撤土后浇一次透水再起苗,将根腐苗、机械损伤苗、虫害苗和不良根系苗剔出来,按苗木地上高度进行分级,分区栽植、分别管理。换床苗在栽植前进行剪根,根长保留12cm-14cm,剪后放人浅水坑或容器内备用。栽植时用直立锹开缝:深巧cm,投人苗木,深浅适度舒展根系,合缝用力均匀。移床苗植密度为90万株一120万株/hm2。栽后立即浇水。从移床到生长新根,浇水要适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在60%即可。浇水后及时松土、弥缝。从苗木生长到高生长停止,应加强管理,追肥一般3次一4次,从苗木扎新根开始,每隔5d-7d追肥一次,第一次施硫酸按30 k吵m2-37.5 k妙m2,第二次后可依次增至75 k

    19、妙m2,高生长停止后,停止使用氮肥,可喷洒1%3%的过磷酸钙1次一2次。移床一个月左右时,对多头苗进行修剪,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苗干。松土、除草结合追肥进行,并及时防治病虫害。4.7.3三年生苗管理4.7.3.,撤防寒土在5月初分2次一3次进行撤土。4.7.3.2留床苗管理留床苗必须在生长旺季进行断根培育,做好追肥、除草等后期管理,促其形成较大根系。管理参照二年生苗管理。主要是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并进行间苗、定株,一般每hm2保留苗木为90万株一120万株。4.7.3.3换床苗管理应提倡大力培育换床苗木,换床时将苗木进行分级、重新培育。换床苗管理参照二年生换床苗木管理。每hm2保留苗木为90

    20、万株一120万株。4.8灾害防除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10章灾害防除有关条款。4.9起苗、包装、运输和贮藏参照DB13/T 614-2005苗木质量分级樟子松8章有关条款。4.10苗圃档案参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13章有关条款。5容器苗培育5.1育苗容器及技术要求5.1.1育苗容器选择选择有利于苗木生长、制作材料来源广、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无污染、易降解、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搬运不易破碎的容器。5.1.2塑料薄膜容器用塑料薄膜专门制成的圆柱、圆锥形塑料钵或简易塑料薄膜袋,底部留有小孔。5.2容器规格培育樟子松2年生容器苗一般采用直径6 cm 8 cm、高15 cms

    21、 18 cm的容器;培育3年生容器苗采用直径8 cm 10 cm、高18 cm-20 cm的容器。5.3育苗基质及处理可以使用的育苗基质有腐殖质土、黄心土、土杂堆肥、苗圃或林地菌根土、山地草皮土、泥炭土、火烧土等。将育苗基质粉碎或过筛,拣净草根石块,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然后对营养基质进行消毒。DB13/T 879-2007基质成分比例及基质消毒参照LY 1000容器育苗技术附录B和附录Co5.4育苗地条件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先选择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便于管理的地方。育苗地要平坦、排水良好、阳光充足。不宜选用低洼积水和风口处。5.5整地作床育苗地要清除杂草、石块

    22、等,平整土地,作低床:苗床宽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in40 cm,床面低于步道15 cm-20 cm,床长依地形而定。育苗地周围要挖排水沟,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5.6装填基质基质要在装填前湿润,含水量10%-15%。基质必须装实,基质装至离容器上缘0.5 cm l cm处。5.7摆放容器将装好基质的容器整齐地摆放到苗床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5.8播种一般春季播种,播种时间与圃地播种苗相同。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达到GB 7908规定的II级以上的种子。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检验、消毒和催芽。充分湿润基质,每个容器播3粒一5粒,播后覆盖0.3 cm-0.5 em的沙土或腐殖质土,用喷雾器向表面喷一次水。5.9移植移植分芽苗移植、幼苗移植,移植方法参照LY 1000容器育苗技术5.5有关条款。5.10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参照LY 1000容器育苗技术5.6章及圃地播种苗有关技术进行。5.11容器苗出圃出圃规格参照LY 1000容器育苗技6章有关规定。5.12建立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参照LY 1000容器育苗技术7章有关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879-2007 幛子松育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