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42、月竺,.IpDB 13方标卜J工.TDB 131T 690-2005奶牛胚胎移植受体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2005-09-20发布2005-09-2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13/I 89仆一2005前 .-月一 首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畜牧水产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民、代俊明、王志奎、张红彦。DB13ff 690-2005奶牛胚胎移植受体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赴胎移植受体牛饲养场的环境与布局、受体牛的选择、饲养、管理、消毒、废弃物处理及资料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奶牛胚胎移植受体牛的饲养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
2、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 185%畜禽养ya染物排放标准NY/C 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无公害食.:;,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46无公吉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7无公皆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4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受体牛符合胚胎移植条件,接受胚胎移植的个体母牛。4牛场环境与布局4. 1牛场周围50
3、0 m内无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4. 2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地清洁无污染,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4. 3牛场内分设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处下风向。4. 4牛舍地面和墙壁应选用适宜材料,以便于彻底清洗和消毒。4. 5牛舍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4. 6牛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5受体牛的选择5. 1以本地黄牛、杂交牛和低产奶牛为宜。5. 2体重350 kg以上,体高110 cm以上,体质健壮,膘情中等,性情温顺.5. 2发情周期正常,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未能怀孕在两次之内。
4、5. 4无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5. 5青年牛在17月龄以上,经产牛不超过六岁且分娩在60 d以上。6饲养6. 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 5048的规定。6. 2饲料要求营养丰富、全面.一般每头牛精料喂量3 kg/d,可根据牛体型大小、体况适当调整精料喂量,保持中等膘情.粗饲料以优质干草、青贮玉米为主。6. 3在胚胎移植前6-8周补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6. 4移植妊娠后的受体牛按妊娠母牛的饲养标准饲喂,妊娠后期应增加精料的饲喂量,确保母牛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当应防止母牛过肥,以保护中上等膘情.6. 5在产前2个月要补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微量元素,精粗料比为25:75。产前两周可采用低钙DB
5、13/I 690-2005日粮。6. 6产后饲喂易消化的饲料和优质青干草。8. 7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冬季饮用水水温不低于IOCo6. 8防疫应符合NY 5047的规定。6. 9兽药使用应符合NY 5046的规定7管理7. 1建立受体牛档案,对受体牛进行耳号标记,7. 2受体牛集中饲养,保持环境稳定,避免应激反应。7. 3定时饲喂、饮水、运动和刷拭;及时除去褥草、污物、粪便,清洗牛槽、地面和墙壁。7. 4移植2个月后进行妊娠检查.7. 5妊娠牛重新组群饲养,防止拥挤、碰撞、乱跑,妊娠后期要适当增加运动量。7. 8产前2周进入产房饲养。产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并铺以柔软垫草:7. 7对临产牛细心观察和护理,并进行乳房按摩:分娩前对母牛的后躯、外阴进行清洗和消毒。7. 8产后尽早驱使站起,用温水或消毒液清洗乳房、后躯和牛尾。S消毒8.1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 5046的规定。8.2大门口设消毒池,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月消毒一次.8.3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消毒。8.4牛舍每周消毒一次。8.5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饲料车和饮水器具等进行消毒。9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应符合GB 185%的规定。10资料记录记录要准确、完核、可靠。包括年龄、体况、发情、黄体、移植、妊娠、产犊、产后监护、饲料、防疫和疾病诊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