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80 B 13 备案号: 48717-2016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1307 2015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eedling substrate production from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2015 - 12 - 30发布 2016 - 04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307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流程 . 3 5
2、 菌糠堆肥处理的条件和要求 . 3 6 堆肥方法 . 3 7 腐熟度判定 . 4 8 育苗基质的制备和应用范围 . 4 9 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 . 4 10 贮存 5 11 检验方法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流程图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发芽指数的测定方法 8 DB11/T 1307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 孙晓红、韩梅琳、邓德江、张东雷、王秀玲、孔繁建、王仲、魏金康 。 DB11/
3、T 1307 2015 1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菌糠育苗基质的制作 、质量要求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 适用 于以 菌糠 为主要 原 料的育苗基质的制作 、质量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应用 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包括所有的 修改 单) 适用 于本文件。 GBZ 1 工 业企 业设计卫 生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8170 数 值修约 规则 与极限 数值 的表示 和判定 GB
4、 8172 城镇垃圾 农用 控制标准 GB/T 18877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CJ/T 313 生活垃圾采样和 分析 方法 LY/T 1230 森林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LY/T 1231 森林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NY 525 有机 肥料 NY/T 2118 蔬菜 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3.1 菌糠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食 用菌 种植 并采 收完成后 ,产生的 废弃培养 料。 也称食用菌 栽培废 料、 菌渣或余料。 3.2 菌糠堆肥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composting 在 人工控 制的 温度
5、、 湿 度、 碳 氮比 和通风 条件 下, 菌糠经过预 处理 及发 酵腐熟 , 转化为 稳定的腐殖 质的过 程。 3.3 腐熟度 maturity DB11/T 1307 2015 2 堆肥腐 殖化 和矿 质化 的程度。 DB11/T 840 2011,定义3.3 3.4 菌糠育苗基质 seedling substrate prepared with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以腐熟的菌糠 为主要 原料 , 按照 一定 比例 与草 炭、 珍珠岩和 蛭石等均匀 混合, 形成理 化性 状稳 定并 能满足幼 苗生 长需 要的 配制物料。 3.5 总孔隙度 general po
6、rosity 指基质中 所有孔 隙( 持水 孔隙和 通气孔 隙)的 总和 ,以相当 于基质 体积 的百 分数( %) 表示 。 NY/T 21182012, 定义 3.5 3.6 持水孔隙度 water retention porosity 指基质中 水分所 占据 的空 间, 在一 定程度 上反映 了 基质的 保水力,以 相当 于 基质体积 的百 分数( %) 表示。 NY/T 21182012, 定义 3.4 3.7 出苗率 seedling emergence percentage 指 种子 (破 土)出苗数 占供试种子 总数的 百分 比。 3.8 发芽率 seed germination
7、 percentage 指 种子 发芽数 占供试种子 总数的 百分 比。 3.9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指 带负电荷 的基质 胶体 ,所 能吸 附的 各种阳离子 的总 量 ,单位 为厘摩尔 数每千克(cmol/kg) 。 NY/T 21182012, 定义 3.7 3.10 电导率 electric conductivity 反映基质中 可溶 性盐 分的 含量, 单位 为毫西 门子每厘 米 ( mS/cm)。 NY/T 21182012, 定义 3.9 3.11 发芽指数 germination index DB11/T 1307 2015 3 相 对
8、 发芽 率与 相对 根长 的乘 积 ,反映 堆肥的腐熟度。 4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流程 菌糠育苗基质的制作流程图 参见 附录 A。 5 菌糠堆肥处理的条件和要求 5.1 堆肥地点和温度要求 环境温 度宜 不低 于15 , 每年从 4月初至9 月上 旬的 时间段内, 菌糠的堆肥 过 程可在 室外进行 , 堆肥 地点要求 地形 平坦 , 地势稍高, 利于 排水 。 从 9月 中 旬至次年 的3 月底 , 菌糠的堆肥过 程应 在配 有保 暖设 施的室内进行 。 5.2 堆肥原料准备 堆肥原 料包括 主料和 辅料 , 主料 为新 鲜的 木腐 食用菌菌糠 , 辅 料可 选择豆秸 、 豆粕、 豆渣 和尿素等
9、。 5.3 粉碎处理 堆肥前 ,主料和 辅料应 进行粉碎 处理 ,一 般粉碎 机筛 孔 直径 不大 于2cm 。 5.4 堆肥地点的环境要求 5.4.1 作业区粉尘 应符 合 GBZ 1的规定。 5.4.2 作业区 有害 气体 的允许浓 度, 应 符 合 GB 3095中的规定。 5.4.3 进场菌糠 卸料 宜在 进料 仓内进行 ,不 宜在 场区内 、外裸卸。 6 堆肥方法 6.1 碳氮比调节 通过添加辅 料等 调节 菌糠的 碳 氮比 至20:1 40:1, 如果菌糠的 碳氮 比合 适,可不添加辅 料。 6.2 含水量调节 通过添加干 、湿 物料 或水 调节菌糠的 含水 量至 50% 60%。
10、 6.3 起堆 将混匀 的堆肥物料堆起 ,人工堆肥的 宽度 在1.2m 2.0m之 间, 高度 在0.7m 1.0m之间 ,长 度自 定; 机械堆肥的 宽度和 高度 依据 堆肥 设施的要求 而定。 6.4 翻堆 根据不 同堆肥 时期 及堆 体温 度 及时翻 堆, 具体 如下 : a) 堆肥升 温期, 堆体温 度首次 上 升至 65, 翻堆 一次; b) 堆肥高 温期, 堆 体温 度保持在 55 70, 每 3d7d 翻 堆一 次, 但当 堆体温度 达到 70以 上 时应及 时翻 堆, 并调节 物料的含水 量在 50% 60%; DB11/T 1307 2015 4 c) 堆肥降 温期, 堆体温
11、 度低 于 55以 后, 每 10天翻 堆 一次。 当堆 体温 度下 降至 40 以下, 且连 续两天 温度 差不 超过 2时 , 停止 翻堆。 7 腐熟度判定 7.1 判定指标 当 菌糠堆肥 同时 满足 以下 指标要求 时,表示 堆肥 已基本腐熟。堆肥腐熟指标 为: 堆 体温 度 40以下, 且连续两天 温度 差不 超过 2; 发芽指数 50% ; 腐 殖 酸含 量 20%。 7.2 堆肥样品取样 当 堆 体温 度符 合7.1 时 , 开始取样 检测发芽指数和腐 殖酸含 量指标。 每两天 取 样1次 , 取样 点选择符 合CJ/T 313 中的规定。 当 样品的发芽指数和腐 殖酸 含量达到
12、7.1的判定指标 时 ,停止取 样。 8 育苗基质的制备和 应用范围 8.1 将腐熟的菌糠 、 草 炭和 蛭石 按 体积比 12:1:1 混合后 复 配出菌糠育苗基质 , 平 菇 和金 针菇 菌糠腐 熟物由 于盐 分含 量相 对较 高,不建 议单 独与 草炭 和蛭石复 合后 用于 蔬菜 育苗 ,可以 先与 盐分 含 量 较 低 的 香菇菌糠腐熟物 或白灵菇 菌糠腐熟物 混合后 ,再 与草 炭 和蛭石 复合后 使用。 8.2 依据作物 对养 分的 需要 ,可以向已 复配 出的菌糠育苗基质中 再添加 一定量的 营养元 素。 8.3 菌糠育苗基质 可以 用于 蔬菜 、 瓜果 、药 用植 物及 观赏
13、植 物等 的育苗。 9 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 9.1 外观 各种组 分混 合均匀 ,没 有霉变和 结块 。 9.2 理化指标 理 化 指标 见表 1,表 中数 值修约规则 与极限 数值 的表示 和判定按照 GB/T 8170中的规定 执行 。 表1 菌糠育苗基质理 化指标 表 项目 指标 容重 g/cm 30.2 0.6 总孔隙度 % 60 持水孔隙度 % 45 粒 径大小 mm 10 DB11/T 1307 2015 5 表 1 菌糠育苗基质理 化指标 表(续) 项目 指标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15 pH 5.5 7.5 电 导 率 mS/cm 1.5 有机质含量 % 35 水 分
14、% 35 铵态氮与硝态氮之和 mg/kg 500 碱解氮 mg/kg 350 700 有 效磷 mg/kg 150 650 速效钾 mg/kg 500 5000 注 : 除 水 分为原基样品外,其它指标均为风干基样品 9.3 安全指标 有 害 生物和 重金 属含 量指标应符 合GB 8172 的规定。 9.4 出苗率 种子发芽 率不 低于 95%时,出苗率 不低 于90% 。 10 贮存 育苗基质制 品应存 放在通风 良好 和防止淋雨 的设 施内 。 11 检验方法 11.1 堆肥指标的 检测 11.1.1 碳氮比的 测定 碳 氮 比的测定按 NY 525中规定执 行。 11.1.2 堆 体
15、温度的 测定 DB11/T 1307 2015 6 堆 体温 度测定 可采 用接触式 温 度计、金 属套筒 温度 计 或其他类型 测温 传感装置 。测定点 分布 应均匀 , 高 度应 分上 、 中、下 3层 ,堆 层 高 度 不 足 1.0m的 ,可设 置 上、下 2层 , 上 层 和 下 层 测 试 点 均 应 设 在离 堆层 表面或 底部 0.3m0.5m处 , 每个层 次水 平面 测试 点可 按发 酵设 施或 堆体 的几何 形状 布置 ,可分为中心部 位和边缘部 位设 置, 边缘部 位 距边缘 宜为 0.5m。每 天在同 一时 间测定 1次 。 11.1.3 发芽指数的 测定 发芽指数的
16、测定按附录 B执行 。 11.1.4 腐 殖酸 含量的 测定 腐 殖 酸含 量的测定按照 GB/T 18877的规定 执行 。 11.2 菌糠育苗基质的 检测 11.2.1 育苗基质的 取样 和实 验样品 制备 取样方法按 GB/T 6678的规定 执 行; 样品 制备按 NY/T 2118的规定 执行 。 11.2.2 外观检测 目 测基质 无霉变 ,无 结块 ,颗粒 均匀 ;手握 基质 松软 , 略有 弹性 ;鼻嗅 基质 无腐败酸味 和霉味 。 11.2.3 理 化 指标的 检测 容重、总孔 隙度 、 持水 孔隙 度 、 阳离子 交换 量、 pH、 电导 率、 碱解 氮、有 效磷 、 速效
17、钾 和有机质含 量的测定按NY/T 2118 的 相关 规定执行。硝态氮的测定按LY/T 1230 的规定 执 行,铵态氮的测定按 LY/T 1231的规定 执行 。水 分测定按NY 525 的规定 执行 。 11.2.4 出苗率的 检测 出苗率 检测按 NY/T 2118的 相关规定 执行 。 DB11/T 1307 2015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附录)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流程 图 图 A.1 菌糠育苗基质制作流程 图 DB11/T 1307 2015 8 B B 附 录 B ( 规范性 附录) 发芽指数的 测定方法 B.1 仪器设 备 恒温箱 :温 度可 调至 25 。 发芽器
18、皿 :培养 皿, 直径 为9cm 。 离心机 。 游 标 卡尺 。 B.2 供试材 料 白菜、 萝卜 、黄 瓜或 莴苣 种子。 B.3 方法步骤 B.3.1 将堆肥 样品 过筛 ( 孔径为 2mm),与蒸馏 水按 1:10 配制 混 合,混 合后 振荡 2h浸 提, 浸提后在 5000r/min下离 心 20min, 取上清液 ,再 过滤 后待 用。 B.3.2 休眠 种子 参 考 GB/T 3543.4中的方法处理。 B.3.3 将一 张滤纸 平铺 于清洁的 培养 皿中 ,滤纸 上均匀整齐摆 放 20粒种子 。准 确移 取 5ml滤液 于培养 皿 中。 每个 样品 3个重 复,设蒸馏 水作
19、对照。 B.3.4 将培养 皿于 25恒温 箱 中培养 48h, 记 录发芽种子的 个数 , 发芽 种子 的个 数 与种子 总数的 比值 即 发芽率 。用 游标 卡尺 测定 每个发芽 种子 的根 长并 计算 根 长的 算术 平均 数, 即种子平 均根 长。 B.4 分析结果 的计算 堆肥样品 的发芽指数 ,按照 公 式( B.1)进行 计算 。 1 GI 1 22 w 100% w l l = . . . . (B.1) 式 中: GI 发芽指数 ; w 1 堆肥 浸提 液培养 的 种子发芽 率; l 1 堆肥 浸提 液培养的 种子 平均 根长 ; w 2 蒸馏 水培养 的种子发芽 率; l 2 蒸馏 水培养 的 种子平 均根 长。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