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2 T 501-2013 翡翠品质评价.pdf

    • 资源ID:362653       资源大小:356.4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2 T 501-2013 翡翠品质评价.pdf

    1、ICS 39.060 D 59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2/T 5012013 翡翠品质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Feicui 2013 - 12 - 03发布 2014 - 03 - 03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12/T 501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方法 2 5 评分权重构成 2 6 颜色评价 2 7 透明度评价 4 8 净度评价 4 9 质地评价 5 10 工艺评价. 5 11 综合印象. 6 12 综合性等级评价. 7 13 评价条件及要求. 7 1

    2、4 翡翠品质评价证书基本内容.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翡翠常见内外部特征类型. 10 参考文献 11 DB 12/T 501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维宇、陈晨、郑艳莹、杨硕、赵莹、李圣清、李鹏、崔建军。 本标准于2013年12月首次发布。 DB 12/T 5012013 1 翡翠品质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翡翠饰品品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评分权重构成、颜色评价、透明度评价、净度评价、质地评价、工艺评价、综合印象评价、综合等级评价、评价条件、评价证书基本内容要

    3、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翡翠未镶嵌饰品及其镶嵌饰品的品质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GB/T 23885 翡翠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GB/T 23885标准中规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翡翠 jadeite,feicui 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

    4、物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0.06,-0.09)g/cm3,折射率1.6661.680(0.008),点测1.651.67。 3.2 翡翠品质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feicui 从翡翠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综合印象六方面质量要素对翡翠饰品进行评价。 3.3 颜色(色) color 翡翠颜色的纯正程度和深浅浓淡程度。 3.4 透明度(水) transparence 翡翠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 DB 12/T 5012013 2 3.5 净度(瑕) clarity 翡翠内、外部特征对其美观和(或)耐久性的影

    5、响程度。 3.6 质地(种) texture 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 3.7 工艺(工) arts and crafts 指对翡翠饰品的材料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工艺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3.8 综合印象(意) general impression 指从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等方面结合其所含有的历史文化意义、作品来源、体积大小、稀有程度等综合性评价后的总体印象。 3.9 标准光源 standard light source 翡翠分级时的照明光源,色温为4500K5500K,显色指数不低于90。 4 评价方法 采用百分制计分法从翡

    6、翠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综合印象六方面质量要素进行评价,评分方法主要借鉴了商业常用的色、水、瑕、种、工五个传统上界定翡翠品质要素的方法,并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对翡翠饰品做出综合性评分。 5 评分权重构成 评分权重的构成详见表1。 表1 翡翠的品质等级评价评分权重构成 项目 颜色(色) 透明度(水) 净度(瑕) 质地(种) 工艺(工) 综合印象(意) 合计 权重(%) 30 30 15 15 5 5 100 分值(分) 30 30 15 15 5 5 100 6 颜色评价 DB 12/T 5012013 3 6.1 颜色级别种类 将翡翠样品的颜色分为极优色、优色、良色、较好色、

    7、一般色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分级。其权重比占总体的30%,权重分值为30分。 6.2 颜色级别评价表示方法 颜色级别评价的表示方法详见表2。 表2 翡翠的颜色评价权重分值 颜色级别 肉眼观察颜色 权重分值(分) 商业俗称 极优色 1.深正绿色 2.略带黄色调的正绿色 3.浓艳紫色 2430 翠绿、艳绿色、葱心绿、金丝绿、鹦哥绿、阳绿、黄秧绿、阳俏绿、苹果绿、浓艳紫罗兰色等 优色 4.浅淡正绿色 5.浓深正绿色 6.艳紫色 1823 豆青绿、淡绿、浅绿、浅水绿、匀水绿、江水绿、浅阳绿、绿晴水、艳紫罗兰色等 良色 7.偏蓝或偏黄的绿色 8.艳红色 9.艳黄色 10.紫色 11.墨翠(透射光下绿色) 12

    8、.无色 13.艳翡色 1217 菠菜绿、豆苗绿、瓜青绿、瓜皮绿、丝瓜绿、墨绿、油绿、血红色、大红色、橙黄色、金黄色、紫罗兰色、透绿墨翠、蓝晴水等 较好色 14.蓝绿色 15.淡红色 16.淡黄绿色、淡黄色 17.淡紫色 18.墨翠(透射光下蓝绿色) 19.黄绿色、褐绿色、青绿色 20.白色 21.灰绿色 711 蓝花、绿油青色、油黑色、橙红色、粉红色、浅黄色、深黄色、浅紫罗兰色、瓷白、乳白、雪白、羊脂白等 一般色 22.青色 23.灰色、灰白色 24.褐色 25.黑色 16 暗绿、油青、灰色、灰白、浅灰白、黑褐、褐、浅褐、深褐、浅灰黑、灰黑等 6.3 颜色级别评价操作方法 6.3.1 在无阳光

    9、直接照射的白色或中性灰色背景的室内进行,使用标准光源,分别运用反射光法和透射光法用肉眼进行观察。进行分级评价时,样品应距人眼有20cm25cm,对样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并将其大小、厚度、透明度、内部杂质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6.3.2 肉眼观察下翡翠样品的颜色与表2中颜色相近的即为该样品颜色等级,当介于相邻两级颜色之间,应以较低等级来表示该样品的颜色级别。 DB 12/T 5012013 4 6.3.3 翡翠样品颜色不均匀时,根据其所含颜色的种类、分布面积计算颜色得分,以各颜色所处级别的得分乘以其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样品的颜色分数。 6.3.4 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翡翠样品上,分布

    10、有散点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正绿色,评价时视绿色的多少、大小、厚薄或绿色所占饰品体积的百分比来决定升降等级。散点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的绿色在饰品上分布均匀美观可以加2分3分。 6.3.5 带绿色的翡翠样品同时又带有紫色、翡色中的一种至二种颜色时,可根据它们的颜色、分布的形状、整体美观度予以适当加或减2分3分。 7 透明度评价 7.1 透明度级别种类 将翡翠样品的透明度级别划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五个等级,其权重比占总体的30%,权重分值为30分。 7.2 透明度级别评价方法 利用手持式强光电筒或光纤灯,在标准背景下通过透射光及反射光观察样品的各部位状态,根据表3进行

    11、等级划分。 表3 翡翠透明度级别评价方法 透明度级别 肉眼观察特征 权重分值(分) 商贸俗称 (参考) 透 明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强,汇聚光斑明亮 透射观察:绝大多数的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楚可见 24-30 玻璃地 亚透明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汇聚光斑较明亮 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18-23 冰 地 半透明 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汇聚光斑暗淡 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12-17 藕粉地 微透明 反射观察:内部无汇聚光,仅可见微量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少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模糊不可辨 7-11 冬瓜地 不透明 反射

    12、观察:内部无汇聚光,难见或不可见光线透入 透射观察:微量或无光线可以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 1-6 瓷地/干白地 8 净度评价 8.1 净度级别种类 将翡翠样品的净度分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不纯净四个级别。其权重比占总体的15%,权重分值15分。 8.2 净度级别评价方法 DB 12/T 5012013 5 在标准光源下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观察样品的内外部特征,根据其特征的明显程度进行等级评价,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详见表4,内外部特征描述见附录A。 表4 翡翠净度品质级别评价方法 净度级别 典型内、外部特征类型 肉眼观察特征 权重分值(分) 极纯净 点状物,絮状物 未见翡翠内、外部特征,

    13、或仅在不显眼处偶有点状物、絮状物,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几乎无影响 11-15 纯 净 点状物,絮状物 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肉眼较难见,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有轻微影响 8-10 较纯净 絮状物,块状物,解理,纹理 具较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有一定影响 4-7 不纯净 块状物,解理,纹理,裂纹 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明显可见,对整体美观和(或)耐久性有明显或较严重的影响 1-3 9 质地评价 9.1 质地级别种类 将翡翠样品的质地级别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五个级别。其权重比占总体的15%,权重分值15分。 9.2 质地级别评价方法 在标准光源下

    14、,以透射光用肉眼及10倍放大镜观察样品其矿物组成颗粒的大小,参照表5进行级别判定。 表5 翡翠质地级别评价方法 质地级别 矿物颗粒 粒径(mm) 肉眼观察特征 权重分值(分) 极 细 粒径0.1 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未见“翠性” 12-15 细 0.1粒径0.5 质地细腻致密,10 倍放大镜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均匀,难见“翠性” 10-12 较 细 0.5粒径1.0 质地致密,肉眼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较均匀,偶见“翠性” 7-9 较 粗 1.0粒径2.0 质地较致密,肉眼易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不均匀,可见“翠性” 4-6 粗 粒径2.0 质地略松散,肉

    15、眼明显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悬殊,易见“翠性” 1-3 10 工艺评价 10.1 工艺评价级别种类 翡翠的工艺级别根据其雕刻琢磨的工艺水平划分为优、良、中、一般、差五个级别,其权重比占总体的5%,权重分值5分。 DB 12/T 5012013 6 10.2 工艺评价方法 根据以下工艺评价的各项要求判断翡翠饰品的符合项目,再依据表6进行权重评分。 10.2.1 材料设计 材料设计评价包括: a) 题材鲜明,主题突出; b) 题材欠佳,主题不明确; c) 题材失当,主题缺乏。 10.2.2 材料应用 材料应用评价包括: a) 用料得当,形制饱满,轮廓优美; b) 用料欠佳,形制稍差,轮廓美观; c

    16、) 用料不当,形制扭曲,轮廓不清晰。 10.2.3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评价包括: a) 整体比例协调,对称性好,雕琢细腻精致。抛光完好,表面平顺光滑,亮度均匀,无抛光纹、 褶皱及凹凸不平; b) 整体比例基本协调,对称性较好,局部雕琢细致。抛光基本到位,表面较平顺,亮度欠均匀,局部有抛光纹、褶皱或凹凸不平; c) 整体比例不协调,对称性不好,局部雕琢粗糙。抛光不到位,表面不平顺,亮度不均匀,有抛光纹、褶皱或凹凸不平。 表6 翡翠的工艺评价特征 工艺性级别 工艺评价特征 权重分值(分) 优 符合本标准10.2.1、10.2.2、10.2.3中a项规定的所有描述,有一项为b项或c项时则下降一个等级

    17、。 5 良 符合本标准10.2.1、10.2.2、10.2.3中任意一项为a项、其余两项为b项或c项时所规定的描述。 4 中 符合本标准10.2.1、10.2.2、10.2.3中b项规定的所有描述,有一项为c项时则下降一个等级。 3 一般 符合本标准10.2.1、10.2.2、10.2.3中任意一项为b项、其余两项为c项所规定的描述 2 差 符合本标准10.2.1、10.2.2、10.2.3中c项规定的所有描述。 1 11 综合印象 根据翡翠饰品雕琢含有的历史文化意义、作品来源、体积大小、稀有程度等条件进行适当的划分,级别为极好、很好、好、一般四个级别。参照表7进行级别判定。 评价指标包括:

    18、a) 历史文化意义深厚; b) 工艺精美或由著名工艺大师雕刻; c) 体积较大或在同类别饰品中占优势; DB 12/T 5012013 7 d) 同类型的翡翠饰品数量稀少; e) 题材有创新、造型较新颖。 表7 翡翠的综合印象评价 工艺性级别 工艺评价特征 权重分值 极好 符合本标准11规定评价指标中的任意四项至五项描述 5 很好 符合本标准11规定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二项至三项描述 4 好 符合本标准11规定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描述 3 一般 不符合本标准11规定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项描述 2-1 12 综合性等级评价 根据翡翠各项质量要素的最终权重评分之和得出本件样品的总分值, 再根据表8得出该

    19、件样品的参考质量等级,分为特优级、优级、尚佳级、良好级、一般工艺级,见表8。 表8 翡翠饰品的综合质量等级 综合性等级 等级代号 总分值 一级 EX1 10096 二级 EX2 9591 特优级 三级 EX3 9086 一级 VG1 8581 二级 VG2 8076 优级 三级 VG3 7571 一级 G1 7066 二级 G2 6561 尚佳级 三级 G3 6056 一级 F1 5551 二级 F2 5046 良好级 三级 F3 4541 一般工艺级 不分级 P 40分以下 13 评价条件及要求 DB 12/T 5012013 8 13.1 观测环境要求 13.1.1 翡翠的颜色、透明度分级

    20、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进行,内部的分级环境应为灰色或白色色调。 13.1.2 分级评价应在标准光源下,通过肉眼及10倍放大镜观察,观测背景可选用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纸(板)。 13.2 检测技术人员要求 13.2.1 从事翡翠品质等级评价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业技术部门的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 13.2.2 进行翡翠品质等级评价时,应有不少于三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品质等级评价,分别对其各项要素进行评分,并取得一致结果。 13.3 分级操作要求 13.3.1 颜色分级 13.3.1.1 反射光观察时,要求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45,样品距光源、人眼距离大致为

    21、20cm25cm。 13.3.1.2 透射光观察时,将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距离大致为20cm25cm。 13.3.2 透明度分级 13.3.2.1 反射光观察时,要求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45,样品距光源、人眼距离大致为20cm25cm。 13.3.2.2 透射光观察时,将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距离大致为20cm25cm。 13.4 评分要求 将所有参与样品品质评价的技术人员对样品的评分相加后取其平均值,以此为该件样品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分数划分档次和级别。 14 翡翠品质评价证书基本内容 评价证书包括如下

    22、内容: a) 证书编号。 b) 评价依据。 c) 实物照片。 d) 质量。 e) 颜色评价结论。 f) 透明度评价结论。 g) 净度评价结论。 h) 质地评价结论。 i) 工艺评价结论。 j) 综合印象评价结论。 DB 12/T 5012013 9 k) 综合性等级评价最终结论。 l) 评价单位、人员签章、日期。 m) 其他内容:可包含翡翠饰品的名称、商业俗称、文化含义等。 DB 12/T 5012013 1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翡翠常见内外部特征类型 A.1 翡翠常见内部特征类型 翡翠常见内部特征类型见表A.1。 表A.1 翡翠常见内部特征类型 编 号 名 称 说 明 01

    23、 点状物 翡翠中的点状内含物,可呈白、灰白、黄、褐、黑等颜色 02 絮状物 翡翠中的绵絮状、丝网状内含物,主要呈白、灰白颜色,部分呈褐、黑等颜色 03 块状物 翡翠中的块状、团块状内含物,主要呈白、灰白颜色,部分呈褐、黑等颜色 04 解 理 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和(或)解理面呈现的点状、片状闪光,俗称“翠性” 05 纹 理 翡翠中由板状、柱状或片状矿物近乎平行排列而呈现的纹相,俗称“石纹” 06 裂 纹 翡翠中晶体的连续性和(或)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产生的裂隙 A.2 翡翠常见外部特征类型 翡翠常见外部特征类型见表A.2。 表A.2 翡翠常见外部特征类型 编 号 名 称 说 明 01 破 口 翡翠表

    24、面破损的小口 02 解 理 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和(或)解理面呈现的点状、片状闪光,俗称“翠性” 03 刮 伤 翡翠表面很细的划伤痕迹 04 抛光纹 抛光不当所致的细密线状痕迹,在同一方向上相互平行 05 纹 理 翡翠中由板状、柱状或片状矿物近乎平行排列而呈现的纹相,俗称“石纹” 06 裂 纹 翡翠中晶体的连续性和(或)完整性遭到破坏而产生的裂隙 DB 12/T 5012013 11 参 考 文 献 1 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 名称 2 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 鉴定 3 GB/T 23885-2009 翡翠分级 4 DB53/T 302-2009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2 T 501-2013 翡翠品质评价.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