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3 T 983-2015 辣椒抗疮痂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62259       资源大小:133.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3 T 983-2015 辣椒抗疮痂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pdf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辣椒抗疮痂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Rul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pepper for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spotDB43/T 9832015 ICS 65.020.20B 05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5-03-23 实施2015-01-23 发布DB43/T 9832015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2.1 辣椒疮痂病 pepper bacterial spot disease 12.2 感病对照 12.3 抗病对照 13 辣椒疮痂病菌接种体制备 13.1 病原物纯化与鉴定 13.2 接种体

    2、的制备和保存 14 室内抗性鉴定 24.1 鉴定室 24.2 鉴定设计 24.3 鉴定对照材料 24.4 鉴定材料育苗 24.5 接种 25 病情调查 35.1 调查时间 35.2 病情级别划分 35.3 调查方法 36 抗病性评价 36.1 抗病性评价标准 36.2 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判别 47 抗性鉴定记载表格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辣椒抗疮痂病鉴定记载表格 5DB43/T 9832015 II 前 言 为了规范辣椒疮痂病抗病性鉴定,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

    3、位: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井元、张竹青、刘峰、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 DB43/T 9832015 1 辣椒抗疮痂病室内鉴定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抗疮痂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辣椒疮痂病菌接种体制备、室内抗性鉴定、病情调查、抗病性评价以及记载表格。 本标准适用于辣椒疮痂病室内抗性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2.1 辣椒疮痂病 pepper bacterial spot disease 由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侵染引起的发病初期叶片呈水渍状黄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边缘暗绿色稍隆起、

    4、中间淡褐色、稍凹陷、表皮呈粗糙的疮痂状病斑,受害严重的叶片其边缘和叶尖变黄,干枯脱落;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直径0.5 cm左右,边缘稍隆起,表面粗糙,是引起烂果的种传性病害。 辣椒疮痂病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极生单鞭毛,能游动,菌体大小(1.01.5)m(0.60.7) m;菌体排列链状,有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好气;在YDC培养基平板上,菌落呈黄色粘稠状、凸起、圆形。 2.2 感病对照 用于判定试验结果是否有效的感病辣椒品种,本标准中使用的茄门品种为灯笼形甜椒,接种后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50。 2.3 抗病对照 用于试验中对抗性评价的比较,

    5、本标准中使用的PI163192材料为亚蔬世界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的晚熟羊角椒,接种后的病情指数DI30。 3 辣椒疮痂病菌接种体制备 3.1 病原物纯化与鉴定 采集田间具有典型辣椒疮痂病症状的病叶,用常规划线分离法或稀释分离法分离疮痂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寄主范围、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菌后,再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并保存备用。 3.2 接种体的制备和保存 3.2.1 接种体的制备 用接种针挑取一保存于平板或Ampoule管中的疮痂病菌菌落,采用平板划线接种法接种在酵母葡萄糖碳酸钙(YDC)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 h后

    6、,选取边缘清晰、有光泽、DB43/T 9832015 2粘稠状、似有流动感的黄色单菌落转移到YDC液体培养基中28恒温震荡培养16 h,加灭菌蒸馏水配置成(31085108 )cfu/mL 的接种悬浮液,最后在悬浮液中加入吐温20,使吐温20浓度为1。 YDC液体培养基的配制:酵母粉10 g,葡萄糖 20 g,碳酸钙粉末20 g,用蒸馏水补足1000 mL,121,灭菌20 min; YDC固体培养基的配置:酵母粉10 g,葡萄糖 20 g,碳酸钙粉末20 g,琼脂粉15 g,用蒸馏水补足 1000 mL,121,灭菌20 min。 3.2.2 病原物的保存 将菌液加入已灭菌的脱脂牛奶中制成菌

    7、悬液,经冷冻干燥、抽真空后保存于 Ampoule 管中,置于-20以下的冰箱中长期保存;短期频繁使用的用YDC平板培养基保存于4的冰箱中。 4 室内抗性鉴定 4.1 鉴定室 人工接种鉴定室应具备可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条件,使人工接种后具备良好的发病环境。 4.2 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每份材料重复3次,每一重复10株苗。 4.3 鉴定对照材料 设PI163192材料为抗病对照品种,茄门甜椒为感病对照品种。 4.4 鉴定材料育苗 待鉴定的辣椒种子先在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种(810) min,并不时搅动,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后置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露白后播种于育苗钵内。育苗基质为草木

    8、灰(或草炭)、蛭石、菜地土以2:1:1的比例混合,每20 kg左右育苗基质121高温蒸汽灭菌40 min,在25温室或大棚里育苗,幼苗应生长健壮、大小一致。 4.5 接种 4.5.1 接种期 最适接种期为(56)片真叶。 4.5.2 接种体浓度 (31085108)cfu/mL。 4.5.3 接种方法 采用喷雾法,将菌悬液均匀喷洒于待鉴定辣椒叶片正反两面,直到叶片表面有水珠滴落为止。 4.5.4 接种后的管理 接种后将植株置于白天(2832),晚上(2225)的温室中,先在相对湿度(9010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72 h,然后将相对湿度调为(7075)%,光照时间(1214) h。 DB43/

    9、T 9832015 3 5 病情调查 5.1 调查时间 接种后第15天调查病情 5.2 病情级别划分 幼苗病情级别及其相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表1 辣椒抗疮痂病苗期室内鉴定病情级别的划分 病情级别 病情描述 0 全叶无病斑 1 病斑占叶片面积的10% 3 病斑占叶片面积的(1125)% 5 病斑占叶片面积的(2650)% 7 病斑占叶片面积51% 5.3 调查方法 调查鉴定材料接种后的发病情况,依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调查和登记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 100s = SN nDI )( (1) 公式中: DI 病情指数; s 各

    10、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 n 各病情级别的植株数; N 调查总植株数; S 最高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 6 抗病性评价 6.1 抗病性评价标准 根结鉴定材料3次重复的病情指数(DI)平均值确定其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2。 表2 辣椒对疮痂病抗性的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DI) 抗性评价 DI = 0 免疫(I) 0 DI 10 高抗(HR) 10 DI 30 抗病(R) 30 DI 50 中抗(MR) 50 DI70 感病(S) DI 70 高感(HS) DB43/T 9832015 46.2 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判别 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DI50),该批次的抗疮痂病鉴定即为有效。 7 抗性鉴定记载表格 辣椒抗疮痂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附录A。DB43/T 9832015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辣椒抗疮痂病鉴定记载表格 病 情 级 别 品 种 名 称 重 复 编 号 0 1 3 5 7 病 情 指 数 平 均 病 指 抗 性 评 价 品种来源 播种日期 接种日期 病原分离物编号 调查日期 调查人 鉴定技术负责人 (签字)


    注意事项

    本文(DB43 T 983-2015 辣椒抗疮痂病室内鉴定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