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Cryogenic Insulation Cylinder Periodical Insection RegulationDB43/T 10392015 ICS 23.020.30J 24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5-07-27 实施2015-05-27 发布DB43/T 10392015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4 检验机构、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 25 检验准备 26 外部检验与评定 37 内部检验与评定 38 安全附件、阀门及管路检验 49 耐压试验(内胆) 510 气密性试验 611 日静
2、态蒸发率测试 612 漏气速率、漏放气速率、真空度检测 713 检验记录、报告与检验结论 714 附则 8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定期检验报告示例 9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定期检验记录表12DB43/T 1039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丁、王华明、王晓巨、殷先华、王洋、罗金、余江涌、龚秋、邓书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43/T 10392015 1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1 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焊接绝热气瓶(以下
3、简称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程序、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湖南省内盛装液氮、液氩、液氧、液化天然气(LNG)、液态二氧化碳等低温液体介质,瓶体为钢制且为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设计温度不低于-196,公称容积不小于10L,工作压力为0.2MPa-3.5MPa可重复充装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4159 焊接绝热气瓶 GB 12135 气瓶检验站技术条件 TSG Z7001 特种
4、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GB 7144 气瓶颜色标识 GB/T 10878 气瓶锥螺纹丝锥 GB/T 8336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TSG RF001 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 16918 气瓶用爆破片技术条件 JB/T 6896 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 GB 3864 工业氮 GB/T 12137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B/T 18443.3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漏率测量 GB/T 18443.4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漏放气速率测量 GB/T 18443.5 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 静态蒸发率测量 GB/T 18443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GB 1307
5、5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JB/T 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静态蒸发率 气瓶在盛装大于1/2最大充装量时,静置达到热平衡后,24h内自然蒸发损失的低温液体的质量和DB43/T 10392015 2容器有效容积下低温液体质量的百分比,换算为标准环境下(20,0.1MPa的蒸发值),单位为%/d。 3.2 漏气速率(简称漏率)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或间隙流入到真空系统或容器内的气体量,单位Pam3/s。 3.3 放气速率 常温状态下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单位时间气瓶真空夹层中各种材料解吸的气体量,单位Pam3/s。 3.4 漏放气速率 气瓶
6、放气速率和漏气速率之和,单位Pam3/s。 3.5 气瓶附件 所有连接在气瓶外部、在承压状态下可以保持气瓶正常工作的配件,包括:进出口阀、安全阀、爆破片、液位计、压力表、增压阀、节气阀、放空阀、用气阀等。 4 检验机构、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 4.1 检验机构 进行气瓶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必须符合GB12135的要求,并按TSG Z7001要求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4.2 检验周期 4.2.1 一般情况,每三年一次,车用焊接绝热气瓶每两年一次;使用期限超过20年后,每年一次。 4.2.2 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应于检验有效期满30日前申报气瓶的定期检验,对气瓶出现异常情况的应提前送检。
7、 4.2.3 存在以下异常情况的应提前送检 a) 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年的; b) 经修理后的; c) 阀门无法开启的或安全附件失效的; d) 安全阀频繁起跳,影响气瓶使用性能的; e) 使用过程中,外表面出现“冒汗”、“结霜”现象,外壳出现可见的霜冻分界面现象的 f) 气瓶在使用过程中,若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4.3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外部检查、内部检查、安全附件、其他附件及管路检验、渗透检测(必要时)、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日静态蒸发率的测定。 对非因绝热材料原因和内外表面缺陷导致日静态蒸发率无法达到表1要求的气瓶,应对气瓶进行抽真空,检测真空度、漏率和日静态蒸发率。 5 检验准备
8、 5.1 技术档案资料审查 DB43/T 10392015 3 5.1.1 首次检验时,审核出厂文件(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使用说明书)。 5.1.2 历次检验报告。 5.1.3 运行记录。 5.1.3.1 充装记录。 5.1.3.2 日常运行维护记录。 a) 查询使用频率和状况、有无异常现象发生; b) 查询静态蒸发率变化情况,外壳结露、结霜情况; c) 维护维修记录。 5.1.4 返厂修理证明。 5.2 登记及标识检查 5.2.1 逐只检查气瓶制造标记和检验标志。登记内容包括制造国别、制造厂名或代号、出厂编号、出厂年月、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充装介质、公称容积、有效容积、最大
9、充装量、净重、上次检验日期。 5.2.2 对以下情况的气瓶,应进行去功能化: a) 未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 b) 制造标志不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 c) 未经制造监检、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制造标志无公称工作压力、制造编号、制造日期等项目而又无据可查的; d) 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使用的。 5.2.3 对于瓶内介质不明、阀门无法开启、安全附件失效的气瓶,应与待检气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 5.3 确认瓶内介质后,根据介质的不同性质,在保证安全、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采用与瓶内介质相适应的方法将瓶内气体排出。对于盛装易燃易爆介质的气瓶必须进行充氮置换
10、处理;对于盛装毒性介质的气瓶,在排放瓶内气体后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瓶内解毒处理。 5.4 确认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用不损伤瓶壁金属的器械卸下安全附件,并对其按照瓶号进行编号,以防混淆。 6 外部检验与评定 以目测或用510倍的放大镜逐只对气瓶外表面进行检查: a) 气瓶外表面、纵环向对接接头、防护架、分配头、底部支座与瓶体角接接头有无裂纹、咬边等缺陷。焊接接头缺陷的类型和严重性有疑问时,可采用 510倍的放大镜检查,必要时应进行渗透检测,渗透检测应符合JB/T4730的要求,合格级别不低于级。外表面发现有裂纹的气瓶应判废或返厂维修。 b) 检查气瓶外壳外表有无碰撞变形、凹陷、凹坑等机械
11、损伤。凹陷的深度大于10mm的,应重点检查外壳在盛装低温液体时平衡状态下有无结霜、冒汗等异常现象。外壳有严重的变形、凹陷、凹坑、尖锐的机械损伤等可能影响夹层绝热性能的气瓶应判废或返厂维修。 c) 防护架、气液分配头、底部支座焊缝有无变形、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检查防护架、底部支座有无变形及松脱,底座的附件应完好无损,底座与瓶体连接后不能有异常倾斜现象。防护架、底部支座因开裂、变形、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而失去作用的气瓶应判废或返厂维修。 DB43/T 10392015 47 内部检验与评定 7.1 用内窥镜或电压不超过24伏、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灯逐只对气瓶进行内部检查。 7.2 检查内胆内表面焊缝及
12、瓶体板材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变形等新生缺陷;内胆存在裂纹、变形等新生缺陷的气瓶应判废或返厂维修。 7.3 检查液位计的护杆、液相管的护杆是否有弯曲及松脱。 7.4 检查气液分配头接口螺纹有无裂纹、变形或机械性损伤。螺纹不得有裂纹性缺陷,但允许螺纹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损伤,允许有不超过3牙缺口,且缺口长度不超过圆周的1/5,缺口深度不超过牙高的1/3。 7.5 螺纹的轻微磨损或其他损伤可用符合GB/T10878规定的丝锥修复,修复后用符合GB/T8336的量规进行检验。 8 安全附件、阀门及管路检验 8.1 安全附件检验 安全附件必须符合TSG RF001、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必须选用有特种设备安全
13、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的单位生产的产品,其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应明确、清晰。 气瓶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液位计。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阀、压力表每年校验一次,爆破片每3年至少更换一次(制造单位明确延长或缩短使用寿命的除外),液位计不准时,应由制造厂家更换。 8.1.1 安全阀 安全阀的检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a) 检查安全阀阀体(或合格证)上标注的开启压力是否与所使用的气瓶压力级别相适应; b) 检查安全阀阀体、连接螺纹是否完好; c) 检查校验有效期是否过期; d) 气瓶上装有一只安全阀,要求开启压力不大于工作压力的1.2倍;装有二只安全阀的,主安全阀开启压力
14、为工作压力的1.01.2倍,副安全阀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82.0倍。 8.1.2 爆破片 爆破片应符合GB16918的要求,且爆破片的爆破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82.0倍。 a) 检查爆破泄放侧或装置外侧(或合格证)标注的爆破压力是否与所用气瓶的压力级别相适应; b) 检查爆破片是否超过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的使用条件; c) 检查连接螺纹是否完好; d) 检查爆破片表面是否有变形、划伤或其他机械损伤,安装方式、方向、位置是否正确,在规定使用期限内,超过标定压力而未爆破的,若有则应更换; e) 气瓶爆破片应定期更换,使用期限为气瓶的耐压试验间隔周期。 8.1.3 压力表 压力表的检验包括以下几
15、方面: a) 检查压力表的选型、量程、精度是否与所用气瓶的压力级别和充装介质相适应; DB43/T 10392015 5 b) 目测检查压力表的外壳及指针是否有损坏,表盘玻璃破裂、刻度指示值不清晰、指针扭曲断裂、泄压后指针不归零位、铅封损坏,则应更换; c) 检查压力表检定有效期是否过期; d) 必须采用禁油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2.5级,量程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3.0倍。 8.1.4 液位计 液位计的检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a) 检查液位计是否与充装介质相适合; b) 检查液位计外观及附件。必要时拆卸液位计,检查液位计的浮杆是否变形,组件是否齐全、完好,检查液面指示环(或表头); c) 对于液
16、位计出现假液位、表盘模糊不清、泄漏等情况必须进行校正或更换; d) 液位计重新安装时应注意更换指示器基座的密封垫圈; e) 检查液位计检定有效期是否过期。 8.2 阀门检验 8.2.1 调压器 调压器是指气瓶的增压回路和节气回路上所使用的增压器和节气调压器,或合并式(增压/节气)调压器。 a) 解体清洗及外观检查:检查调整螺杆、调节螺母(或锁定螺母)的螺纹是否完好,检查弹簧是否存在变形和裂纹及疲软等缺陷,检查鼓膜片及阀头是否完好; b) 上述零部件如有异常均应修理或更换,同时阀头应更换密封垫; c) 修理组装后进行调压器的设定点调试:节气调压器比增压调压器的设定压力高出 0.1MPa,合并式(
17、增压/节气)调压器只作增压设定点调试; d) 设定点的调整方法:拧松调整螺杆的锁紧螺母,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杆是增加压力设定值,反时针转动螺杆是降低压力设定值。 8.2.2 采用目测或510倍放大镜检查阀体和螺纹有无裂纹、变形或其他机械损伤。阀体不允许有严重变形,螺纹不得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气液阀门保证启闭自如,不允许泄露。阀体及阀门内零部件的更换应返厂进行。 8.3 管路检验 采用目测510倍放大镜检查管路接头、焊缝等处有无裂纹、损伤、堵塞等缺陷。必要时可进行渗透检测,渗透检测应符合JB/T4730要求,合格级别不低于级。 8.4 用于气瓶的安全附件、管路、阀门应满足低温液体充装、输出、排放等操
18、作要求,所用的密封件不得与盛装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 8.5 所有从瓶体上拆除的附件分别检验合格后,根据盛装介质的特殊要求对表面做相应的处理,并按维护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8.6 对盛装液氧的气瓶,应检查瓶内有无被油脂玷污,发现存在玷污时,应进行脱脂处理;对外壳、安全附件、管路、阀门及各拆装接口都应进行脱脂、去油处理,且符合JB/T 6896有关规定。 9 耐压试验(内胆) 内胆耐压试验应采用气压试验。 DB43/T 10392015 69.1 试验准备 在气瓶内、外表面检查和安全附件检验、调试、校验合格后,按附件标注的气瓶检验编号组装到原气瓶上。但附件在组装之前,应进行清洗脱脂,必须确认
19、组装件及所用工具无油脂方可进行组装。 9.2 气压试验 气压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气瓶必须逐只进行气压试验,试验场地应是专用区域,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标志,试验介质采用干燥洁净的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温度不低于5,气压试验必须在所有零部件、附件合格并组装后进行; b) 气压试验周期为每6年至少一次; c) 气瓶的气压试验压力必须按照待试验气瓶上标记的试验压力或按照待试验气瓶上标记的工作压力依照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试验时先缓慢升压至规定压力的10%,保压3分钟,对所有焊缝及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无泄漏后升压到规定压力的50%,如无异常再按每次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时间3分钟。然后
20、降至试验压力的87%,保压并检查; d) 如阀门出现泄漏,允许消除漏气后重新进行气压试验,其重复次数不超过三次。气压试验后卸压速度应缓慢; e) 在试验过程中,如出现内泄漏、明显变形、或保压期间有压力回降现象的气瓶为不合格。 10 气密性试验 10.1 经组装检查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 10.2 试验介质应采用符合GB3864的氮气,也可利用汽化器将低温液体汽化成气体。 10.3 试验方法和安全措施应符合GB/T 12137的规定。 10.4 试验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保压1分钟,压力表不允许有回降现象,用不含油脂的检查液检查安全附件、管路、阀门及密封面,无泄漏视为合格。 11 日静态
21、蒸发率测试 11.1 检验方法应符合GB/T18443.5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的规定。 11.2 日静态蒸发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公称容积V(L) 10 25 50 100 150 175 200 300 450 静态蒸发率(LN2)%/d 6.7 5.4 4.2 3.6 3.0 2.6 2.5 2.3 2.1 11.3 气瓶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静态蒸发率采用称重法测量。测试过程中先根据蒸发量计算测试蒸发量,然后再利用测试蒸发率计算出静态蒸发率。 a 测试蒸发率 按式(1)计算: g0l100%qVa r=式中: (1) DB43/T 10392015 7 0 测试蒸发率,单位为百分
22、比每天(%/d); qg 24h内蒸发的气体质量,单位为千克每天(kg/d); l r 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饱和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V 被检件的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 b 静态蒸发率 按式(2)计算: 44ss200 44fg1212293.15293.150.70.3TThT TTaa=+式中: 20 静态蒸发率,单位为百分比每天(%/d); 0 测试蒸发率,单位为百分比每天(%/d); h 试验环境压力下饱和液体的汽化潜热,单位为千焦耳每千克(kJ/kg); hfg 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饱和液体的汽化潜热,单位为千焦耳每
23、千克(kJ/kg); Ts 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饱和液体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1 试验时日平均环境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2 试验时被检件内日平均压力对应的深冷液体饱和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11.4 气瓶的日蒸发率要求: a) 定期检验气瓶静态蒸发率不大于2倍设计(出厂)静态蒸发率指标; b) 修理后气瓶静态蒸发率不大于1.5倍设计(出厂)静态蒸发率指标; c) 盛装二氧化碳介质定期检验气瓶静态蒸发率指标分别为上述指标的2倍来核算。 11.5 气瓶的蒸发率测试介质为液氮。 11.6 在气瓶蒸发率测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气瓶有无如下情况出现,如有,则应立即停止
24、静态蒸发率测试,排放余液: a) 气瓶的外表面出现“结露”、“结霜”现象; b) 气瓶的外壳出现可见的霜冻分界面; c) 夹层爆破片破裂,气体排放。 12 漏气速率、漏放气速率、真空度检测 对于检查中发现静态蒸发率超标、外壳存在结霜或结露、丧失真空度等情况的气瓶,如重抽真空,还应进行漏气速率、漏放气速率、真空度检测。 12.1 气瓶漏气速率、漏放气速率的指标: a) 气瓶夹层的漏气速率应小于610-8Pa.m3/s; b) 气瓶夹层的漏放气速率应小于710-7Pa.m3/s。 12.2 检漏的要求和程序应符合GB/T 18443.3的要求。 12.3 在重抽真空后,在气瓶漏气速率、漏放气速率测
25、量合格后仍有怀疑者,可以再做静态蒸发率测试。 13 检验记录、报告与检验结论 13.1 检验记录、报告 检验人员综合以上检验结果,作好检验记录,给出检验结论,出具检验报告(详见资料性附录A“焊(2) DB43/T 10392015 8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资料性附录 B“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记录”)。在定期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分别给出气瓶各项检验结果。检验全部结束后,给出综合检验结论。 13.2 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结论为合格的,同时给出下次检验日期。 检验合格的气瓶将检验合格标记安装固定在气瓶上,并充氮(不低于0.01MPa)正压封存。 14 附则 14.1 检验
26、过程中,气瓶的维修工作应由具有焊接绝热气瓶制造或改造、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 14.2 报废气瓶应由检验单位负责去功能化,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附录4的规定,填写气瓶判废通知书通知气瓶产权单位。DB43/T 10392015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定期检验报告示例 绝热气瓶定期检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采用以下示例的设置。 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示例) 使用单位 : 气瓶型号 : 出厂编号 : 检验日期 : (印制检验机构名称) DB43/T 10392015 10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 使用单位 气瓶型号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出厂编号 工作压力 MPa 公称容积 L 气瓶
27、净重 Kg 最大充装量 Kg 有效容积 L 充装介质 结构形式 制造标记 资料审查 上次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及注意事项 1、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2、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等易损安全附件在下一检验周期内应按规定及时检验、校核,保证气瓶安全使用。 检验发现的缺陷位置、程度、性质及处理意见(必要时附图或附页): 下次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审批: 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机构核准证号: 检验单位(章) 第 页 共 页 DB43/T 10392015 11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 序号 检 验 项 目
28、 检验结果 备 注 1 资料审查 2 外观检查 3 内部检查 4 安全附件及阀门检验 5 耐压试验 6 气瓶气密性试验 7 日静态蒸发率测试 8 漏气速率(必要时可选) 9 漏放气速率(必要时可选) 10 无损检测(必要时可选) 11 其他 记事栏: 检验: 日期: 审核: 日期: 注:没有或未进行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 无 问 题 或 检验结果合格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 有 问 题 或 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并且在备注栏中说明。 第 页 共 页DB43/T 10392015 1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定期检验记录表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记录表 使用单
29、位 气瓶型号 制造单位 制造日期 出厂编号 工作压力 MPa 公称容积 L 气瓶净重 Kg 最大充装量 Kg 有效容积 L 充装介质 结构形式 注册编号 制造标记 资料审查 上次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规则 检验准备 受检气瓶介质完全排空,瓶内无压,瓶内温度满足检验要求。 检验场地环境和设施条件满足检验要求。 设备名称 型号 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 编号 主要 仪器 设备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备注及问题说明 1 外壳的纵环向焊接接头、角接接头裂纹、咬边、弧坑、变形、泄漏等 2 外壳表面变形、凹陷、凹坑等机械损伤 3 外壳结霜、冒汗 4 其液分配头机械损伤、角接接
30、头裂纹 5 防护架、底部支座的开裂、脱落 外部 检查 6 防护架、底部支座的变形、腐蚀或其他机械 第 页 共 页 DB43/T 10392015 13 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记录表 7 内胆内表面的裂纹、变形等新生缺陷 8 内胆内表面的杂物 内部 检查 9 与内胆或分配头连接的螺纹开裂、磨损、变形或其他损伤 10 安全阀 开启压力 MPa 有效期: 开启压力 MPa 有效期: 11 压力表 量程 MPa 精度: 有效期: 12 爆破片 爆破压力 MPa 有效期: 13 液位计 安全 附件 检查 14 安全附件接口密封面 15 阀体、螺纹裂纹、变形、磨损、机械损伤 阀门 检查 16 阀门启闭、泄漏
31、 17 管路接管角焊缝的裂纹 管路 检查 18 管路接管的损伤、堵塞 渗透检测 19 外壳、管路接管的渗透检测 20 瓶内油脂玷污、杂物 附件组装 检查 21 瓶内可拆卸的附件油脂玷污、杂物 试验 介质 环境 温度 试验 压力 保压 时间 试验 日期 气密性 试验 压力表 1.量程: 精度: 编号: 2.量程: 精度: 编号: 日蒸发率 d 真空度 Pa 漏率 Pa.m3/s 试验 日期 检测结果: 合格 不合格 问题: 检验: 日期: 审核: 日期: 注:没有或未进行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 无 问 题 或 检验结果合格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 有 问 题 或 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在检验结果栏打“”,并且在备注栏中说明。 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