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解析版).doc

    • 资源ID:349444       资源大小:33.1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解析版).doc

    1、2012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解析版) 选择题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答案: C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B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一样的 C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草莓 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 B C 以下与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酶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起作用 B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C DNA的转录和复制都需要解旋酶 D细胞质中没有与 DNA复制相关的酶 答案: A C 有关 “治疗性克隆 ”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 B其核心技术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 C胚胎干细胞可克隆出不同组织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中国政府既反对生殖性克隆人,又反对治疗性克隆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果蝇与豌豆都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但从生长周期来看,选果蝇更好 B小黑麦的单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是可育的 C吃米饭后,迅速转化为肝糖原,其调节方式仅有激素调节 D水稻根细胞获能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 答案: A 下列有关生物

    3、实验材料的选用正确的是 ( )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榕树叶肉细胞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B提取 DNA时可以用花椰菜也可以用鸡血 C西瓜汁中无还原性糖,不能代替梨汁做还原性糖的鉴定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以蔓生的紫藤作调查对象 答案: B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q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的成分中可以有尿素和神经递质 C “空调病 ”是由于环境稳态失调 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机体就达到稳定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不属于基因工程 B基因工程可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C微生物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穿刺接种法 D体细胞杂交技术

    4、可用于克隆动物 答案: B 综合题 水与生物息息相关。 冬季植物细胞产生许多可溶性糖,阻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此时,细胞内自由水 /结合水会 ,代谢会 。 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是 ,从而防止干旱致死; 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降低光合速率。 某沙漠植物体内碳( C)的代谢途径如下: 上图 A、 B两个过程中, 是在晚上进行的,理由是 有些动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可通过 (答一生理过程)产生水。 用达尔文的观点来看,生物适应环境是 的结果。 答案: 降低 减慢 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暗反应 A过程 应为沙漠植物白天因为温度高而且缺少 水,要关闭气孔,只有晚上才能开发气孔吸收 CO

    5、2, CO2与 PEP反应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在白天释 CO2参与卡尔文循环。 有氧呼吸,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过程生成水 长期自然选择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水藻类大量滋长、污染水体。轮叶黑藻可以抑制水中各类藻类的生长繁殖,有人对此作了如下研究: 制备轮叶黑藻浸提液备用 把 6只烧瓶进行标号 往每个烧瓶添加湖水样 300ml 往 1、 2、 3号瓶各加 30ml蒸馏水, 4、 5、 6号瓶各加 30ml轮叶黑藻提液;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别于第 2、 4、 6天测量各瓶中混合藻类的生物量(用叶绿素 a的含量表示,单位 mg/L),记录如下表: 烧瓶 2天 4天 6天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

    6、a 平均含量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 a 平均含量 叶绿素 a含量 叶绿素 a 平均含量 1 2 10 2 00 2 40 2 40 2 58 2 60 2 1 98 2 39 2 59 3 1 92 2 41 2 63 4 1 50 1 60 1 20 1 20 0 51 0 52 5 1 60 1 30 0 55 6 1 70 1 10 0 50 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为什么不用显微计数法来描述培养瓶中混合藻类的生物量?_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 ,无关变量有 。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号瓶,实验组是 号瓶。 根据上述研究,你认为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 用直方图表示轮叶黑藻对

    7、混合藻类的抑制率(抑制率 =1-实验组叶绿素 a平均含量 /对照组叶绿素 a平均含量) 答案: 藻类由于在水中聚集成群体,所以不宜用显微镜计数 是否加入轮叶黑藻浸提液 叶绿素 a平均含量 光照强度、水体温 度,水体酸碱度等 1 2 3号瓶 4 5 6号瓶 水体中放养轮叶黑藻 甲、乙、丙、丁四种动物在外界温度为 5-35 条件下暴露 2小时后的体温变化见下图: 图中 表示人的体温变化,其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在外界温度为 10 时,机体相对耗氧量(氧气 g/kg)最大的是 。原因是 。 食物、资源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最终是影响种群的 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从而导致种群呈 型曲线增长。 下图为克里斯

    8、琴提出的内分泌调节种群密度的学说示意图: 其中 A激素为 , B激素为 。 答案: 乙 下丘脑 甲 甲动物维持恒温 40多度,所以在外界温度为 10 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量以产热维持体温 出生率和死亡率 S 生长激素 促性腺激素 水稻( 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 水稻基因组计划应测其 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袁隆平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水稻,其基因型为 S( rr), 其中 S为细胞质基因, r为核基因 ,极大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的育种进程。这种雄性不育水稻在育种上的重要意义是 。如何让这株雄性不育水稻繁殖下去,袁隆平选用多种水稻做父亲

    9、与其杂交, 发现有一品水稻 基因型为 N( r r) 可与其杂交,保持其后代仍为 S( rr);另一品种水稻 基因型为 N( RR) 与其杂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复为雄性可育。由此可见水稻的这种雄性不育性状是由 _ 控制的。 若让基因型为 N( RR)的水稻与 S( rr)杂交得到 F1, 其基因型是 ; F1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后来有的科学家又发现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光周期或温度条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 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影响水稻根系吸收矿质离子,原因是 。进行合理施肥、除草灭虫提高水稻产量,体现了生态学的什 么原理? 答案: 12 去掉雄蕊的操作,实现杂交 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 S( Rr) 雄性可育:雄性不育 =3:1 表现型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吸收矿质离子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根系吸收矿质离子 调整能量流动使其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方向


    注意事项

    本文(2012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与答案(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