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49343       资源大小:314.9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 ) A清真寺 B埃及金字塔 C黄山云海 D傣族泼水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旅游资源按其本质属性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清真寺、金字塔和泼水节都属于人文景观,而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景观。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结合选项判断各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的差异即可判断其类型的差异。 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

    2、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小华沿丙线路到陕西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尽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特征是( ) A沟壑纵横 B一望无际 C丘陵广布 D山河相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下图的地形剖面特征,判断该地形剖面经过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故判断为乙线路。 【小题 2】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故地貌特征:千沟万壑,从而 “有时看到景点尽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 ”。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形地势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地势分布特征和区域自然

    3、环境特征即可判断。 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 “3S”(sun、 sea、 sand)转移到 “3N”(Nature:自然;Nostal-gia:怀乡; Nirvana:涅 ),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A宗教旅游 B虚拟旅游 C生态旅游 D商务旅游 答案: C 试题分析: “3N”旅游让心灵沐浴在大自然中( Nature),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 Nostal-gia)中,只有生态旅游才具备。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 “3S”和 “3N”的意思,并结合选项中各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即可判断。 下列旅游建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4、是 A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 B保护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合理开发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颐和园内建高等级的星级宾馆 ”破坏了旅游景观的整体氛围和背景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当地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的是 A深圳的摩天大楼 B上海的高架道路 C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D西藏的布达拉宫 答案: C

    5、 试题分析:深圳的摩天大楼,上海的高架道路属于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小;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反映了江南 “多雨、河流多 ”的自然环境特征, C正确;西藏的布达拉宫反映了当地的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选项中的各项人文景观的特征和主要的形成原因即可分析。 下列各组景观中,都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 A岩画、蒙古包、长城 B窑洞、溶洞、云冈石窟 C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滇池 D大运河、都江堰、梯田 答案: A( D) 试题分析:文化景 观,即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溶洞、西湖、滇池都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的,故属于

    6、自然景观。 考点:本题考查景观的分类。 点评:本题为 2005年江苏省高考真题,为双选题。 2008年 7月 6日,中国 “福建土楼 ”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 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面是福建永定县振成楼案观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自然环境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下列不属于图中土楼具有功能 A防震 B避风沙 C防御 D保暖隔热 【小题 2】土楼修建是为了居住,现成为旅游景点,体现了旅游资源具有 A多样性 B非凡性 C可创造性 D长存性 【小题 3】影响福建土楼屋顶形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小题 4】福建土楼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是因为它具有

    7、A经济价值 B教育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福建土楼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降水较多,风沙较少。 【小题 2】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最初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资源,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小题 3】由图可以看出,土楼屋顶较尖,这与当地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有关。 【小题 4】福建土楼属于文化景观,故其吸引游览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上。 考点:本题以福建土楼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内涵、特性等。 点评:本题为高三模拟试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我国的区域

    8、自然环境特征和旅游景观的特征和主要的价值表现等内容即可分析。 瑞典北部边陲有个小镇叫洛布尔,由于纬度高,冬天天寒地冻且地广人稀。当地人用一块块冰砌成圆形的小屋。名曰 “冰砌旅馆 ”,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投宿。据此完成题。 【小题 1】青年人到 “冰砌旅馆 ”旅游的目的是 ( ) A增长知识 B科学研究 C探险寻古 D娱乐消遣 【小题 2】洛布尔小镇是通过下列哪一要素吸引游客的 ( ) A民俗活动 B名胜古迹 C旅游纪念品 D住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娱乐消遣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现代旅游形式虽多种多样,但以娱乐旅游占优势。 【小

    9、题 2】 “冰砌旅馆 ”是以独特的刺激体验的住宿方式吸引游客的。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材料信息,并结合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清朝画家恽田云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反映出旅游资源欣赏时要 A动静结合 B选择观景位置 C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反映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旅游景观欣赏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

    10、基本要求,并能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下列行为中,最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是 A优选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 C重视知识积累 D强身健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与观赏位置、观赏时机和强身健体关系不大。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耀斑,并能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是 沿岸徒步行走 乘坐透明游船 潜水 乘坐公交汽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大堡礁属于珊瑚礁,大部分位于海面以下,故应乘坐透明游船或潜水观赏。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

    11、握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分布特征,并结合选项比较分析即可。 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B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 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 D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旅游活动开展的基本条

    12、件等基础知识即可。注意比较选项内容。 现代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 A科学研究 B探亲访友 C猎奇探险 D娱乐消遣 答案: D 试题分析: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费为目的的旅游占 75%左右。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和主要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并结合选项比较分析即可判断。 旅游者共同的心愿是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有( ) A多样性 B.非凡性 C.永续性

    13、 D.可创造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其他 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等特性。旅游者追求的 “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 ”,说明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游旅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注意审题, “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 ”是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出的要求,采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显然多样性、永续性、可创造性均不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主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征,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结合 排除法解答此题即可。 将旅游资源

    14、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的依据是( ) A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B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 C旅游资源的规模大小 D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性知识的落实。 一般说来,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 ) A生物景观 B水域风光 C天象与气候景观 D地文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文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旅游自然的景观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

    15、握自然景观构成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这些自然景观构成的基础是 A水文 B地貌 C气候 D生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雄、奇、险 ”均形容其地质地貌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景观的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自然景观构成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即可。 一般说来,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旅游动机 旅游伙伴 闲暇时间 经济条件 娱乐消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旅游动机、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是旅游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对于此类试题,学

    16、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若游人在图中 H湖观赏到大量的鸿雁群,则最可能是在 A清明节前后 B端午节前后 C中秋节前后 D春节前后 【小题 2】根据图文信息,观赏鸿雁要 把握观赏时间与季节 位于特定的位置观赏 品味鸿雁文化的内涵 领略自然人文的和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结合材料 “秋草黄,鸿雁向南方,春意暖,鸿雁北归还 ”,反映了冬季时,鸿雁可能到达南方的 H地附近。 【小题 2】组合选项可采取排除法。对于该自然景观的欣赏既需要把握欣赏的时机,且结合诗句,体现了寓情于景

    17、,领会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要求。位于特定的位置观赏是地貌酷似景观的欣赏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 的区域地理和旅游景观的欣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只要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即可。 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 A景区内标志性的建筑物 B旅游活动的主体 C旅游景区的最佳综合效益 D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等。注意题目要求为 “不包括 ”。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注意审题 “不包括 ”,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

    18、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指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中旅游资源的 A市场距离 B游览价值 C地区接待能力 D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的质量,即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只有那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游人产生强烈的诱惑力。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黄山风光属于( ) A旅游主体 B旅游客体 C旅游业 D旅游媒介 答案: B 试题分析:黄山风光属于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

    19、的旅游客体;旅游活动中的旅游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三要素还包括旅游媒介,主要是指旅游业。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活动三要素的基本构成,并能结合选项比较分析即可。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西欧的荷兰是著名的低洼之国,他们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 13世纪海水冲进内陆,把湖泊变成了海湾 须德海,于是荷兰开始了首次造陆工程。这时造的陆地大多低于海面,全靠成百上千的风车日日夜夜、长年累月地排水。 1916年荷兰再次发生水灾,国家决定开发更大规模的拦海工程, 1932年建成巴里尔大坝。 1953年荷兰又谱写拦海保地动人乐章,他们

    20、制定 “三角洲计划 ”,在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堤坝和水闸,风车再次欢快地运转起来。根据以上材料,完成 (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 2分) A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 B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C地貌景观和气象景观 D生物景观和风土景观 ( 2)根据材料,分析荷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何种景观为主?试列举其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不少于三个)( 4分) ( 3)旅游业已成为荷兰重要的国民收入之一,试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角度分析其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6分) 答案:( 1) B ( 2分) ( 2)人文景观 ,风车、鲜花生产基地、拦海大坝、须德海、牧场等(不少于三个)(

    21、 4分) ( 3)从市场距离看: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从交通条件看:西欧高速交通发达。同时荷兰风车景观等,体现了旅游资源独特性( 6分) 试题分析:( 1)按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主要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属于自然景观;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而形成的属于人文景观。( 2)结合材料,反映了荷兰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次啊了中反映的风车、围海造陆大坝、须德海、鲜花种植等。(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从旅游资源特征、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 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等内容,并从

    22、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荷兰的基本概况和材料分析即可答题。 阅读材料,(每空 2分,共 20分),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 1985年入选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 1990年 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2004年 2月入选 “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黄山位于 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_级阶梯,由 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 _。 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 _。 黄山 “四绝 ”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_。从旅游资源的类

    23、型来看,它们都属于 _。 若想观赏到变幻莫测的 “黄山云海 ”,最佳季节是 _,最佳天气是_。 在游览黄山的 “怪石 ”时,若想欣赏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 答案: 安徽 三 花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迎客松 云海 自然景观 夏季 雨过天晴 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试题分析:( 1)图示黄山位于安徽省。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故属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黄山的成因是由于岩浆活动而形成,故岩石多花岗岩。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黄山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 3)黄山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云海属于气象气候景观;该四大景观都是由于自然原

    24、因而形成,故属于自然景观。( 4) “黄山云海 ”应在当地的雨季,即夏季;云海形成的最佳条件雨过天晴时。( 5)对地貌酷似景观应在特定的观赏位置欣赏。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 著名旅游景观和旅游景观的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地图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景观的欣赏等基本内容即可答题。 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 _、 _、 _、 _等( 2分)。 (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_ _( 4分); (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 A、 B两条路各有利弊,就 A线路而言,其

    25、利弊主要表现在:_( 2分) 答案:(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 2分) ( 2)优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4分) ( 3) 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减少耕地( 2分); 试题分析:( 1)直接从图示 可找出具有游览价值的旅游资源,如石林、湖泊、雪山、傣家竹楼等。( 2)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特征、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图示的区域实际相结合。( 3)比较图示 A、 B线路的线路长短、景观的主要旅游景点的多少、对农田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注意优缺点的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旅游区内交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基础内容分析即可,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