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9402014 控失尿素 文稿版次选择2014 - 06 - 30发布 2014 - 08 - 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XXXXXXXXX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 本标准 起草单位: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河南省肥料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跃进、刘兴旭、李玉顺、赵连紫、岳艳军、于郑宏、倪晓宇。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顾朝晖、冯梦喜 、余立祥 、朱止利。 DB41/T XXXXXXXXX 1 控失尿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控失尿素的要求、试验方法
2、、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尿素生产过程 的脲浆中添加控失剂获得的控失尿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41.1 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 1 部分:总氮含量的测定 GB/T 2441.2 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 2 部分:缩二脲含量 分光光度法 GB/T 2441.3 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 3 部分:水分 卡尔 费休法 GB/T 2441.7 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 7 部分:粒度 筛分法 GB/T 6003.12012
3、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 1 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 18382 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 HG/T 2843 化肥产品 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控失剂 一种以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等为基础材料的复配产品。 3.2 控失尿素 通过将控失剂直接添加到尿素生产过程的 脲浆中充分混合后生产的尿素。 3.3 控失率 在特定的砂柱淋溶装置中,以普通尿素大于 75%养分 溶出为检
4、测终点,比较普通尿素淋溶液中尿素含量与控失尿素淋溶液中尿素含量的差值占普通尿素淋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比率。 3.4 持续溶出时间 在特定的砂柱淋溶装置中,以尿素样品95% 养分溶出时间为检测终点,分别计算 控失尿素养分 持续溶出时间与普通尿素养分 持续溶出时间 。 DB41/T XXXXXXXXX 2 4 要求 4.1 外观: 灰白色颗粒状 4.2 控失尿素应符合表 1 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容器上的标明值。 表1 控失尿素的要求项 目 指 标 型 型 型 总氮(以干基计)/% 44.0 43.6 43.2 缩二脲 /% 1.5 水分的质量分数(H 2O) /% 1.0 持续溶出时间(25)/ m
5、in 20 25 30 控失率 /% 35 40 50 粒度/% d 0.85mm2. 80mm d 1.18mm3.35mm d 2.00mm4.75mm d 4.00mm8.00mm 90 注1:指标中粒度项只需符合四档中任一档即可,包装标识中应标明。 注2:本产品中加入控失材料,不适用于喷灌和滴灌。 5 试验方法 5.1 试剂、水和溶液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按照 HG/T 2843 的 规定执行。 5.2 总氮含量 按 GB/T 2441.1 的规定进行。 5.3 缩二脲含量 制备液:称取约 5g试样(精确至 0.0002 g)于 50 mL锥形瓶
6、中,加入 10 mL水,超声使尿素溶解控失剂均匀分散于试液中,加入1 mLc(1/2H 2SO4)=1 mol/L溶液,摇匀后待控失剂完全絮凝,过滤,并分别每次用 10 mL蒸馏水洗涤,收集滤液于 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滤液接收瓶(总水量不大于 50 mL),放置至室温,依次加入20.0 mL酒石酸钾钠碱性溶液和 20.0 mL硫酸铜溶液,摇匀,稀释至刻度,把容量瓶浸入 30 5 的水浴约 20 min,并不时摇动。获取制备液后,按照 GB/T 2441.2的规定进行。 5.4 水分的测定 按GB 2441.3的规定进行 。 5.5 持续溶出时间的测定 按附录 A 的 规定进行。
7、5.6 控失率的测定 DB41/T XXXXXXXXX 3 按附录 B的 规定进行。 5.7 粒度的测定 按GB 2441.7 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类别及检验项目 产品检验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表1 中持续溶出时间和水不溶物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余为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在下列情况时测定: a) 正式生产时,原料、工艺发生变化; b) 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到一定量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国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2 组批 按批检验,以一班或一天的产量为一批,最大批量为1000t。 6.3
8、 采样方案 6.3.1 袋装产品 不超过 512袋时,按表 2确定采样袋数 ;大于 512袋时,按式( 1)计算结果确定最少采样袋数,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最少采样袋数33 N= (1) 式中: N每批产品总袋数。表2 采样袋数的确定 按表2或式( 1)计算结果随机抽取一定袋数,用采样器沿每袋最长对角线插入至袋的3/4 处,每袋取出不少于 100g样品,每批采取总样品量不少于 2kg。 6.3.2 散装产品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110 全部 182 216 18 1149 11 217 254 19 5064 12 255 296 20 6581 13 297 343
9、 21 82101 14 344 394 22 102 125 15 395 450 23 126 151 16 451 512 24 152 181 17 - - DB41/T XXXXXXXXX 4 按GB/T 6679 规定进行。 6.4 样品缩分和试样制备 6.4.1 样品缩分 将采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kg,再缩分成两份,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500mL 具有磨口塞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质检部门可用洁净干燥的塑料自封袋盛装样品),密封并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取样日期和取样人姓名,一瓶做产品质量分析,另一瓶保存两个月,以备查用。
10、 6.4.2 试样制备 由6.4.1中取一瓶样品,经多次缩分后取出约100 g样品,迅速研磨至全部通过 0.50 mm孔径试验筛子(如样品潮湿或很难粉碎,可研磨至全通过1.00 mm孔径试验筛),混匀,置于洁净、干燥的瓶中,做成分分析。余下样品供持续溶出时间和水不溶物测定用。 6.5 结果判定 6.5.1 本标准中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定,采用 GB/T 8170 中“修约值比较法”。 6.5.2 出厂检验的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 6.5.3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二倍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中,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判
11、该批产品不合格。 6.5.4 每批检验合格的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净含量、及本标准号和法律法规规定应标注的内容。 7 标识 包装袋应标明总氮含量、粒径范围,可以不标类别,其余按 GB 18382 规定进行标识。但当产品包装为吨包装时,只需标明总氮含量、净含量、粒度范围、生产企业、地址。 8 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尿素外袋为塑料编织袋内衬为聚乙烯薄膜袋组成的双层袋或复合肥料编织袋,应符合 GB 8569 的规定。每袋净含量不得低于 1000kg 、50.0kg 、40.0kg 、25.0kg 、10.0kg 。 8.2 运输过程中
12、应轻装轻卸,运输工具和装卸工具应干净、平整、无突出的尖锐物,以免刺穿、刮破包装件。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8.3 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的场所,防止日晒,防潮。 DB41/T XXXXXXXXX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控失尿素持续溶出时间的测定 砂柱淋溶法 A.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添加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养分持续溶出时间的测定。 A.2 方法提要 在特定的砂柱淋溶装置中,以尿素样品 95%养分溶出时间 为检测终点,分别计算控失尿素养分持续溶出时间与普通尿素养分 持续溶出时间 。定量称取控失尿素(普通尿素)颗粒试样 ,加入淋溶柱,通过蠕动泵将一定体积的蒸馏水自下而上进行淋
13、溶。待淋溶完毕后,根据尿素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形成稳定的亮黄色配合物,可在波长为440 nm 处测定其吸光值的原理,对单次淋溶水样中尿素含量进行检测,可以得到单次尿素养分溶出量,根据该结果计算得到持续溶出量-时间曲线,最终由该曲线查出控失尿素 95%养分 持续溶出时间。 A.3 试剂和材料 A.3.1 石英砂:分析纯,过筛,选取其中 0.425 mm 0.600 mm的石英砂,用蒸馏水清洗 2次,于 105烘干备用。 A.3.2 硫酸溶液: c(1/2H2SO4)= 4 mol/L。 A.3.3 硫酸溶液: c(1/2H2SO4)= 8 mol/L。 A.3.4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
14、色液:14.5 g/L 。将 14.5 g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溶于 300 mLc(1/2H2SO4)= 8 mol/L的硫酸溶液中,定容至 1 L。 A.3.5 尿素标准溶液: 10 g/L。 A.3.6 25蒸馏水 。 A.3.7 试验材料: 将控失尿素和同等配比的普通尿素过筛 ,选取粒径为 2.80 mm4.00 mm的颗粒制成待测试样。 A.4 仪器 A.4.1 淋溶柱 淋溶柱为一根直径为 32 mm、总长度为 185 mm的玻璃柱构成,玻璃柱直管底部焊接1号砂芯,见图A.1。 A.4.2 蠕动泵 蠕动泵可双向转动,转速可调节为50 r/min,流速约为 13 mL/min。 A.4.3
15、试验筛 DB41/T XXXXXXXXX 6 GB/T 6003.12012中R40/3 系列 :孔径为0.425 mm 、 0.600 mm、 2.80 mm和4.00 mm的筛子,附盖和底盘。 A.4.4 试验仪器 A.4.4.1 淋溶柱见图 A.1。 1淋溶柱管口;2出水口;3进水口。 图A.1 淋溶柱 A.4.4.2 控失率测定装置见图 A.2。 1 储水箱; 2 蠕动泵泵管;3 蠕动泵泵头;4 蠕动泵控制器;5 LCD 显示器及按键;6 蠕动泵; 7淋溶柱;8 固定夹;9 铁架台;10 橡皮塞; 11淋溶柱支口;12 橡胶管; 13支管;14 1 号砂芯板; 15淋溶液收集器 图A.
16、2 控失率测定装置 DB41/T XXXXXXXXX 7 A.5 操作步骤 A.5.1 尿素标准曲线绘制 A.5.1.1 尿素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做三份试样的平行测定。 按表 A.1所示将标准尿素溶液分别注入 10个 25 mL的容量瓶中。 表A.1 尿素标准样加入量 尿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尿素的对应量/mg 0 0 0.25 2.5 0.50 5.0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2.50 25.0 5.00 50.0 7.50 75.0 12.50 125.0 每个容量瓶加入 1.25 mLc(1/2H2SO4)=4 mol/L硫酸溶液,摇匀后再加入2.5
17、 mLc=14.5 g/L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剂溶液,定容后摇匀,待测吸光值。 A.5.1.2 吸光值测定 以尿素为零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在波长 44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比色溶液的吸光值。 A.5.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25 mL 标准比色溶液中尿素的质量(mg )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变化为纵坐标作图,或求线性回归方程。 A.5.2 持续溶出时间测定 A.5.2.1 控失尿素持续溶出时间测定 A.5.2.1.1 试 验装置如图A.2所示,在淋溶柱中装入石英砂 90.0 g,将蠕动泵出水管连接到淋溶柱下端的管口 3,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 A.5.2.1.2 称取控失尿素试样
18、 3.000 g,用 漏斗 均匀平铺于淋溶砂柱内,在试样上覆盖 30.0 g石英砂(使石英砂上平面与淋溶柱支口平行,确保淋溶液漫出石英砂平面时,即可流出)。 A.5.2.1.3 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调节蠕动泵转速为 50 r/min(流速约为 13 mL/min),正向转动蠕动泵将蒸馏水(25 )从管口 3压入淋溶柱, 将50mL 量筒放置于管口 2下端接 受淋溶液,从第一滴淋溶液滴下时开始计时并收集淋溶液 ,待 淋溶 液至刻度线 30mL时更换淋溶 液接收量筒,直至全部尿素养分溶出, 淋溶结束后关闭蠕动泵并停止计时,测定并计算淋溶液中尿素总量,得出 95%控失 尿素养分持续 溶出时间。 D
19、B41/T XXXXXXXXX 8 A.5.2.2 淋溶液的显色 将淋溶液过滤后,取一定体积滤液 (1 mL-5 mL)于25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25 mLc(1/2H2SO4)=4 mol/L硫酸溶液、 2.5 mLc=14.5 g/L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剂溶液,定容后摇匀。 A.5.2.3 普通尿素持续溶出时间测定 秤取普通尿素试样 3.000 g,按 A.5.2.1 A.5.2.2进行操作。 A.5.2.4 吸光值测定 与标准曲线绘制步骤相同,对显色过的控失尿素淋溶液和普通尿素淋溶液进行吸光值测定。 A.6 分析结果的表述 A.6.1 持续溶出时间计算 从标准曲线查出所测吸光度
20、对应的尿素的质量或者由曲线系数求出尿素的质量。 根据单次淋溶液中尿素质量,可以得出不同淋溶时间内尿素持续溶出量,以持续溶出量对时间作图,得到持续溶出量- 时间曲线,由该曲线可以查出95% 控失尿素养分持续溶出时间。 A.6.2 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差值6% 。 不同试验室测定结果的相对 差值10% 。 DB41/T XXXXXXXXX 9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控失尿素控失率的测定 砂柱淋溶法 B.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添加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养分控失率的测定。 B.2 方法提要 在特定的砂柱淋溶装置中,以普通尿素大部分养分( 75%养分)溶出为检测终点,比较普通尿素淋溶液中尿
21、素含量与控失尿素淋溶液中尿素含量的差值占普通尿素淋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比率。 定量称取控失尿素颗粒试样,加入淋溶柱,通过蠕动泵将一定体积的蒸馏水自下而上进行淋溶。待淋溶完毕后,根据尿素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形成稳定的亮黄色配合物,可在波长为 440 nm处测定其吸光值的原理,取淋溶水样进行尿素含量的检测,计算出控失尿素养分控失率。 B.3 试剂和材料 石英砂:分析纯,过筛,选取其中 0.425 mm0.600 mm 的石英砂,用蒸馏水清洗 2 次,于 105烘干备用。 B.3.1 硫酸溶液: c(1/2H2SO4)= 4 mol/L。 B.3.2 硫酸溶液: c(1/2H2SO4)= 8
22、 mol/L。 B.3.3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液,14.5 g/L 。将 14.5 g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溶于 300 mLc(1/2H2SO4)= 8 mol/L的硫酸溶液中,定容至 1 L。 B.3.4 尿素标准溶液: 10 g/L。 B.3.5 25蒸馏水 。 B.3.6 试验材料:将控失尿素和同等配比的普通尿素过筛 ,选取粒径为 2.80 mm4.00 mm的颗粒制成待测试样。 B.4 仪器 B.4.1 淋溶柱 淋溶柱为一根直径为 32 mm、总长度为 185 mm的玻璃柱构成,玻璃柱直管底部焊接 1号砂芯,见附录A 中图 A.1。 B.4.2 蠕动泵 蠕动泵可双向转动,转速可调节为50
23、 r/min ,流速约为13 mL /min。 B.4.3 试验筛 GB/T 6003.12012中 R40/3系列:孔径为 0.425 mm、 0.600 mm、 2.80 mm和4.00 mm的筛子,附盖和底盘。 DB41/T XXXXXXXXX 10 B.4.4 按附录 A中A.4.4 的规定执行。 B.5 操作步骤 B.5.1 尿素标准曲线绘制 按附录 A中A.5.1 的规定执行。 B.5.2 控失率测定 B.5.2.1 控失尿素淋溶液的制备 B.5.2.1.1 试验装置如图 A.1所示,在淋溶柱中装入石英砂 90.0 g,将蠕动泵出水管连接到淋溶柱下端的进水口3 ,用橡皮塞塞紧淋溶柱
24、管口 1。 B.5.2.1.2 称取控失尿素试样 3.000 g,用漏斗 均匀平铺于淋溶砂柱内,在试样上覆盖 30.0 g石英砂(使石英砂上平面与淋溶柱支口平行,确保淋溶液漫出石英砂平面时,即可流出)。 B.5.2.1.3 用橡皮塞塞紧管口1 ,调节蠕动泵转速为50 r/min (流速约为 13 ml/min),正向转动蠕动泵将蒸馏水(25 )从管口 3压入淋溶柱, 将50 ml 量筒放置于管口2 下端接受淋溶液,待淋溶液至刻度线30 ml时停止接 收,摇匀。 B.5.2.2 淋溶液的显色 将淋溶液过滤后,取1 mL 淋溶液于25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25 mLc(1/2H2SO4)=
25、4 mol/L硫酸溶液、2.5 mLc=14.5 g/L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显色剂溶液,定容后摇匀。 B.5.2.3 普通尿素淋溶液的制备 称取普通尿素试样 3.000 g,按B.5.2.1B.5.2.2进行操作。 B.5.2.4 吸光值测定 与标准曲线绘制步骤相同,对显色过的控失尿素淋溶液和普通尿素淋溶液进行吸光值测定。 B.6 分析结果的表述 B.6.1 控失率的计算 从标准曲线查出所测吸光度对应的尿素的质量或者由曲线系数求出尿素的质量。 控失率X ,以普通尿素溶出率(% )和控失尿素溶出率(% )的差占普通尿素溶出率(% )的百分比(% )表示。按公式( B.1)进行计算。 100214321=mmmmmmX . (B.1) 式中: m1普通尿素淋溶液中测得的尿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 mg); m2普通尿素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 mg); m3控失尿素淋溶液中测得的尿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 mg); m4控失尿素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 mg)。 DB41/T XXXXXXXXX 11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B.6.2 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差值6% 。 不同试验室测定结果的相对 差值10%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