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1418-2017 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346792       资源大小:133.9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1418-2017 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技术规程.pdf

    1、ICS 13.080.20B11DB41河南省地方标 准DB41/T 14182017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技术规程2017-07-07发布 2017-10-07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 1418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杰、巫振富、赵彦锋、万红友、刘娟。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程道全、刘灿华、闫军营、王磊。DB41/T 141820171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的前期准备、土壤样点布设、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土壤机械组成测定和空间预

    2、测。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县域尺度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NY/T 1121.12006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32006 土壤检测 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潮土表层潮土自地表向下0 cm20 cm深度范围。3.2机械组成又称质地。土壤中不同粒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3.

    3、3空间预测利用某些位置的已知数据推求其他位置的未知数据的过程。4 前期准备4.1 基础资料收集150 0001100 000土壤图、15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大于或等于150 000地形图,以及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形地貌的其他相关资料。4.2 图件准备根据土壤图确定潮土空间分布范围,通过空间裁剪得到此范围内的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DB41/T 1418201724.3 主要工具GPS接收机、铁锹、土壤样品袋、标签、蒙赛尔比色卡、野外记录簿、数码相机等。5 土壤样点布设5.1 土壤样点布设要求按以下要求布设土壤样点: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充分

    4、考虑样品采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采样点数量应为每平方公里24个。5.2 土壤样点布设方法5.2.1 叠置法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复杂的县域,将4.2准备的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叠加产生样点布设单元,在样点布设单元内部随机布设土壤样点。样点布设单元图斑小于最小上图面积(150 000比例尺图上面积6 mm2)时,则将其与邻近单元归并。5.2.2 格网法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简单的县域,采用一定大小的格网作为样点布设单元,在样点布设单元内部随机布设土壤样点。格网尺寸采用2 km2 km,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空间分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6 土壤样品采集6.1 在采样点位置 5.0 m 半径范围内随机

    5、选取 58 个取样点。6.2 以 20 cm 采样深度在每个取样点采集相同数量的表层土样充分混合,采用四分法保留 1 kg 左右的混合土样作为土壤样品。6.3 土壤样点的地表景观和土地利用状况信息拍照存档,并按附录 A 中表 A.1 记录相关信息。7 土壤样品处理土壤样品处理按NY/T 1121.12006中3.2的规定。8 土壤机械组成测定土壤机械组成测定按NY/T 1121.32006的规定。9 土壤机械组成空间预测9.1 原始数据转换土壤机械组成原始数据按公式(1)做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又称加和对数比转换)或按公式(2)做对称对数比转换(又称改进的加和对数比转换):DB41/T 14182

    6、0173c1c1jijijij1/ln.(1)式中:1ij第 i个样点土壤中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的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值;i 土壤样点编号;j 土壤矿质颗粒粒级编号;ij第 i个样点土壤中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c 土壤矿质颗粒粒级总数。c1c1jjijjijij2/)(ln.(2)式中:2ij第 i个样点土壤中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的对称对数比转换值;j常数,等于除0外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最小值的一半;其他符号的含义同公式(1)。9.2 空间插值计算对土壤机械组成转换后的数据(见9.1)进行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并将插值结果转换输出为栅格图。9.3 插值结果逆转换根据9.

    7、1中选用的土壤机械组成原始数据转换方法,空间插值结果图(见9.2)按公式(3)做非对称对数比逆转换或按公式(4)做对称对数比逆转换,得到土壤机械组成空间预测结果:c1jj1j1jexpexp(3)c1jjc1jjjc1jj2j2j11expexp.(4)式中:j研究区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空间预测结果;1j研究区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的非对称对数比转换值的空间插值结果;2j研究区第 j粒级矿质颗粒含量百分比的对称对数比转换值的空间插值结果;其他符号的含义同公式(2)。9.4 土壤质地分类按不同质地分类系统的分类规则,根据土壤机械组成空间预测结果(见9.3)进行土壤质地分类。DB41

    8、/T 141820174AA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样品采集野外调查记录土壤样品采集野外调查记录内容见表A.1。表 A.1 土壤样品采集野外调查记录表基本信息样点编号a日期 年月日采样地点b天气调查单位位置东经调查人员 北纬土壤信息 土壤母质 土壤类型地形地貌信息 高程(m) 坡度() 坡向c土地利用信息 土地利用类型d植被类型 植被覆盖度(%)水文状况信息 地下水埋深(m)质地改良信息 无 灌淤 深翻 客土改良 其他其他补充信息e采用“县级行政区名称+ 取样顺序号”方式,如 A 县第 515 个取样点编号为“A 县 515”。写明样点所在县(区、市)、乡(镇)和村庄名称以及样点相对村庄的方位、距离,如“A 县 B 乡 C 村东 500 m”。填写坡向字母代码: E(东)、 SE(东南)、 S(南)、 SW(西南)、 W(西)、 NW(西北)、 N(北)、 NE(东北)。按 GB/T 21010-2007 的规定填写。根据调查情况,补充其他重要信息;如果没有,则填写“无”。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1418-2017 潮土表层机械组成空间预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