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doc

    • 资源ID:346753       资源大小:284.6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doc

    1、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50m B 55m C 60m D 65m 【小题 2】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B C D 【小题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 15m B 40m C 90m D 65m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B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 昆仑站,于 2009年 1月 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 A 地区(海拔 4093 米)胜利建成。

    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最高点冰穹 A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低温严寒 暴雨频繁 高原缺氧 冻土深厚 生态脆弱 可供施工时间短 A B C D 【小题 2】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B自转的线速度较慢、风速较小 C地势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小题 3】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B 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

    3、题。 【小题 1】此时, 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 2】与 地相比, 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读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 ) A均为热带草原 B均为热带荒漠 C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小题 2】关于图中海域 、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海水深度大于 地 B 、 两地均有寒流流经 C 地位于加勒比海, 地位于太平洋 D 、 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4、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图 1、图 2为世界某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判断两区域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 A受海陆位置影响,中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受洋流影响,南部地区终年温和多雨 C受地形影响,西部地区冬雨夏干 D受大气环流影响,东部地区湿润多雨 【小题 2】比较 、 两河流的特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 A 河上游为季节河,支流多 B 河下游径流有明显季节变化 C 河下游开发重点是水能发电 D 河上游开发重点是农业灌溉 【小题 3】 、 两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及其区位( ) A属于面向市场的商品农业 B以小麦 牧羊业为主 C 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

    5、制约因素是热量条件 D 河下游地区的农业产品主要面向附近城市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图是 “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小题 2】 ab河段的流向在一年中有定期变化的奇特现象。当河水由 a流向 b的期间( ) A该河附近地区洪涝多发 B a附近的湖泊水位不断升高 C图示地区盛行西南风 D该区域农业灌溉用水较紧张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在年降水量不足 250 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图中的

    6、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 ) A ab B cd C ad D bc 【小题 2】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酸雨危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图示意某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国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作物主要为( ) A玉米 B水稻 C葡萄 D柑橘 【小题 2】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终年温和湿润,乙区夏季高温少雨 B甲区地势低平,乙区地势较高 C甲区城市密集、邻

    7、近市场,乙区远离市场 D甲区技术水平高,乙区生产历史悠久 【小题 3】 M河为该国重要的河流,沿该河谷有铁路线布局。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该河西侧几乎没有支流注入可能是由于气候干旱 该河西侧几乎没有支流注入可能有陡崖存在 铁路沿河谷布局主要是水源充足 铁路主要沿河流东岸布局是因为东岸地势平缓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A冬冷夏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终年炎热 【小题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8、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 ,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小题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小题 4】图中 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形差异 C距海远近 D洋流性质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俄罗斯城市索契成功申办 2014年冬奥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索契附近山地冬季积雪多有利于设置滑雪场地,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中高纬度 B地处西风迎风坡 C沿岸寒

    9、流影响 D亚洲冬季风影响 【小题 2】索契冬季气温较 P城市高,最主要原因是 ( ) A暖流影响 B纬度较低 C山脉屏障 D距海较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图为地处北纬 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 2300万年前 B 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 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 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小题 2】该聚落( )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

    10、列各题。 【小题 1】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 B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小题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 山脉的形成过程 D 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综合题 图是世界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 1)图中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 )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 P点与 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11、。 (3分 ) ( 2) P点至 Q 点的地形剖面与下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 ( 3)图中 A港口是一个优良的不冻港,造成该海域冬季水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1分 ) ( 4) B海域冬、夏季节相比, 季盐度较高,影响该海域盐度发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分 ) 答案:( 1)七月 1100 亚寒带针叶林 (3分 ) ( 2)甲图。因 P点至 Q点中部为乌拉尔山,两侧为平原,根据等温线走向可以说明 (3分 ) ( 3)(北大西洋)暖流 (1分 ) ( 4)冬 (1分 ) 冰情与河流 (2分 ) 图 1为北非简图,图 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

    12、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4分) 气温: 。 降水: 。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分) (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 。( 3分) (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3分) 答案:( 1)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2分 )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2分 )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 (1分 );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1分 ) ( 2)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3分 ) (

    13、 3)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3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1)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4分 )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 )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4分 ) 答案: (1)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 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4分 ) (2)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

    14、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分 )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 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4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中 M、 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 1)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 M、 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 M地降水季节变化的原因。( 5分) 差异: 。 (M地 )原因: 。 ( 2)甲地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乙地河流的航运发达。试分析两地河流开

    15、发利用方式差异的自然原因。( 6分) 答案: (1)M地降水冬季多于夏季 (1分 ), N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分 ) M地位于日本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 (1 分 ),再加上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1分 ),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分 )。 (2)甲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 (2分 ),流经山地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分 );乙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多雨,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2分 ),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网稠密 (1分 )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

    16、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提供的 是考察路线( R地 旧金山 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 1)与旧金山相比, 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4分) 气温特点: 影响因素: 。 (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分) ( 3)大盆地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试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4分) 答案:(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4分 ) ( 2)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少雨,冰川消退,湖水补给 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有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给分) (3分 ) ( 3)(内陆盆地,气候干旱)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植被、土壤、水源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4分 )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