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doc

    • 资源ID:346708       资源大小:117.3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doc

    1、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 3月月考地理卷 选择题 有关八大行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都相同 B自转方向都相同 C公转方向都不同 D自转方向都不同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球的普通性。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下列海区中 ,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 A北半球热带 副热带海区 B南半球热带 副热带海区 C夏季北印度洋海区 D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答案: B 下列不属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 A多使用清洁能源 B

    2、防止森林火灾 C人工降雨 D植树种草 答案: C 世界四大渔场中,与其他三个在成因上不相同的是(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答案: D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A进行人工将雨 B开采地下水 C跨流域调水 D修建大型水库 答案: C 下列城市气候湿润 ,但供水紧张的是 ( ) A西安 B武汉 C香港 D包头 答案: C 读下图 ,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答案: C 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 ,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外力作用下 ,背斜常形成山岭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 ,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 陡崖 答案:

    3、 C 东非裂谷带地质构造属于( ) A向斜 B背斜 C褶皱山 D断层 答案: D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降水增多,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答案: B 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铝土矿 B耕地 C森林 D水能 答案: A 有关后工业化阶段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B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影响加强 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将逐渐缩小 D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答案: D 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温度最低和最高分别是( ) A BD B BE C

    4、 CD D AE 【小题 2】若此图表示太平洋海区,则乙的洋流名称是 ( ) A秘鲁寒流 B日本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图中 中 ,正确反映河流枯水期水体补给关系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A光球 日冕 色球 B色球 光球 日冕 C日冕 色球 光球 D光球 色球 日冕 答案: D 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 B 下列国家建造太阳能电站 ,从自然条件考虑最为优越的是 ( ) A瑞典 B德国 C马来西亚 D埃及 答案: D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

    5、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小题 2】若阴影部分为 7月 6日 ,非阴影部分为 7月 7日 ,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 )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 ,来源于 ( ) A莫霍界面上部 B古登堡界面下部 C上地幔上部 D地核内部 答案: C 当地震发生时 ,地面上的人们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 ,后上下颠动 B先上下颠动 ,后左右摇晃 C只有上下颠动 D只有左右摇晃 答案: B 大气运动最简单 最基本的形式

    6、是 ( ) A季风环流 B热力环流 C大气环流 D三圈环流 答案: B 下列有关风带的画法 ,正确的是 ( )答案: B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 2】 m地的风向是 (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小题 3】此时 ,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 ) A m,n两地都晴 B m,n两地都有雨 C m地有雨 ,n地睛 D m地晴 ,n地有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A 【小题 1】 D 看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哪种天气系

    7、统控制(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台风 “鲇鱼 ”登陆福建沿海,造成很大的损失, “鲇鱼 ”属于(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下列人类活动与当今世界气候变化趋势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修建水库 B潮汐发电 C砍伐雨林 D城市绿化 答案: C 综合题 读图回答 ( 1)该天气系统的气压状态是:中心气压 _(高或低)于四周,处在_半球。受该天气系统的控制,天气状况是 _(阴天或晴天),锋面出现在低压中心的 _位置。 ( 2) ABCD四处中哪些位置容易出现阴雨天气?分析原因。(原因各 2分) 答案:( 1)低 北 阴

    8、 低压槽 ( 2) A、 D A处在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 D 处在暖锋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图中 1-6分别表示水循环过程的六个环节,依次是 _,_, _, _, _, _。 ( 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要求:至少写两点,共 4分) 答案:( 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 2) 水资源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看下列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下图包括 _和 _两种地质构造, C属于 _山,形成原因 _; D 属于 _谷,形成原因 _;泰山属于上列 _(填字母

    9、)地形。 ( 2)要修隧道,若只考虑背斜或向斜的构造,应选择在 _处,试分析其原因(要求:至少写两点, 2分) 答案:( 1)褶皱 断层 背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 向斜底部受挤压力坚硬不容易被侵蚀,成山岭。 A ( 2) D 背斜岩层成拱形易施工;背斜受张力不易使隧道倒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背斜不易积水,保证交通通畅 看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 1)澳大利亚的一位居民把一个密封的玻璃瓶扔进了大海,若干年后却被一位秘鲁居民捡到了,你认为这个玻璃瓶随哪些洋流漂去的?( 3分) ( 2)纽芬兰渔场是由图中 _和 _(填代号)两洋流相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是由图中 _和 _(填代号)两洋流相遇形成的。 ( 3)图中所示洋流处在哪个季节?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分) 答案:( 1)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秘 鲁寒流 ( 2) B E ( 3)夏季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顺时针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