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

    • 资源ID:346433       资源大小:173.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

    1、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选择题 下表为某乡镇 2005 与 2010 两年部分农产品构成。读该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单位:万元 【小题 1】该乡镇可能于 ( ) A东北平原 B江淮之间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 2】后三类农产品在 5年中产值比重显著提升,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政策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通过该地区综治水稻和小麦和油菜籽,比重较高,判断该地应位于江淮地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珠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

    2、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市发展对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所以规模扩大,产值提高。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读 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表,回答下列 各题。 【小题 1】我国 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A我国劳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城市化速度快 C我国于 200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小题 2】图中正确表示我国 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特点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3、1】 A 【小题 1】 A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能源,在甲、乙、丙、丁四城市所在省区的探明蕴藏量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不包括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天然气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 (图中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降水量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不可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河

    4、谷盆地夜雨多 D山顶昼雨多 【小题 2】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风向 D坡向 【小题 3】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 A气温高 B气压低 C山风 D谷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图中的 为 06634S 之间年内日出时刻分布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曲线由 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一直向南 D一直向北 【小题 2】曲线由 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

    5、昼逐渐增长 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还渐增长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 1) 6634S 日出时刻为 0时, 日出时刻为 6时, 为 12时。由此可以推出,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直射赤道, 直射北回归线。曲线由 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一直向北。 ( 2)曲线由 变化的时段为 6月 22日 9 月 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但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是正确的。 综合题 ( 36分)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北部湾地区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包括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的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和越南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正在形

    6、成一个跨省区、跨国界的经济圈 环北部湾经济圈(图 6)。将成为中国 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材料二 中南半岛等高线地形图(图 1)、中南半岛地形剖面图(部分)(图2)、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图(图 3)、海南岛等高线地 形图及三地气候图(图4)。 ( 1)图 2剖面图是沿图 1中 KL、 MN、 OP、 QR四条线中的 _线绘制?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对水陆交通有哪些不利影响?( 6分) ( 2)甲、乙、丙分别是图 4中 a、 b、 c三处的气候资料,反映 c 处的是_ ;分析气候资料说明海南省发展热带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大力发展哪些特色农业?( 8分) (

    7、 3)分析图中 两个城市共同的区位条件。( 4分) ( 4)简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11分) ( 5) 2010年 1月 1日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环北部湾地区是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应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具体在哪些内容上向东盟在交通、能源开发、加工制造业、高科技领域投资或建厂?( 7分) 答案: ( 4)区位优势。临近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外邻东南亚,既靠近国内发达地区客源地,又毗邻欧亚大陆主要客源地;海运和航空运输便捷,靠近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国际深水航道,是国际海运的必经通道。( 4 分) 资源优势。海南旅游资源突出特点表现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8、,全年无冬,热带海岛冬季阳光旅游;( 2分)滨海风景区面积大,所辖海域宽,海岛多 ,海上运动、潜水、热带滨海、海岛等海洋旅游潜力巨大;( 2分)中西部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热带原始林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1 分)还有温泉资源、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和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1分)总之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价值高,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1分) ( 5)交通:泛亚大铁路修建、湄公河运输;能源:石油开发、水电站建设;加工制造:家电、电子通讯、纺织、机械、家具等投资办厂或境外加工;高科技领域:主要是电子技术的合作( 7分) 2010年 10月 23日,新中国治

    9、淮 60周年纪 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 9月到 2010年初夏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 ,气温偏高 ,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 ,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 1)说出 A 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6分) (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 2009-201

    10、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8分) ( 3)读 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6分) 答案:( 1)云贵高原,( 2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2分)多山间小盆地。( 2分) (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差,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8分)(答对一点给 2分,总分不超过 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6分)(答对一点给 2分,总分不超过 6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