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卷.doc

    • 资源ID:346292       资源大小:274.4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卷.doc

    1、2011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根据图 1及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小题 1】若图 1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 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 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 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 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小题 2】若图 1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沉积岩 B丙可能为岩浆 C 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 可能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我国某地( 32N、 114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 10: 30鸣枪开赛。图10为某运动员

    2、比赛中经过图 11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朝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等 长。据此回答 13 题。 【小题 1】当运动员身影(背影)如图 10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 11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 54分钟 B 90分钟 C 24分钟 D 114分钟 【小题 3】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A 1月 11日 B 5月 11日 C 8月 11日 D 11月 11日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 OM和正午的影子 ON之间夹角 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1

    3、3 题。 【小题 1】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下列地区中 ON最短的是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小题 2】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 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B湘 C皖 D豫 【小题 3】若信阳某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 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读图 9,回答 12 题。 【小题 1】有关甲、乙两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 B 城市在 城市的东北方向 C甲图中 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 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长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 【小题

    4、2】根据地理坐标判断 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A 550千米 B 1050千米 C 1530千米 D 2230千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读 “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 1月平均气温变化 ”图,回答 12 题。 【小题 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小题 2】该山地南坡 1月平均气温 10 所对应的海拔高度约为 A 600米 B 1200米 C 100米 D 750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图 6是一组海峡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 【小题 1】图 6海峡中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A B C D 【小题 2】图 7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出

    5、现的海峡是 A B C D 【小题 3】图 6海峡中不在西亚石油主要输出路线上的是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图 5为 “嫦娥二号 ”绕月卫星奔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二号 ”到达绕月 号轨道时,图中共有 2个天体 B “嫦娥二号 ”到达绕月 号轨道时,图中共有二级天体系统 C “嫦娥二号 ”进入奔月轨道后,接收到大量来自光球层的带电粒子流 D “嫦娥二号 ”进入绕月 号轨道时,与大气摩擦,会产生流星现象 答案: B “嫦娥二号 ”到达绕月 号轨道时,能和月球构成天体系统,所以图中包括地月系和月卫系两级天体系

    6、统。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于色球层。月球大气稀薄,无流星现象。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及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 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 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小题 1】该地

    7、可能是 A武汉 B上海 C济南 D兰州 【小题 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 13 月 B 35 月 C 79 月 D 1012 月 【小题 3】实际观测发现,该地 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 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图 4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3 题。 【小题 1】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堆 【小题 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8、 【小题 3】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 12 题。 【小题 1】依据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分布规律分析, N处地势特点是 A地势高 B地势低 C与周边地区同高 D无法判断 【小题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图 2是我国某城市在一次气旋过境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的来向。每一道风尾表

    9、示风力 2 级。据此回答: 由图判断该气旋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中的风向由西北风变为西风,再变为西南风和南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根据风向判断低压中心的位置。由此判断气旋中心的移动方向为由东南移向西北。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综合题 图 12中 AB为昏线, BC为晨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日,北京市( 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_, A点昼长是 _,发生极昼的范围是 _。 ( 2)一架飞机从 A飞到 B,沿最短路径的飞行方向是 _。 ( 3)此时地球在右图公转轨道上的位

    10、置是 14 地中的 _地。 答案: ( 1) 30 4小时 70S90S (或 7 0S及其以南地区) ( 2)一直向东南方向 ( 3) 1 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 ( 1)图 13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_( 1, 7月)此时我国大 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_风。( 4分) ( 2)此日 O、 P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_,其理由是 _。 ( 3)如果图 13中等 压线状况保持不变,某海轮从 M地向 N地航行,途中天气(写晴或雨)及气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 ( 1) 1 西北或偏北 ( 2) P; P地等压线比 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11、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地小; ( 3)晴雨:晴 雨 晴 雨 晴 气压:先变小再变大 读图 14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C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其中两项。 ( 2)图中 A地形区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_。 ( 3)分析黄河干流从 到 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 ( 1)河北省和山西省分界线;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分界线 ( 2)断裂下陷(或断层相对下降一侧) ( 3)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没有支流流入。 人为原因: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图 15、 16分别是甲岛 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

    12、图和乙岛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总是。 ( 1)图 15中 P地比同纬度气温 _(高、低),主要原因是_。 ( 2)乙岛地处 _板块和 _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3)甲、乙两岛 7月都盛行 _风,但成因不同,简析乙岛此风形成的原因。 ( 4)图 15中甲岛东侧是 _气候,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 ( 1)低; P地为山脉,地势高,气温低 ( 2)太平洋 亚欧 ( 3)东南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月亚欧大陆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 4)热带雨林 甲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热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湿。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