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3.140 P 67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061 2017 港口及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criterion for port and channel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2017 - 12 - 01 发布 2018 - 01 - 0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061 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缩略词 . 2 5 建设原则 . 2 6 系统技术要求 . 4
2、 7 系统联网要求 . 9 8 监控中心 . 11 9 检验 . 12 10 验收 . 12 参 考 文 献 . 15 DB33/T 2061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 州市港航管理局、浙江圣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任长兴、温志伟、何芊易、李新、钱利屏、陈鑫、贺韩冬、黄军、陈文献、章洪艇、郭威。 DB33/T 2061 2017 1 港口及
3、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港口及航道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建设原则、 系统技术要求、系统联网要求、监控中心、检验、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港口及航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
4、 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JT/T 982 港口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GY/T 157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ITU-T H.264 通用音视频服务的先进视频编码( 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 ITU-T H.265 高效率视频编码( Hi
5、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DB33/T 334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检验规范 DB33/T 629.1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总则 DB33/T 629.4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限制性航道 restricted channel 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DB33/T 2061 2017 2 3.2 危险品货运码头 dangerous cargo terminal 海、江河、湖泊边 专供 危险品 货物装卸的
6、建筑物。 3.3 货运码头 cargo terminal 海、江河、湖泊边 专供货物装卸的建筑物。 本标准主要指除危险品货运码头以外的货运码头。 3.4 锚地 anchorage 船舶集中停靠、检查、运输货物的 处所。 3.5 站点 site 港航管理部门负责港口、航道、船舶管理的现场监管点。 3.6 砂机 sanding machine 航道中用于采砂的船舶和设备。 3.7 视频监控联网平台 video surveillance networking platform 通过专网连接各监控中心,实现对港航视频监控信息共享的系统。 4 缩略词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VI 即数字视频接口(
7、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FTP 文本传输协议( File Transfer Protocol) IP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MJPEG 技术即运动静止图像(或逐帧) 压缩技术 (Motion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MSTP 多生成树协议(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NTP 网络时间协议( Network Time Protocol) PAL 逐行倒相( Phase Alternating Line) 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 (Software Deve
8、lopment Kit) TCP 传输控制协议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VL 电视行( Transmission Line Pulsing) 5 建设原则 DB33/T 2061 2017 3 5.1 系统工程的建设,应纳入港口、航道工程建设的内容,并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专项验收。 5.2 系统应有保证系统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采取的信息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 GB 17859 、 GB/T 20271的相关规定。 5.3 港口包含危险品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普通货运码头等,港口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设置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港口视频监控前端设
9、备设置要求 序号 区域 安装位置 监控要求 其它要求 1 危险品货运码 头 船舶停靠位置 停靠位置 20 米范围无盲区 2 装卸区 操作区无盲区 3 堆场及库场区 无盲区 4 客运码头 码头船舶停靠位置 停靠位置 20 米范围无盲区 5 进出码头的主要航道 进出码头 100 米航道无盲区、有船舶自动抓拍功能 宜设船舶自动核查系统 6 码头上下客通道 上下客通道无盲区 宜设人脸识别和流量统计功能 7 普通货运码头 船舶停靠码头 停靠位置 20 米范围无盲区 8 装卸区 操作区无盲区 5.4 航道包括管理站点、船闸、锚泊区及相关通航区域等,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设置 要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10、表 2 航道视频监控前端设备设置要求 序号 区域 安装位置 监控要求 其它要求 1 管理站点 停靠码头 码头泊位岸上及水上 10 米范围无盲区 2 收费、检查窗口 能清晰显示来客的接待过程、客户的面部特征和售票交易过程 宜设声音复核 3 站点沿线主要航道 站点沿线航道 100 米范围无盲区、有船舶自动抓拍功能 宜设船舶自动 核查系统 4 船闸 口门区、连接段 无盲区 5 侯闸锚泊地 无盲区 6 上、下引航道 侯船区无盲区 7 闸室上、下向航道 航道无盲区 DB33/T 2061 2017 4 表 2 航道视频监控前端设备设置要求 (续) 序号 区域 安装位置 监控要求 其它要求 8 收费、检查
11、窗口 能清晰显示来客的接待过程、客户的面部特征和售票交易过程 宜设声音复核 9 启闭机等重要设备处所 清晰监控设备状态 10 锚泊区 停靠码头 码头岸上及水上 10 米范围无盲区 11 进出锚地的主要航道 进出锚地航道 100 米范围无盲区 12 最小弯曲半径不能达到通航标准设计要求的航道、限制性航道 航道岸堤 航道无盲区 13 其它区域 临跨过河设施(桥梁、跨河管道)、砂机作业区、急流险滩、分 流口、汇流口、事故多发区域等 重点监管区域无盲区;桥梁监控覆盖通航孔上下向 20 米范围 桥梁宜设语音警告、宜带视频智能避撞分析功能 6 系统技术要求 6.1 前端 6.1.1 勘察信息 系统建设前期
12、应进行科学选点和前端点位勘察,前端点位勘察信息应至少包括该点位地质情况、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视区域、经纬度、立杆规格、平面位置示意图、勘察照片、供电接入等内容 , 宜采集该点位历史最高水位信息。 6.1.2 摄像机技术要求 应根据现场环境和要求选择摄像机,可采用枪型摄像机、球机或者一体化云台摄像机,对于夜间照度低、环境变化大的监控点,选择的摄像机 宜采用低照度和宽动态技术,相关技术要求如下: a) 摄像机 分辨率 1280x720; 最低照度:彩色 0.05lx、黑白 0.005lx; 球机还应满足:光学变焦倍数 20 倍、垂直转动范围 -5-90 度、最大水平键控速度 100 度 /秒、预
13、置点 64 个、巡航扫描 4 条; b) 抓拍摄像机 水平中心分辨力 1000TVL,分辨率 1920x1080; 最低照度:彩色 0.01lx;支持 SD/SDHC、 USB 存储设备;补光灯控制:闪光灯自动控制、时 控可选;支持独立闪、关联闪等多种补光方式;支持 闪光灯同步控制; c) 一体化智能摄像机应具有报警输入接口和预置位功能,实现自动调用预置位功能; DB33/T 2061 2017 5 d) 安装于太阳能供电等特殊供电环境的摄像机应支持 DC24V 电源输入口,电压波动范围在 25内能正常工作; e) 宜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放大功能的摄像机或多台固定摄像机,通过监视屏应能看清监视范
14、围内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船名牌号信息; f) 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光措施,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g) 安装于重点监管码头、重点监管航道的摄像机,需具备全天候(包括雨、雪、夜间 无灯光、多雾等) 24 小时不间断的自动或手动看清过往船舶的船名,可应用透雾、激光补偿、热成像、自动跟踪等技术; h) 危险品锚地、 24 小时管理站点等应采用低照度摄像系统; i) 监视水位的摄像机应能清晰辨别水位计指示刻度; j) 服务窗口 的摄像机,其监控图像应能清楚显示对来客的接待过程 , 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 客户与服务人员 的面部特征
15、和 交接 过程 ;宜配置声音复核装置,同步记录音视频信号,回放时能清楚辨别双方的对话内容; k) 重点监管桥梁通航孔处设置的监控点,宜配置语音、声光告警提示装置; l) 航道户外摄像机防护罩防尘防水率不低于 IP66,摄 像机其它性能指标应符合现场环境条件使用要求。 6.1.3 安装杆、电源、机箱 6.1.3.1 安装杆 安装于前端的安装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 2.5 米,室外离地不宜低于 3.5 米;高于 8 米的安装杆应设检修平台,安装杆爬梯底面离地高度不低于 2 米;室外采用安装杆安
16、装方式时,摄像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5.0 米;安装杆壁厚、安装基础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地质情况及抗风等级要求进行设计; b) 安装杆所有的钢制部件应采用热浸镀锌或其它防腐工艺处理,安装杆 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要求; c) 航道边机箱安装高度应充分考虑航道水位变化因素,安装高度不应低于当地最高通航水位 1.2米; d) 安装杆应安全接地。 6.1.3.2 电源 前端的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 b) 重要监控点应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 6 小时。 6.1.3.3 机箱 安装于前端的机箱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户外机箱中应能放
17、置电源等设备,应具备自动温控功能,应设置门开报警装置并与就近摄像机实现门开视频联动自动报警功能,采取底部进线,机箱应安全接地; b) 安装的机箱、安装杆、设备等应有明显的标识标志, 标识标志应符合港航管理部门相关要求。 DB33/T 2061 2017 6 6.1.4 补光系统要求 6.1.4.1 视频监控系统补光 视频监控系统补光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监控补光目标区域离地(或水)面 50cm 高度的平均最低照度不低于 3lx,宜高于 10lx; b) 补光后的图像色彩还原性应保持原始场景特征 ,符合 5.4 图像质量相关要求。还应满足当监控目标距离监控摄像机 15 米之内距离时,能识别目标
18、特征及真实颜色; c) 补光宜采用无极灯或 LED 灯,灯具 应满足 IP65 的防 护等级。 6.1.4.2 抓拍系统补光 抓拍系统补光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补光区域离地(或水)面 50cm 高度的夜间单点照度不应超过 100lx; b) 补光宜采用无极灯或 LED 灯,灯具应 满足 IP65 的 防护等级。 6.1.5 气候、环境适应性 对气候、环境适应性应符合: a) 环境温 度: -10 60 ; b) 湿度: 10%-90%; c) 前端设备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安装在海边的还应符合相应防腐等级要求,宜具有防盗功能; d) 电磁 干扰 1
19、26dB 时应能保持正常工 作。 6.1.6 防雷与接地 前端防雷接地应符合: a) 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接地标志。室内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 ;室外的视频监控点,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 ; b) 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 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 c) 前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 GB 50057 的相关要求。 6.1.7 其它要求 其它要求还应符合: a) 安装在防爆区域的摄像机、配电箱及接线盒等,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且应符合 GB 50058的相关规定; b) 户外设置的配电箱及接线盒等均应采取防锈、防腐措施,螺丝螺母、安装支架等附件应选用热镀
20、锌或不锈钢材料; c) 各类安全标识应符合 GB 2894 的相关规定。 6.2 视频传输 6.2.1 传输网络 优先采用有线网络传输方式,临跨过河设施等无法用有线传输的监控点宜采用符合 IEEE 802.11的无线网 络传输方式,宜采用 5GHz工作频段,支持 AES/WPA2/WPA等多种加密方式。 6.2.2 管线敷设 DB33/T 2061 2017 7 系统管线敷设应符合 GB 50348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在户外场合敷设电(光)缆时均应采取穿金属套管的方式。防爆区域金属套管的连接应采取焊接方式,并保证连接处封闭性良好;金属套管应保证可靠且安全接地; b) 河底管
21、线必须埋置在航道规划断面以下 (实际河床深于规划断面的应埋在实际河床以下 ),埋置深度从管线顶部起算,六级以上航道不小于 2 米,七级以下航道不小于 1.5 米,并在其上、下游各 30 米至 50 米处设置“禁止抛锚”标 志; c) 跨越航道的架空线,其净空高度必须满足通航要求的高度,并应在其上、下游各 30 米至 50米处设置明显标志。 6.2.3 视频信号传输网络性能要求 视频信号传输网络的性能要求应符合 以下技术要求: a) 非压缩高清数字视频传输( HD-SDI)信号传输性能指标应符 合 GY/T 157 规 定的相关要求; b) 视频专网的网络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网络时延上限值为
22、 150 毫秒,丢包率上限值为 ll0-3,时延抖动上限值为 50 毫秒,包误差率上限值为 l l0-4。 6.3 图像控制及处理设备 6.3.1 数字视频编码设备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应具有对视频信号的采集、压 缩、编码和实时传输功能,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应能支持 H.264 编解码协议,宜支持 H.265、 MJPEG 等编解码协议; b) 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满足 7 24 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c) 应能支持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720 576,应支持 D1、 4CIF、 2CIF、 CIF 分辨率; d) 应支持不低于 1 路音频输入接口、 1 路音频输出接口、 1 路语音对讲接口
23、; e) 应支持不低于 1 路告警输入接口和 1 路告警输出接口; f) 设备支持对告警接入的线路检测,并针对线路发生短路或者断路能产生告警信号; g) 采用 TCP/IP 网络传输协议,具有以太网接口; h) 图像播 放不小于 25 帧 /秒,分辨率应达到 4CIF 格式以上; i) 具有弱密码登陆预警功能; j) 支持复合流和视频流编码,复合流编码时音频和视频同步; k) 支持双码流技术。 6.3.2 数字视频解码设备 数字图像解码设备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支持至少 1 路的 HDMI、 VGA 或 BNC 视频输出接口; b) 宜支持语音对讲功能; c) 宜支持报警输入和输出功能; d) 支持视音频同步解码; e) 支持 H.264、 H.265 等主流的编码格式; f) 解码输出图像帧率应不小于 25 帧; g) 宜支持解码输出倍帧; h) 支持不同码率、不同分辨率、不同格式的自适应解码,切换无需重启设备; i) 可供二次 开发的计算机软件 SDK 包; 6.3.3 数字视频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