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 资源ID:345117       资源大小:546.9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1、20112012 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一:美国的 “信使号 ”水星探测器是 30年来人类第一次发射的探测水星的宇宙飞行器,美国东部时间 2004年 8月 3日凌晨 2时 16分,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乘 “德尔塔 2号 ”火箭升空,飞向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成员 水星。 材料二: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小题 1】美国 “信使号 ”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 A B C D 【小题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

    2、星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 为水星, 为海王星。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 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探测水星,离开了地月系,但还未挣脱太阳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春天傍

    3、晚,华北地区农民常在地里熏烟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防止霜冻形成 B驱赶鸟类,防止吞食物种 C熏杀害虫,防止伤害幼苗 D增加凝结核,多生露水 答案: A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

    4、,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如图,各 箭头及其代表符号 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 28、 29题。 【小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有关( ) A B C D 【小题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之一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有关(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大气对太

    5、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和反射。大气厚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图中 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 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四川盆地大气厚度大

    6、,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所以气温高。图中 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小实验,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回答 2527题: 【小题 1】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小题 2】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小题 3】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7、 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图为某月沿 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 23、 24题。 【小题 1】上述 “某月 ”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小题 2】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1】 D 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第 22、 23题。 【小题 1】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是 A川、陕、藏 B云、贵、川 C鄂、豫、皖 D贵、蜀、渝 【小题 2】 23.关于人口高速增长省份的叙述正确是 A常

    8、住人口指有居住地户籍的人口 B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C人口增长增大了就业压力 D增长完全由于机械增长造成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 “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 ”,此时北京时间为 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 19、 20题。 【小题 1】该地位于( ) A 45N,110E B 2134N,110E C 45N,130E D 2134N,130E 【小题 2】这一天(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小题

    9、1】 B 【小题 1】 C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 10.72m。回答 1618题。 ( tan430.933, tan451, tan471.072, tan491.150) 北京时间 (时 ) 12 13 14 15 16 旗杆影长 (米 ) 12.9 11.5 10 11.5 12.9 【小题 1】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 ) A (45N,135E) B (43N,105E) C (49N,120E) D (43N,90E) 【小题 2】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 A瓜果和葡萄 B棉花和花生

    10、C小麦和玉米 D柑桔和油菜 【小题 3】当北京时间分别为 12时、 13时和 14时 ,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的影子分别指向( ) A西北、正北和东北 B正西、正北和正东 C西北、西北和正北 D正北、东北和正东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C 如果图外圆纬度数为 n( n00, n900),圆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且非阴影部分日期为 m。据此回答 14 15题。 【小题 1】据图示的信息可判断:( ) A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 90-n) B n的取值范围为 0c 【小题 5】 AD 试题分析: 【小题 1】将图形转化为普

    11、通侧视图解答, ac纬度相同, a的纬度为 80S,图示位于夜半球,则 80S 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极点位于 ac 连线的中间点上。 【小题 2】根据 a点坐标 80S, 20W,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10N,经度为2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10N, 20W。 【小题 3】 a地为极夜,昼长为 0小时, b地纬度为 80N,正午太阳 H=90-( 80-10) =20。 【小题 4】 a与 c点纬度差为 20,所以距离 L=11120=2220km,自转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线速度为 a=bc 【小题 5】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则有可能出现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台风。所以本题选择 A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难在图形较抽象,应进行图形的转化。 读下面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 AB表示昏线, H1和 H2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 象,回答后面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