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44949       资源大小:254.2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 处时,应是 6月 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 处移动到 处,需要 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 或 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 处移到 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小题 2】太阳直射点从 到 的过程中,地球上昼长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 B从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赤道地区 D南北极圈及以内的地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 处气压较 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 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 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小题 2】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简图,则图中气压绝对值最低的是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小题 3】若图中 和 表示城郊之间的近地面气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为郊区, 地为城市 B地面空气由 地流向 地 C冬季的夜晚, 地霜冻多于 地 D 地降水少于 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

    3、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 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 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 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小题 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 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 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长青 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 常年高温多雨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 A 下图为 “世界水稻种植区北界分布图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确定水稻种植区北界的主

    4、要依据是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小题 2】非洲大陆北部位于水稻种植区,但水稻种植很少,其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居民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 B稻米不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粮 C完全没有种植水稻的地形条件 D有种植水稻的光热条件,但降水少,不利于水稻生长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上面的图 2,分别表示图 1所示节气地球上四地的昼夜长短情况(空白部分表示昼,阴影部分表示夜),则四地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小题 2】图 1中 A、 B、 C、 D、 E五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ABCDE B CDBEA C BA

    5、=DCE D BA=DEC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图中比较符合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 B C D 【小题 2】下列国家中,与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印度 B德国 C瑞典 D肯尼亚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读右图,完成问题。 【小题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四个箭头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四个环节,其中表示水汽输送的是 A B C D 【小题 2】若此图表示中低纬大洋环流系统,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 B C D 【小题 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则 代表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

    6、东北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 “北大荒 ”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 ”变成 “北大仓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 B C D 【小题 2】目前国家已下令禁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主要原因是 A粮食大量过剩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劳动力缺乏 D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 1】沿箭头 方向在

    7、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小题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 答案: B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昼夜温差 C风的形成 D海陆热力差异 【小题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答案: 【小

    8、题 1】 D 【小题 2】 C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如果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读图观察受侵蚀较为严重的河岸是 A左岸 B都严重 C右岸 D没法确定 【小题 2】如果在该剖面附近建设一个港口和沙金矿采挖点,在哪些地点建设比较合理 A左岸建港口,右岸建沙金矿采挖点 B都在右岸 C右岸建港口,左岸建沙金矿采挖点 D都在左岸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图所示, 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有关三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是热带沙漠气候,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是热带荒漠带, 是热带雨林带 C都是热带荒漠带 D 都是热带季

    9、风气候 答案: A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水源污染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小题 2】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 “红色荒漠 ”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在下面 A、 B、 C、 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 P点的位置符合: 东半球 北半球 西

    10、经度三个条件的是答案: C 综合题 读下图, “某地质构造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从地形上看,甲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甲处。( 4分) ( 2)丙处的地质构造是,丙处是否适合建水库 简要说明其理由。( 6分) ( 3)利用图中的水循环示意图,请分析能够完成图中 b 功能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我国的冬季风 B我国的夏季风 C城市风 D未登陆的台风 ( 4)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哪些方面的矛盾 。( 2分) 答案: ( 1)山岭( 2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2分) ( 2)断层 ( 2分);丙处不适合( 2分) 此处是断层,地质

    11、构造不稳定,会对水库大坝构成威胁,并且丙处在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 2分) ( 3) B( 2 分) ( 4)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2分) 读亚洲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 1)从 A到 C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 ( 2) C、 D、 E字母依次表示的自然带是什么?这种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在什么纬度带表现最为明显?( 4分) ( 3) B和 A纬度位置相近,但自然带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 2分) 答案: 纬度地带性规律或从赤 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分);热量( 2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3分);中纬度( 1分) 地形(海拔高度或青藏高原或非地带性因素)( 2 分)(答出一个即可得分)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分) (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 4分) 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影响: 对温带耕作区影响: ( 3)简述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分 ) ( 4)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4分) 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