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带解析) 选择题 邓小平说: “在斯大林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听他的话,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实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 答案: A 以下最能体现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 ) A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B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D “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 答案: D 校园标语 (口号 )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
2、标语 (口号 )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 “向科学进军 ” “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A B C D 答案: B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 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 “文化建设高潮 ”出现的是 (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贯彻 B “大跃进 ”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
3、会主义服务 ”的提出 答案: 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 ( ) 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培育杂交水稻 取消了票证制度 A B C D 答案: A 2012年 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钱学森,真实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成为 “两弹一星之父 ”的传奇经历。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 20世纪 50年代初,我国仿制的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文化大革命 ”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B C D 答案: D 下
4、图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 ( ) 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 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实施了 “863”计划 A B C D 答案: C 1992年 4月 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争相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 D 2012年 6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
5、的有效借鉴。 ”这里邓小平 “新的理论 ”主要指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一国两制 ”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 B 法国总统德斯坦说: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以下各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B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提出了 “农村包围城市 ”的思想 D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答案: A 毛泽东曾撰文指出: “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
6、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该言论 ( ) A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D阐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答案: B 孙中山曾说过: “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毛泽东在 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目的都是为了 (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 答案: C 综合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指出: “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
7、不知道。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把企业租给私人资本家,这些都是直接恢复资本主义 废除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完税后的剩余农产品 在这种自由贸易的土壤上不可能不滋长资本主义。 ” 列宁选集第四卷 (1)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 材料二 当时出现了一个 “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 ”的特殊现象:19301935 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计划 ”一词成为政界 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 “转变为模仿 ”。 2010 年 5月红旗文稿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人 “以苏联为师 ”“前往苏联取经 ”的原因。美
8、国 “对苏联计划经济 转变为模仿 ”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1980年 12月 25日 ) (3)据材料三,我们的 “新事业 ”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标 志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选择经济发展道路? 答案: (1)评价:列宁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商品、货币和市场是资本主义所独有,应适度发展;实际上商品、货币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也可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原因:西方实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力挽救经济危机;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迅速。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恢复,渡过了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3)成果: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科学发展观。 (4)立足国情;相互借鉴;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