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44113       资源大小:93.0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 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 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 答案: B 在 PCR过程中,双链 DNA解聚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结合及形成新的子链所需要的大致温度顺序依次是 A 72 50 90 B 90 50 72 C 50 72 90 D 50 90 72 答案: B 下列关于 DNA扩增 (PCR技术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CR仪能够自动调控温度 B PCR反应需要适宜的 pH条件,并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进行 C PCR反应需要的酶与人体内 DNA复制所需要的酶一样 D PCR

    2、技术利用了 DNA分子的热变性原理 答案: C 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答案: C 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 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C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溶液,轻轻搅拌,以免产生气泡 D用注射

    3、器滴加溶液时要接近 CaCl2溶液的液面,防止凝胶珠出现 “尾巴 ” 答案: D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 CaCl2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溶液 pH B进行离子交换 C胶体聚沉 D为酵母菌提供 Ca2 答案: C 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 B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其他成分隔离 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固定化酶 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 答案: C 下列有关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引物 B始终在高于 70 的条件下进行 C需要加解旋酶 D需要热稳定 DNA聚合酶 答案: AD 下列有关 A

    4、TP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的 “A”与构成 DNA、 RNA中的碱基 “A”是同一种物质 B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可根据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等差异进行 D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是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决定的 答案: BC 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 B加盐量过多,腐乳硬度会增大 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腐乳 “皮 ”不易形成 D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 答案: ABCD 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

    5、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 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C调节培养基 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D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答案: ABCD 关于蛋白质提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 B抽提时要依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 C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一些小分子杂质 D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AB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 )延伸。 A从 DNA分子的左端向右端 B从 DNA分

    6、子的右端向左端 C从子链的 5, 端向 3, 端 D从子链的 3, 端向 5, 端 答案: C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所带电荷( )的电极移动。 A相同 B相反 C相对 D相向 答案: B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答案: C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答案: C 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

    7、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答案: B 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 A作为碳源,为酵母菌提供能源物质 B作为碳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物 C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D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物 答案: C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须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某同学用带盖的

    8、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 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 C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D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 答案: B 在 “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 ”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图中 O、 M、 N、 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 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 N 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答案: C 水果罐头盖上印有 “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 ”,引起盖子

    9、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 CO2和 H2O B酵母菌呼吸,产生 CO2和 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 CO2和 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 CO2和 H2O 答案: B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酸碱度 C水分 D营养 答案: D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

    10、慢的起作用 答案: B 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 DNA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酶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分子 mRNA tRNA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酸碱度 A B C D 答案: D DNA分子经 PCR反应循环一次后,新合成的那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应与 A模板母链相同 B模板母链的互补链相同 C两条模板母链相同 D两条模板母链都不相同 答案: B 综合题 ( 6分)下图为 “DNA粗提取和鉴定 ”实验的相关操作。 ( 1)图中实验材料 A可以是 等,研磨前加入的 B应是 。 ( 2)通过上述所示步骤得到滤液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2moL/L的 NaCl溶液的目的 是 ,再过滤得到滤液

    11、 D,向滤液 D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 3)在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 DNA丝状物分别放入体积为 2mL的四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 4种滤液,含 DNA最少的是滤液 。 1 液中 搅拌研磨后过滤 滤液 E 2 2mol L的 NaCl溶液 搅拌后过滤 滤液 F 3 O 014mol L的 NaCl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 G 4 冷却的 95的酒精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 H ( 4)鉴定的原理是 。 答案: 32.( 1)洋葱(菜花等) 洗涤剂和食盐 ( 2)使 DNA溶解(于 NaCl溶液中) 使 DNA(的溶解度下降而沉淀)析出 ( 3)滤液 H

    12、 ( 4)在沸水浴条件下, 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 7分)资料显示,近十年来, PCR技术(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 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 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 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 1)加热至 94 的目的是使 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酶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中, A=T, C=G,这个事实说明 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 ( 2)新合成 的 DNA分子与模板 DN

    13、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和 。 ( 3)通过 PCR技术使 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 15N 标记的模板 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 14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 15N 标记的 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 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 ( 4) 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 PCR扩增血液中的( ) A白细胞 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答案:( 1)氢,解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2) DNA分子中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14、原则。 ( 3) 1/16 。( 4) D ( 11分)在 20世纪 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 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 _。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 _,使用了下图中方法 _(填出号码 及名称 )。 (3)制作固定化酵母菌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 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 _。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a是固定化酵母细胞, b是反应柱。 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

    15、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_。 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 _(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 _(打开或关闭)活塞 2。 为使该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条件下进行。 装置中的长导管起的作用是 答案: (1)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能反复使用 多酶系统 (一系列、多种酶 ) (2)海藻酸钠 包埋法 (3)CaCl2 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或针筒离液面过近,高度不够 ) (4) 葡萄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使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关闭 关闭 无菌 释放CO2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反应柱 (6分 )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

    16、、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 的原因: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洗涤物 (等量 ) 洗涤温度 洗衣粉 (等量 ) 水量 洗净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加酶 2

    17、L 9 min 4 油污布 5 普通 2 L 8 min 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_原则。 若 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 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衣料中的 _。 棉织品 毛织品 腈纶织品 蚕丝织品 涤纶织品 锦纶织品 答案: (1)(碱性 )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 (氨基酸 ) (3)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30 50 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 70 以上酶会失活 (4) 单一变量原 理、对照 洗衣粉中酶变性或失效 (合理答案:即可 ) (5) ( 9分)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

    18、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 10 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min(如图中 A)。 、将步骤 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 10 水浴中恒温处理 10 min(如图中 B)。 、将步骤 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 (如图中 C)。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出汁量 /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的 _水解。

    19、 (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 8 组实验中,当温度为 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 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 _。 (3)实验步骤 的目的是 _。 (4)实验操作中,如果不经过步骤 的处理,直接将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是否可以?请解释原因。 _ _。 (9)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能正确表示 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 答案:( 1)果胶 ( 2) 40 最强 温度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 ( 3)使果胶酶和苹果泥处于同一温度

    20、条件 ( 4)不可以 因为原先果胶酶和苹果泥的温度并不处于实验温度下,这样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 (5) 乙 乙 丙 (11分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果醋 图 1 图 2 (1)完成图 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 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 (4) 写出与图 1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_ _ _。 (5)若在果汁中只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 酸?

    21、说明原因:_ _。 (6)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_。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_。 答案: : (1)醋酸发酵 (2) 反复冲洗 (3)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泵入空气 (氧 ) (4) C6H12O62C2H5OH 2CO2能量 C6H12O6 2O22CH3COOH 2CO2 2H2O能量 CH3COOH H2O能量 CH3COOH H2O能量 (5) 不能。因为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6) 18 25 30 35 ( 9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

    22、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 (目的菌 )。培养基 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 回答问题: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 7H2O 0.2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 g 琼脂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 000 mL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_,理由是 。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 _,这种培养基属于 _培养基。 (3)“目的菌 ”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和 _,实验 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_。 (4)转为固体培养

    23、时,常采用 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 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时, 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 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 50个菌落。 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_(填序号 )。 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6) 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_ _。 答案: (1)不能 缺少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2)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平板划线法 (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 (5)(5) (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 将尿素分解

    24、为氨, pH增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 8分)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如图甲,表示 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 品中 的杂质。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上述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 (写出一种方法)。 ( 2)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在进行 操作前,应该等样品 ,且要 (填 “打开 ”或 “关闭 ”)下端出口。 ( 3) a、 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 ,原因是 答案: ( 1)透析(粗分离) 分子量较小 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 2) 完全进入凝胶层 关闭 a 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