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 学年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答案: B 如果你是一位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采取措施控制运行机动车辆总数量 将所有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地区之外,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A B C D 答案: A 有关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
2、品率高 C小农经营 D水利工程量较小 答案: C 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高,其提供( ) A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C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答案: D 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答案: D 下列土壤中,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 A红壤 B棕壤 C水稻土 D灰化土 答案: C 该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题。 【小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
3、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小题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土壤肥沃 D光照强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看出,该地区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的是山麓冲积扇,故选 A。 【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最大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强,温差大。纬度较长江中下游平原高,热量不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稀少,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江南丘陵的茶 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A 热量 市场 土壤 光照 B 热量 水源 市场
4、 交通 C 土壤 政策 科技 市场 D 地形 市场 水源 热量 答案: A 复种指数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 =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 耕地总面积 100%。据图回答 16-17题: 【小题 1】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B C D 【小题 2】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 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 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柱状图判断 是温带季风气
5、候, 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是热带季风气候, 是地中海气候,故乳畜业发达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 1】 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广泛分布,发展的是乳畜业。 温带季风气候,农业受到春旱最严重,春季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水分,但是雨水还没有到来,气温回升加剧了春旱。 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C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 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 答案: B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
6、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 16亿人左右 答案: C 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 A城市的人均收入 B城市的服务范围 C城市的布局形式 D城市的建筑特色 答案: B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答案: A 该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 5 6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 (万人 ) 35 167 701 0 14岁 ( ) 35.27 14.63 8.5 15 64岁 ( )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 ) 6.37 2.22 1.11
7、 【小题 1】该城市自 1982年至 2000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小题 2】该城市是(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80年代之后, 15-64岁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说明人口机械增长迅速。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014 岁人口比重在下降,说明出生率在下降,自然增长率较低。 【小题 1】符合这个特点的城市是深圳,改革开放引起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的迁入。 读 “我国部分省区
8、人口承载系数 (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及 20世纪, 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 ”,回答 7 9题: 【小题 1】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两个省区是 ( ) 四川 广东 海南 广西 A B C D 【小题 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 逆城市化的发展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 B C D 【小题 3】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 ) 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 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 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A B C D 答案: 【小题
9、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题干中说明了人口承载系数就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数越小说明人口负担越轻,因此依据图例中 0.2-0.7的图例,可以判断人口负担最轻的两个省是广东和海南。 【小题 1】由于改革开放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所致的。 【小题 1】依据图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负担较轻,故可以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力,大 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该图为 “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 ”,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
10、40多千米),读图回答 1011 题。 【小题 1】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 A绿色用地 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业用地 【小题 2】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读 “我国牛奶优势产区分布图 ”,回答 12 13题。 【小题 1】东北牛奶优势产区最主要的优势应是( ) A市场优势 B资源优势 C环境优势 D加工优势 【小题 2】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料比较缺 B由于地域面积不大,消费市场狭小 C轻工
11、业不发达,加工技术落后 D居民对乳品消费存在戒备心理,市场萎缩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东北的西部高于、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放牧畜牧业区,故资源优势最为突出。 【小题 1】京津沪地区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人口集中,理念开放,消费市场广大,主要寻在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资源短缺的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 20004年 A、 B、 C、三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计算并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_, 在 A、 B、 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4年约 6 )相似的是 _国。 【小题 2
12、】与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小题 3】分析图甲可以看出, 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 _,采取措施是_。 答案: 【小题 1】 30 A C 【小题 1】 A 【小题 1】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 少年儿童比重大;实行计划生育 【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 -死亡率, A国的自然增长率就是 50 -20=30 ,是三个国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与我国最相似的国家是 C。 【小题 1】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类似的是非洲,非洲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和北美洲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甚至负增长。 【小题 1】 A国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高
13、,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达,可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2000年时该地区形成了 5个城市,其城市的分布规律主要是沿_、沿 _和沿 _。 【小题 2】从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其中 C为 _城市, D为_城市, E为 _城市。 【小题 3】从交通条件分析,村镇 A 形成城市的主要条件是 _。村镇 F没有形成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_。 答案: 【小题 1】河 海 公路干线 【小题 1】海港 煤炭工业 旅游 【小题 1】水陆交通枢纽(或公路和河流的交汇处);公路和海洋等运输发展,河运重要性下降 【小题 1】 BC 位于沿海地区,
14、 AE既有河流又有陆上交通路线, D在交通路线上。 【小题 1】 C位于河流入海口,又有公路与内陆相连,容易形成港口城市, D位于公路的起点,附近有煤炭资源,因煤炭发展形成煤炭工业城市, E位于风景区附近,交通便利,是因旅游发展形成的城市 【小题 1】 A城市的特点是河流和公路的交汇处,又与港口相连。 F位于河流交汇处但是因公路的修建 ,河运地位下降,没有形成城市。 读 “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 1】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_。 【小题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_。 【小题 3】我国东
15、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_。 【小题 4】美国东北地区的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_。 答案: 【小题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 1】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小题 1】热量不足、水旱灾害多等 【小题 1】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 1】美国和我国东北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作物是春小麦和玉米,美国有冬小麦。东北没有冬小麦。 【小题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土壤,气候,水源,地形等方面。美国小麦带位于中央大平原上,土壤肥沃,有密西西比河,灌溉水源充足,雨热同期,东北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黑土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 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小题 1】东北因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水稻需大量水源,东北发展水稻也寻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加上温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多发等。 【小题 1】东北形成乳畜带的原因一方面从需求量分析,另一方面从饲料入手。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气候湿冷适合牧草生长,饲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