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年度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 ( ) A B C D 答案: B 英国生物学家斯塔林在巴甫洛夫实验基础上,大胆革新,他把一条狗的十二指肠粘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结果这条狗的胰液分泌明显增加。这不可能是反射活动,很可能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 体液调节 D体液 神经调节 答案: B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 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答案: B 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这时
2、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 B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答案: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 答案: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分分别是 ( ) 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性腺 C两都是下丘脑 D两者都是垂体 答案: B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 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 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
3、向的 D若从 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 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答案: B 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 )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 B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 C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 pH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血液 pH通常在 56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 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 H2CO3 C血液
4、中 Na2CO3过多时,就与 H2CO3结合形成 NaHCO3 D血液中 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 CO2排出 答案: A 假设一个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封闭水缸中,有一条鱼、一株水生植物和一只蜗牛。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 ) A光合作用加快 B水的酸性增加 C植物会死掉 D水中氧气浓度增加 答案: D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 T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是由浆细胞分化产生 答案: A 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 A细
5、胞和胰岛 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 A胰岛 A细胞和 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B胰岛 A细胞和 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C胰岛 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 A细胞的活动减弱 D胰岛 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 B细胞的活动减弱 答案: D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a为 “J”型曲线, b为 “S”型曲线 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K 值为环境容纳量 A B C D 答案: D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 ,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
6、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答案: A 如右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 、 、 、 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答案: B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
7、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答案: A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它们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中的所有牛、羊、鹿分别组成了 3个种群 它们中的动物构成群落 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 B C D 答案: D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答案: B 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目会呈指数增长? 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
8、个物种,但后来却不适合时 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 答案: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B观察并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提出合理假设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答案: A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 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
9、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较多的阳光 答案: D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 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 答案: B 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实验组合是 : A B C D 答案: B 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 A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 B获得无籽果实 C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D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 D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
10、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 B 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 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答案: A 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 ,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 )答案: C 综合题 ( 7分)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 A_, B_, C_, D_。 (2)以上 B、 C、 D合称 _。 (3)人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 _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
11、统对新陈代谢起着 _作用。 答案: (1)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2)内环境 (3)内环境、调节 (5分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即 (填 “高 ”或 “低 ”)_浓度促进生长, 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_(填序号 )。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12、_点 (用字母表示 )。 答案: (1)两重性、低、高 (2) (3)D ( 8分)右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 _细胞,它是由 _分化 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消 灭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用标号 )。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 ,并以 7 _的形式转变的。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6 _提供的能量。 答案: 3. (1)浆 B细胞(或记忆细胞) (2)蛋白质 抗原 一定的连续性 囊泡 (3) 线粒体 ( 10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
13、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 ,兔处于第 营养级。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10%-20%,则猫头鹰每增加 10千克生物量,至少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答案: (1)生产者 消费者 二 (2)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CO2(气体 ) 光合 呼吸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