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卷.doc

    • 资源ID:342804       资源大小:189.8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卷.doc

    1、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选择题 图 1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 1-2题。 【小题 1】该自然保护区可能是 A吉林长白山 B海南五指山 C新疆天山 D福建武夷山 【小题 2】某科研小组在该区域内进行物种普查,下列哪条路线发现的物种可能最多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图 2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 3-5题。 【小题 1】图 3中 a、 b、 c、 d四条曲线表示为兰州和拉萨两市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其中表示拉萨市气温和降水的曲线为 A a、 c B a、 d C b、 c D b、 d 【小题 2】作为西北工业重

    2、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河谷地形昼夜山谷风的转换,利于污染物扩散 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小题 3】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 “城中限高,城外限宽 ”,下列说法正确的 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 “限宽 ” 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 “限宽 ” 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 “限高 ” 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 “限高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3、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结合资料和图 4回答 6-7题。 【小题 1】下列数值可能为 A、 B处区域湿润系数是 A 0.6 0.06 B 0.6 0.04 C 0.4 0.04 D 0.4 0.06 【小题 2】 A处湿润系数与周围地区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B地处盆地,对流旺盛 C山地降水多,蒸发较弱 D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图 5为四国产业结构图,回答 8-9题。 【小题 1】目前下列产业转移方向最可能的是 A甲 乙 B丁 甲 C丙 丁 D乙 丁 【小题 2】关于图

    4、中所示四国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B乙国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阶段 C丙国就业人口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 D丁国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某同学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观察天空中的太阳(如图 6)。若 a、 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 700(北京时间)经过 P点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6中 SN为南北方向, PQ垂直于 SN。据此回答 10-11题。 【小题 1】该同学所在地形单元可能为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潘帕斯草原 C南非高原 D内蒙古高原 【小题 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到达 P 点时看天空,太阳位于图

    5、中 b 处,请判断,此时当地 A昼夜等长 B新旧两天比为约 11:13 C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D太阳从东南升起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综合题 ( 10分)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 4月 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 7.1级强浅源地震 材料二 图 14为地震发生位置 ( 1)此次地震的发生和哪些板块运动有关?( 4分) ( 2)玉树地震后,国家和各地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赈灾和救援,试分析地震救援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6分) 答案: ( 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4分) ( 2)地形复杂,交通运输不畅;( 2分)海拔较高,出现高原反应症状;( 2分)天气

    6、恶劣,昼夜温差较大;( 2分) ( 10分) 图 13为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_。(不少于四种)( 4分) ( 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 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 4分) 优势: _ 不利条件: _ ( 3)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 出两条建议。_。( 2分) 答案: ( 1)湖泊,雪山,石林,傣族风情( 4分) ( 2)优势:景观独特,游览价值大;集群状况好;种类多样,自然人文景观兼备。不利: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交通不便,通达性差( 4分) ( 3)改善交通和通讯状况;发展商业、金融、餐饮业;开发民族风情游、山水游

    7、等项目;注意旅游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等。( 2分) (25分 )地下水埋藏深度能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读图 11“某市地下水等埋深线图 ”(埋深即埋藏深度)和图 12“某市 地下水埋深过程线图 ” ( 1)简述该市地下水埋藏深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 2)如果该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请分别说明图示地理现象将给该地区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15分 ) 答案: ( 1)时间上:从 1976年至 1988年( 90年代前)波动下降( 1分), 1988年后( 90年代后)持续下降( 2分)高 .考 -资 +源 -网 空间上:以市政府为中心向外围

    8、埋藏深度递减( 2分) 东部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南北比浅( 1分) 原因:以市政府为中心处人口稠密,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2分)工农业 用水量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水( 2分) (2)东部沿海地区: 地面沉降 ( 3分)海水倒灌( 3分)盐渍化或地下水质变差( 3分) 西北内陆地区:绿洲地区绿洲萎缩或退化( 3分)植被干枯( 3分)沙漠化( 3分)(选出 5点即可) ( 21分)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宝岛。 2010年 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其发展带来新机遇。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9海南岛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 为了加快海南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省有史以来最大

    9、的基础设施项目 东环铁路,该铁路北起海口,南至三亚,预计在 2011年 竣工。图 10为东环铁路线路分布图。 材料三 海南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目前,俄罗斯取代韩国、日本,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客源国。 ( 1)能正确反映海口 三亚连线沿线地区地形剖面的示意图是( )( 3分) ( 2)分析俄罗斯成为海南岛最大客 源国的原因。( 6分) ( 3)从地理角度说明东环铁路在建设过程面临的困难及修建的意义。( 12 分) 答案: ( 1) C ( 2)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海南岛纬度较低,热带风光优美。 ( 3)困难:沿海地区平原面积狭小,跨越多条河流,台风、风暴潮、地震等自然灾

    10、害较多,同时施工还得保护生态环境。 意义:促进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岛 内东部地区资源开发和城镇化进程;完善路网结构,缓解公路交通压力,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带动农产品运输。 ( 10分) 图 15为某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 1)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4分) (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6分) 答案: (1)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森林锐减 (4分 ) ( 3选 2) (2)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护林植树,维护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小水电、沼气、薪炭林等因地制宜 ),开发优势农业资源。 (3点即可 )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等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