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0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 资源ID:342746       资源大小:205.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

    1、2010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的设计体现了参展国的自然特色和地域文化。如 非洲展馆 树木、沙漠 ; 沙特阿拉伯展馆 “ 生命的活力 ”; 尼泊尔展馆 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中国 东方之冠。按上述序号,下列展馆从左至右的正确排序是 A B C D 答案: A 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极。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 24 25题。 2002 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统计数据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 城市数量(个) l5 9 9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

    2、 2 2 3 26 人口(万人) 7570 2625 2762 GDP (亿元) 19125 9565 6553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752 2119 819 一、二、三产业之比 5 8:51 9:42 3 5 6:49 3:45 1 4 0:42 3:53 7 【小题 1】有关三地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 B京津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D三地发展均要依靠本地的原料和充足的能源 【小题 2】目前,有关三地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叙述是 A产业基础不够深厚 B

    3、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C环境污染严重 D资源、能源缺乏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右图是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与 2005年相比,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答案: B “西电东送 ”、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 2022题: 【小题 1】 “西电东送 ”分北、中、南三大通道,中通道以三峡水电为核心,三峡工程完工后,采用 “蓄清排浑 ”的水库运用方式,最佳的蓄水时间是 A 56月 B 67月 C 78月 D 9

    4、10月 【小题 2】 “西气东输 ”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角洲地区而言,好处有 A优化能源结构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消除污染 D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小题 3】 “南水北调 ”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 B东部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 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煤炭给山西带来了财富,为少数人分享;也给环境带来毁灭性破坏,却由多数人承受。前者携财富远走他乡,而后者却只能留守原地,等待政府

    5、救助,政府和原住居民成为环境破坏的最终埋单者。据此完成 18 19题。 【小题 1】材料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主要由开采煤炭导致的是 地表塌陷 水资源短缺 饮水危机 耕地破坏 酸雨 臭氧层空洞 A B C D 【小题 2】近一两年,山西煤老板组成的 “山西购房团 ”席卷北京、上海等地,这个现象最有可能加剧大城市的什么问题 A丰富了大城市的多元文化 B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C加剧了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陕西榆林地区 “乌金 (煤 )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 5 年前开始,该地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被人们戏称为 “黑三角 ”,据此回答 16

    6、 17题。 【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小题 2】近年来,在 “黑三角 ”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题干材料,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在开发初期应以能源消费为主,而以高耗能工业最为合适,所以 B正确。 【小题 2】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环境保护,资源深加工和再

    7、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体现出了 “资源 产品 废毒物 再生资源 ”的循环经济过程,因此 D正确。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 1415题: 【小题 1】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小题 2】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水田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答案: 【小题 1】

    8、C 【小题 2】 D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 1113题。 【小题 1】图中城市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B有著名的名胜古迹岳阳楼,旅游资源丰富 C位于二江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D地处著名的春小麦产区,农业基础较好 【小题 2】为改善图示地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国土整治工程有: 三北防护林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退田还牧工程 退田还湖工程 A B C D 【小题 3】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9、【小题 3】 D 读 1937 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 7 8题。 【小题 1】对该县 1949 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 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 2倍 【小题 2】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中国海军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于 2008年 12月 26日从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

    10、,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2009年 1月 6日开始第一次护航,到 2月 6日为止,已护航 15批次,共对 33艘船舶实施了护航。下图为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路线图,完成 5 6题。 【小题 1】当护航舰接到远处货轮求救信号时,应 A迅速通过 RS对货轮准确定位 B通过雷达了解海盗船的数量和装备 C利用 GIS分析货轮所在海域的天气 D利用 GPS获得货轮的三维坐标和速度 【小题 2】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还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SOS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

    11、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 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 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中国军舰若要去解救一艘被海盗追踪的船只,则需要 GPS和 GIS的结合,了解海盗船只的移动方向。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下列地理要素中,在我国时空分布具有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特点的是 A石油资源 B水能资源 C太阳辐射总量 D径流量 答案: D

    12、人的生活中, “住 ”是一个重要因子,为了适应环境,在民居建筑 上有各种不同的特色。下列建筑特色中,不属于从适应环境方面考虑的是 A气温年较差越大,墙壁越厚 B年降水量越大,房屋屋顶坡度越大 C文艺复兴以前,欧洲教堂多为尖顶,文艺复兴之后,教堂顶部趋于圆穹式 D我国南方较北方房屋的进深和高度都大 答案: C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全部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湖南、江西、安徽、吉林 B河北、山东、江苏、上海 C甘肃、青海、陕西、贵州 D河南、山西、重庆、云南 答案: A 综合题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近年来,新疆 “红色产业 ”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红色产业 ”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 “红色产业 ”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 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 1)近日,张春贤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湖南日报上赋诗一首 “送春贤 ”。诗文中有 “黑白战略望抓紧,改善民生

    14、第一桩 ”。黑白指的是什么?( 2分) (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6分) ( 3)新疆番茄生产采用地膜加滴灌, 60 亩农田只需要 2 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试分析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 8分) 答案: ( 1)石油、棉花 (2分 ) ( 2)盆地的边缘和山麓(绿洲)地区 盆地边缘多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山麓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源较充足。( 6分) ( 3)可以将肥料融入到灌溉用水中,可以方便的进行灌溉、施肥;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水肥利用效率高;田地中少杂草;节省劳动力;避免了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答对四点即得 8分) 图

    15、甲是某时期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 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 1)若要在图甲中选建水利工程以解决 N居民点和下游城市缺水问题,最适合修建水利大坝的是 、 、 三处中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8分 ) (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请谈谈图中 B、 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 6分) ( 4)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12分) 答案: ( 1) 集水区域大,汇水量多;工程量小;不会淹没居民点 N,不需要搬迁人口( 8分) ( 2) 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发展渔业( 4分) C支流:水流平缓,水量稳

    16、定可发展航运( 2分) (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破坏湿地(两点即可, 4 分) 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面缩小;湖床抬高,蓄水量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6分) 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2分) (8分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经济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 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将 “再工业化 ”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所谓再工业化,是指经济发展要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 (1)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 “世界工厂 ”。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分 ) (2)金融危机后, “再工业化 ”会对美国产生哪些影响?有人担心 “再工业化 ”会成为 “中国制造 ”新魔咒 ,面对如此挑战,中国工业该如何做破解这个 “新魔咒 ”? (4分 答案: ( 1)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任四点给 4分 ) ( 2)增加就业,增加出口创汇,促进资金流回本土。( 2分) 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2分 )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年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