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七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测试 单选题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兼并和破产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兼并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要发挥政府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 A B C D 答案: D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 2008-2009年我国三大需求对 GDP的贡献率 (%) 年 份 消 费 投 资 净出口 2008 45.7 45.1 9.2 2009 52.5 92.3 -44.8 (注: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对 GDP的年贡献率约为 80%。世界平均水平为 60%。 )
2、表二 三次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单位: %)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GDP 2007年 3.3 54.2 42.5 100 2008年 6.5 50.6 42.9 100 (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都远远高于第二产业,一般达到 70%以上 ) 表三 2006年我国的 GDP和资源消耗 我国单位 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 2006年我国资源消耗 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 2006年我国 GDP占 世界生产总值比重 美国 德国 日本 钢材 水泥 煤 约 4% 3倍 5倍 6倍 23% 40% 32% (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14
3、分) 材料二 在经济危机时期,文化通常会逆势发展,成为文化和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火爆,票房收入超过 62亿元,比 2008年增长 42%;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网络游戏市场规模 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9.5%。以创新、创意、低耗、低碳为特点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09年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逆势而动,一路高歌,既为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独特贡献,更为我国人民带来了应对危机的信心、希望与动力。 (2)联系材料二,运用 “文化与社会 ”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对我国从容应对危机实现经济率先
4、回升向好所起的作用。( 12分) 答案:( 26分) (1) 表一问题: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偏低,出口贡献率降幅较大。表二问题: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贡献率不高 。表三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主要依赖资源高消耗来实现。( 3分)共同说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2分) 解决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1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
5、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分)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分) (2)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的繁荣给人们带来应对危机的信心、希望与动力,鼓励人们用人文精神去创造经济奇迹。( 2分)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3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带动文化投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耗减排。( 5分)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
6、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分) 下列观点与民谚 “南 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 ”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 B C D 答案: C 危机,即危险和机遇伴生。危机既有危害深重的一面,也有良机潜伏的另一面。我们应该学会转 “危 ”为 “机 ”,这是因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贯通 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相互斗争、相互依赖 相互分离、相互吸引 A B C D 答案: A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句话: “晨起看竹,胸中
7、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从 “眼中之竹 ”到 “胸中之竹 ”再到 “手中之竹 ”是一种 主动创造性的活动 主观随意性的活动 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辩证否定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D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
8、 D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 力 不同于物理学上的 力 ,物理的 力 是人类用来 化 自然界的,文化的 力 是用来 化 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答案: A 下列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A中共碑林区委发出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号召 B碑林区某居委会修建老人文化娱乐中心 C碑林区区长召开创建食品安全区工作会议 D碑林区政协深入街道开展调研 答案: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
9、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答案: B 有的村民自发在村务公开栏上写对联 “财清账清村务清,风顺水顺民心顺 ”,横批为 “村务公开好 ”。村务公开 “好 ”在 A尊重维护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B使农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确保了公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D增强了基层政权依法行政的观念 答案: A 2010年 1月 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这一贸易区拥有 19亿人口,接近 6万亿美元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和 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贸易区的启动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 A B
10、C D 答案: C 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C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 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A B C D 答案: C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气层中存在多种温室气体。瑞典科学家 1896年发现, 由于存在 “温室效应
11、 ”,地球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创造出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科学家此后经多次观察发现,如果温室气体增加,地球温度会因温室效应而不断上升,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9年 2月初发表的报告中确认,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 的升高, “很可能 ”由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在这里, “很可能 ”表示可能性至少在 90%以上。全球变暖有两大特征:一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 ;二是地球的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暴雨、大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该委员会提醒各国政府应及时制定对策,要加强信息交流,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1)联系
12、材料一,说明人类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过程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14分 ) 材料二 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与各方的合作与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当前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认为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同欧盟、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力度。 (2)联
13、系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开展气候外交。 (12分 ) 答案: (26分 )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根据全球变暖的特征制定相应对策,符合尊重规律和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5分 ) 坚持实践的观点。人们对温室气体的认识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将在实践中获得的正确认识指导人们制定相应对策,符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分 ) 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温室气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但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但只要不断地实践,人类对温室气体的认识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3分 ) 坚持一分为二。认识到温室气体对生命存活的积极作用,又看到温室气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分 ) (2) 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2分 ) 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2分 )要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为基本目标。 (2分 )在开展气候合作中既要维护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也要尊重别国的独立和主权。 (2分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2分 )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