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模块考试文综政治卷 单选题 为应对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 “新节俭主义 ”,其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这说明 “新节俭主义 ” 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与时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 是 “量入为出 ”的适度消费 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 A B C D 答案: A 据了解,搭乘武广高铁武汉至广州北 (临时终点站 ),一等车厢票价 749元、二等车厢票价 469元。有的列车在车头驾驶舱后安排 “特等 VIP车厢 ”,每车有两间,每间准乘 8人,全程观看司机驾驶,虽然票价为 847元 /人,但很卖座。这 A意味着市场供
2、求关系决定价格 B说明市场价格可以任意制定 C说明价格有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 D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答案: C 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此,国务院决定,从 2009年起三年内医改投入 8500亿元人民币,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姓 “公 ” 说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A B C D
3、 答案: D 2008年 9月 3日,可口可乐宣布,计划斥资大约 24亿美元全资收购中国果汁与饮料生产商汇源果汁集团。汇源果汁作为在香港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所具有的特点有 公司股东享有对公司资产的所有权 公司股票可以自由流动和转让 股东以个人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 公司资产划分等额股份 A B C D 答案: B 近几年,某县农民看到樱桃西红柿的价格很高,有利可图,于是纷纷种植。当地县政府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命令农民不得种它;另一方面了解市场信息,建议农民改种粮食作物,并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予以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每亩地补贴 50元)。结果,大多数改种粮食作物的
4、农民因粮价上涨及政府补贴获利颇丰。回答 31-32题。 【小题 1】 “农民纷纷种植樱桃西红柿 ”这一行为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弊端的表现 是市场调节滞后性弊端的表现 说明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A B C D 【小题 2】对当地政府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当地政府运用了经济手段来调控当地经济 当地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地区经济 其行为是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有利于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民增收,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是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5、2】 C 读表: 上述表格的内容反映出我国在 “十一五 ”期间 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A B C D 答案: B 王某是一单位职工,月工资 1500元,每月依法上缴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共计 80元,向保险公司交付人身意外保险费 20元,到银行存款 400元,剩余 1000元现金用于家庭生活开支。其中属于投资行为的是 上缴的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 交付的人身意外保险费 银行存款 手持现金 A B C D 答案: A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阶段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从作用上看,它
6、们的共同点主要在于 A促进生产专业化发展 B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C调节个人收入 D调整生产的发展方向 答案: B 华为年研发投入已逾 40多亿人民币。数十年来,华为保持了将每年销售额的 10%投入到研发中的惯例,目前在 NGN、 xDSL、光网络、 3G等新兴的领域,华为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上已经达到了业界的先进水平。在 3G领域,华为占有WCDMA领域的 5%的基本专利。华为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
7、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答案: D 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 “涟漪效应 ”。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 “涟漪效应 ”表明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B主权国家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D经济落后国家不宜对外开放 答案: C 下图是人们常用来描述经济衰退后宏观经济几种可能的发展轨迹(纵坐标:经济增长率;横坐标:经济周期),据此判断,其中最佳的发展轨迹
8、是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继 “家电下乡 ”之后, 2009年 6月,国家又出台了鼓励家电 “以旧换新 ”的政策。试点省、市凡在规定时间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购买人,可享受新家电售价 10%的财政补贴。小周同学家里有一台五年前的旧电脑,家庭成员围绕是否将它 “以旧换新 ”展开了讨论。 爸爸: “以旧换新 ”好是好,可换下来的这么多旧家电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污染? 小周:我们家的电脑虽然能用,但内存小,速度慢,耗能大,效率低。家电 “以旧换新 ”,国家有补贴,换一台电脑,既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又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爸爸的担心, 我看是不必要的
9、,政府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 1)小周认为家电 “以旧换新 ”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益,你认为 “益 ”在哪里 ( 12分) ( 2)小周一家经过讨论,决定将电脑 “以旧换新 ”。从哲学的角度,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挑选新电脑。( 14分) 答案: ( 1)政府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家电 “以旧换新 ”,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 促进了家电产业的生产发展,扩大就业; 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从客观存在的实 际出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挑选电脑。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市场调查
10、,挑选价廉物美的电脑。 把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购买电脑时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2009年 12月 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某班以 “节能减排与气候变暖 ”为主题,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收集到以下两则资料,学生对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材料一: 图 1 20032007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我国在降低碳排放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 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相 继淘汰了一大批炼铁、炼钢、水泥、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小火电机组等;在中央新增的 4万亿投资当中,与气候变化
11、、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相关的投资就达到了 5800亿元 ,专门用于环保的是 2000亿元。 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三:气候变化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发达国家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却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为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要求发 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率先减排,同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以共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 1)图 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与图 1的经济现象有什么联系? (5分 ) ( 2)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承诺 2020年行动目标: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9分) ( 3)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行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的合理性。 (12分 ) 答案: ( 1)图 1可以看出, 20032007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但总体增长速度在 2004年后呈现下降趋势。 图 1我国能源消费总体增长速度在 2004年后呈下降趋势,是我国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降低能耗的必然结果。 ( 2)略 (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