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卷 选择题 2011年 1月 8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实上, “非常接近 ”地球的小行星一直存在,仅今年就将有约 10颗小行星运行至距离地球150万公里之内,但不会撞上地球。结合以下两幅图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小题 1】图 1中不包含在内的天体或天体系统是 A太阳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月球 【小题 2】小行星带位于图 2中哪两颗行星之间 A 3和 4 B 4和 5 C 5和 6 D 6和 7 【小题 3】天文台专家接受采访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可能在图 1中的哪个位置附近 A A B B C C D D 【小
2、题 4】距离图 2中位置 3行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 A太阳 B哈雷彗星 C织女星 D火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A 【小题 1】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图 1 中不包含在内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小题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
3、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所 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 1月 8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图中 A点为冬至日,日期为 12月 22日。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4】图中 3 为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为太阳。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 “2010年欧洲将面临千年一遇的寒冬,东亚和中国也可能无法幸免!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 拉尼娜 现象有关。 ” 波兰科学家指出,在 “拉尼娜 ”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近几年的活动规模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一旦墨
4、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千年一遇 ”的寒冬将会出现。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对西欧气候影响很大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秘鲁寒流 【小题 2】资料中所说的墨西哥湾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提高了干燥程度,降低了温度 B提高了湿润程度,提高了温度 C提高了干燥程度,提高了温度 D降低了干燥程度,降低了温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此河流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小题 2】该河河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补给 B湖泊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地
5、下水补给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关于图中甲和丙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处为背斜成山 B图中甲处地下可以找水 C图中丙处为向斜 D图中丙处可以建地下隧道 【小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中 a为喷出岩,典型的有花岗岩 B图中 c为变质岩,如石灰岩 C图中 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 D图中 d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1】根据图示:甲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可以找到地下水;丙处为断层上升的岩块;隧道应该避开断层修建。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图中 a喷出岩,典型的有玄武
6、岩;图中 c为变质岩,如大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图中 为外力作用;图中 d岩石为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中国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 5月 1日正式开园 ,会期 l84天。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结合上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5月和 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 6月和 lO 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 7月和 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 9月和 1O 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小题 2】与上海附近常见地貌类型接近的图片是 A B C D 答案
7、: 【小题 1】 C 【小题 2】 D 2010年 4月中旬 ,受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 ,本该是春暧花开的我国北方地区却出现 “倒春寒 ”,暴雪降温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小题 1】下列反映这次暴 雨降温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小题 2】 2010年 8月 31日受台风 “圆规 ”、热带风暴 “狮子山 ”“南川 ”影响,东南沿海迎今年最大台风雨,以上四幅图反映台风的天气系统示意图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 3】关于上图中 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A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 B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B A过境后气温下降, B过境后气温上升 C A过境后气压上升, B
8、过境后气压下降 D A降雨区在锋前, B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根据题目叙述本该是春暧花开的我国北方地区却出现 “倒春寒 ”,是受冷空气影响,为冷锋天气,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图中 B为冷锋天气。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台风的中心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为闭合的低压中心,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 A为暖锋, B为冷锋。 冷、暖锋面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与天气 图形 符号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
9、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相关试题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有关下图风的形成示意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图中 a表示地面摩擦力 ,b表示地转偏向力 B图
10、示情况应发生在南半球,因风向偏左 C图中 c表示风向, b表示地面摩擦力 D图示情况不可能发生在近地面 答案: C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图中 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b为摩擦力, c为风向, d为地转偏向力。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答案: C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答案: A 读 “大气热力作用图
11、 ”,回答问题: 【小题 1】地球上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A B B C D D G 【小题 2】晴朗的夜晚气温往往比较低,主要受什么作用的结果 A A B B C D D G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
1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图中 G 为地面辐射,为地球上近 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晴朗的夜晚气温往往比较低,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弱。图中 D为大气逆辐射。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3、。 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 A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 A氢的燃烧 B核裂变反应 C核聚变反应 D氢和氧的碰撞 答案: C 我们平时肉眼看到太阳大气层的 A最外面一层的光球层 B最里面一层的光球层 C最外面一层的日冕层 D最里面一层的日冕层 答案: B 本题为记忆题。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肉眼所看见的是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
14、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 2011年或 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 1】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B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C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D太阳活动的周期一定是 11年 【小题 2】资料中黑子达峰值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 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 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太阳活动会引起 “磁暴 ”,罗盘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
15、11年 1月 12日 9时 19分在南黄海发生 5.0级地震,虽然震源距上海约 320公里之遥,但上海市民仍普遍有震感。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地震发生时海地(西五区)所在区时是 A 12日 22时 19分 B 12日 20时 19分 C 11日 20时 19分 D 11日 4时 19分 【小题 2】下列有关地震波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陡降 B横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为零 C纵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变快 D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横波速度快于纵坡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
16、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 =已知时区的区时 时区差(东加西减)。西五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 13个小时,所以西五区区时 =1月 12日 9时 19分 -13小时 =11日 20时 19分。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增加;横波经过古登堡界面速度为零。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若黄赤交角变为 20,则会引起 A北极圈范围减小,南极圈范围扩大 B热带和温带范围扩大 C回归年变短,极圈内出现的极昼天数减小 D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 答案: D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
17、回归线的度数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则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 变为 20,极圈的度数为 70,则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海口 B上海 C北京 D大庆 答案: D 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 图中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 _能和 _能。 (2) 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_,水循环水量最多的类型是 _。 (3) A为水循环环节中的 _,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有:_。 (4) H处地表主要受流水 _作用,图上 B城市人类
18、活动对水循环的_(环节)影响显著。 (5) 水循环联系了 _、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使四大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 _传输。 答案: (1)太阳 重力 (2)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3)水汽输送 蒸发和降水 (4)侵蚀 地表径流 (5)岩石圈 能量 读 “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 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 (北或南 ),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 此季节 N 地气候特征是 ;因为此季节 N 地受 控制。 (3) M地盛行 风,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19、),南亚季风洋流的方向呈 (顺或逆 )时针 ,此时南亚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 1)北 ,夏。 ( 2)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 ( 3)东南,炎热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4)慢,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 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日期是 前后; (3) 此时图中字母地点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有 _; (4) D点属于五带中的 , ABCD中既没有直射现象又没有极昼极夜的点是_; (5) 此季节,亚欧大陆被 气压控制 ,它切断了北半球的
20、 _气压带。 答案: (1)略 (2)2326S,30E;12.22 (3)C; ABD; (4)热带 , B (5)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 ( 1)太阳光 线与晨昏线垂直,右侧部分为夜半球。 ( 2)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 12月 22日,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 2326S,30E)。 (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符合的点有C;北半球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符合的点为 ABD。 ( 4) D点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既没有直射现象又没有极昼极夜的点位于温带,符合的是 B。 ( 5)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切断了北半球
21、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 假设图为甲乙两地的热力环流图,比较判定甲地与乙地的冷热 ,温度:甲 乙(高于、 低于或等于)。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甲乙丙丁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情况为: 。 (2) 假设图为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图,那么此大洋环流位于 (北或南)半球, 洋流的的性质为 ,此洋流是在 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此海区甲乙丙丁四处 处容易形成大渔场,原因是此处 ;如果此海洋为太平洋,则此处渔场的名称是 渔场。 (3) 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此洋流具有 性特点。 答案: ( 1)高于 地 面冷热不均 乙甲丁丙
22、 ( 2)北 暖流 东北信风 丁 寒暖流交汇处 北海道 ( 3)环球 ( 1)甲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乙处气流受冷下沉,温度甲大于乙;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甲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乙处气流受冷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的气压大于高空,甲乙丙丁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情况为乙甲丁丙。 ( 2)假设图为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图,顺时针位于北半球, 为北赤道暖流,在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丁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果此海洋为太平洋,则此处 渔场的名称是北海道渔场。 ( 3)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西风漂流,此洋流自西向东具有环球性特点。
23、判断题 除春秋分日外,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昼长不相等。 答案:错 地球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跟地球自转有关。 答案:对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是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其移动的周期为一个恒星年。 答案:错 晨昏线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并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晨线上的地方时为 6点,昏线上的地方时为 18点。 答案:错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加快了净化速度,百利无一害。 答案:错 热带雨林气候是受单一气压带控制,其特点 是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对 准静止锋多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阴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 “梅雨 ”即受其影响。 答案:对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在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 答案:对 地球上地表基本形态的形成是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错 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地球上将没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答案:错